黄良平
在体育产业持续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无形资产以一种新的财富形式得到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关注。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实现体育产业的增殖,还能有效助推体育产业的发展。所以,在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以创新驱动理念为引导,更好地释放其价值,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健康、有序且持久的发展。在这方面,体育场馆因其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所以可以用来做专业投资(世界上很多知名体育场馆都和知名世界级赛事相契合,彼此之间相得益彰。如法兰西体育场、贝尔西体育馆和温布尔登网球中心以及皇马俱乐部足球场等)。由于运作成本较高,为获得更理想的竞争优势,除了要在社会化运作的过程中,对其有形资产加以深度开发和管理外,还应在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中,让无形资产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将成为体育场馆运营的关键手段,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形成统一认知。
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指的是在体育赛事当中出现的、能够为赛事举办方带来非实物形态和非货币形态资产的集合。一般以知识、特权、权利和技能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开发与利用可以在一定时间与范围内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除了具备一般无形资产的特征外,还具备非排他性、时效性与依赖性等典型特征。
(一)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概念解析
对于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这一概念,按照我国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之经验,同时结合体育无形资产的有关研究,可以对其进行如下界定: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持续为体育场馆所有者与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特殊资源。这一资源的典型特征为无形性、依附性和在交易过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的独立性。目前,我国在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进行开发时,涉及的主要类型包括体育赛事场馆的冠名权、广告发布权以及场馆品牌开发权和场馆特许经营权等。在实际操作中,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予以资源开发不但可以拓展场馆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获取渠道,还能改变体育赛事场馆的经营理念,使其达到体育赛事场馆和投资方“双赢”。可见,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可以视为体育运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直接结果。
(二)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属性
合理而有序地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进行资源开发,可以为体育改革提供全新思路,还能促进体育事业的整体进步和繁荣,其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鲜明的时效性。对体育赛事特别是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来说,通常都要借助赛事场馆完成自己的竞赛周期。这样一来,与之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无形资产也就和竞赛周期保持了对应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收益的获取并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赛事结束后,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就会出现价值缩水和失效的情况。第二,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包括我国在内,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被视为人类身体潜能和心理潜能的极大体现,可以为观众带来深层次的生命体验与观赏愉悦。在这种集体行为中,就可能出现巨大的商机,其经济效益空间十分广阔。比如,在我国,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都会于屈原故里举办龙舟比赛,需要的赛事场馆(或者场地)与惯常意义上的水上体育项目截然不同,因其能够和我国浓重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因此借助比赛场馆(场地)进行无形资产的资源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市场元素的多维参与。对体育无形资产运营管理,一般要借助具备使用权的主体予以操作,并依据市场经济当中的规律,把相关市场要素纳入体育无形资产资源开发和增值当中。在体育赛事场馆“软性”资源开发过程中,同样要借助市场交换完成无形资产的价值开发和增值工作,使之和享有所有权之主体间实现合作共赢,让合作多方都可以借此获得预期收益。比如,在国际社会中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夏季奥运会”,借助体赛事场馆而出现的举办权、电视网络转播权等无形资产需要进行及时开发,与之有关的特许使用权等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如果奥运会落幕,与赛事场馆有关的无形资产也就逐渐丧失了部分商用价值。
在体育事业产业化程度逐渐提升的过程中,体育赛事场馆正在成为可供社会公众休闲、娱乐的特殊消费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体育产业知识资源需要进行深度开发,这让体育赛事场馆中的知识、权利、技能以及技术等,可以在法律规范与市场规律的导向中更顺畅地流动,并借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在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一)保护体制缺位
多年來,体育赛事场馆一直实行相对孤立与封闭的管理制度,缺乏对场馆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的人才,参与经营和资源开发的社会组织与之进行合作的意愿较低,使得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绩效较低,经常出现场馆独立开发、独自运行和各自为战的情况,这让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资金、人才和信息等均难以得到充分共享。我国针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进行的资源开发起步较晚,时间较短,一直没有为此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也缺乏针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之权利进行保护。在实际应用中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使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会出现难以估量的流失。
(二)无形资产价值不确定
在资源开发视角下,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在创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与精神产品之创造、生产与使用过程有着类似之处,价值都无法准确界定。对我国很多体育赛事场馆来说,对其管理一般都以简单的会计核算为主,无法准确核算其资产价值。比如,很多高校的体育赛事场馆中,只关注对有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的核查与登记,但是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评估却较为“随意”,使得这些无形资产出现了产权主体模糊的情况,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三)思想意识落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
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认识缺位,一般表现在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内涵、内容认识不清晰。因为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具备无形之属性,人们难以借助实物形态对其进行辨别,使得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出现了闲置、流失和浪费的现象。此外,部分体育主体对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与价值属性认识滞后,未能认识到无形资产是一种新兴的资源类型,对其在竞争要素中的地位无法真正的感知,这也是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流失的关键因素。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
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存在无形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不能对其加以重视就极易使其流失。现实中,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认识缺位,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管理和保护意识,让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管理绩效难以提升;缺少健全的保护制度,使得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管理实践出现了多种矛盾和冲突,带来的资产流失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一过程中,因体育赛事场馆主体缺乏对无形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化,让管理层次长期处于低位,这也让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出现了流失和浪费的情况。
按照国际惯例,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源进行保护不能按照“线性思维”,需要以资源开发为视角,深度融合知识经济对体育事业的要求,让其中的无形资产能够成为体育赛事的关键资源,并通过审计监督工作的介入,对无形资产进行客观确认与准确评估,降低赛事舞弊行为的发生。为此,要适时披露、实行公开透明审计,构建科学的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管理体系,还应内外联动,实行联网式实时审计,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深度与广度,促进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源价值的保护和释放。
(一)构建科学的体育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管理需要体现其较强的业务性和法律性,需要成立专业的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管理组织,并为其配备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以此完善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管理任务。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搭建起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审计体系,以防止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出现流失和浪费的情况。比如,在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把国外体育资源开发技术、开发策略与开发经验引入其中。
(二)建立评估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深度与广度
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资源开发的高投资性和依附性使得这一资源的开发过程需要得到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为此,场馆高层需要通过战略合作,让更多体育市场开发人才能够参与其中,讓无形资产开发效益实现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外无形资产开发和运作的成功机制,充分发挥中介和媒体的作用,借助公司化、商业的运作范式,在保护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完成资源开发工作。
(三)内外联动,实行联网式实时审计
以资源开发为视角,在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内外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审计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合作各方要借住信息技术和财务核算系统,通过网络动态实时掌握与无形资产相关的资金流向,以此提升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力度。此外,审计人员还应以风险为导向,主动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与记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以及存在的资产流失隐患。一旦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遭遇重大风险,审计人员就立刻能够通过筛选电子档案的形式规避风险。
(四)适时披露、实行公开透明审计
为了确保针对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审计工作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降低资产流失的概率和规模,有必要构建起适时披露和公开透明的审计范式。在实际操作中,要求体育赛事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能够建立起实时通报制度,以便纠正资产开发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审计报告制度,对任何违背法律的资源开发活动都要进行追究,并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体育赛事活动有序进行。同时,要构建起基于社会力量的监督体系,促进体育赛事活动能够实现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