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竹马戏:骑上竹马闹新春

2018-04-18 07:57白英
百姓生活 2018年4期
关键词:寿阳竹马马戏

白英

说起“竹马”,许多人可能会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其实,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与“竹马”有关的古老艺术形式,那就是寿阳竹马戏,亦称寿阳大竹马。说起寿阳竹马戏,离不开寿阳的一个小山村——平头镇罕山村郭家沟自然村。发端于郭家沟自然村的寿阳竹马戏,盛行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民间舞蹈和戏剧于一身。2008年,寿阳竹马戏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跷上的精彩表演

寿阳平头镇罕山村郭家沟自然村,坐落在罕山脚下。罕山,处在太原、晋中、寿阳三市县相交之处,距历史上的古晋阳城仅百里之遥,是古老的民间武术和民间艺术之乡。我们到郭家沟村时,恰逢农历二月初二竹马戏要在山上的文昌庙祭祀演出。寿阳松涛竹马戏艺术团的团长郭永虎,得知我们是来专程拍摄竹马戏的,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行人进到屋里。

进了屋子,我们看到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师正在为演员们化妆,他就是年近七旬的常兆全老师。常兆全是山西省艺校第一届毕业生,原为国家二级演员,退休后受聘为竹马戏团总教练。大红脸,黑眼眶,高挑的眉毛,常老师娴熟地为一位中年汉子化了“红脸关公”妆。接着,一张张普通庄稼汉的脸庞,在他的手下变成戏剧中的脸谱:重情重义的刘备、勇冠三军的张飞、仪表堂堂的吕布……

在罕山小学对面有座山,当地人叫“秃栏垴”,属于罕山的一部分。这天的表演都在山上,演员们的装备也搬上了山。山顶小庙旁就是演员们的准备场所,穿戏服、戴戏帽之后就是绑高跷。一名扮演“幽州太守公孙瓒”的女孩子,麻利地将两根近一米长、中间横着一截小木棍的高跷,分别与自己的左右腿牢牢绑在一起,脚底正好踩在那截小木棍上。在确认棍与腿已合二为一后,小姑娘“腾”地从台阶上站起来,旁边的人拿过马形道具放在地上,小姑娘敏捷地跨进道具中间的方孔中,把竹马背起来。瞬间,一个骑马挎刀的古代武将,出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几个演员也踩跷“骑马”,整装待发。

在进行完祭祀、经典诵读、儿童竹马表演后,竹马戏表演正式开始。古庙前的空场上,旌旗猎猎、锣鼓铿锵,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古战场。竹马戏《三英战吕布》,几位战将踩着高跷,跨着道具战马,拿着兵器,全身披挂闪亮登场。道具马身披着红、黑、白等各色彩衣,活灵活现,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众演员真如神兵天将,策马驰骋战场。刹那间,刀若闪电,矛似流星,刘、关、张三英合力战吕布。演员们边演边唱,有两个演员虽是年轻姑娘,却颇具大将的气度,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种踩着高跷、穿着戏服,还得打打杀杀的表演,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踩高蹺基本功,还得有唱戏的范儿,表情、唱腔、动作样样都需到位。正在打斗激烈时,扮演吕布的演员突然“脚”下一滑,腿上还绑着木棍就跌坐在地。正当人们惊悚之际,他居然两手拽着另外两个演员的枪头就“腾”地起来了。原来这叫“马失前蹄”,是竹马戏中一个高难度动作,观众看了这精彩的表演,不由得掌声雷动。表演结束了,演员们一字排开,在高跷上高提道具马头向观众致谢,这独特的谢幕方式再次引发现场阵阵叫好。

寿阳竹马戏,既有凌空的高跷、竹马的彩饰造型,又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和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还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及“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通过表演和队列变换,在或急促或舒缓的锣鼓声中,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演员精湛的表演高潮迭起。

寿阳竹马戏的前世今生

寿阳松涛竹马戏艺术团团长郭永虎,是寿阳竹马戏的传承人。说起寿阳竹马戏的历史,从小成长在郭家沟村的郭永虎说:“按老辈人的说法,竹马戏应该有2000多年历史了。我们家演竹马戏,也已经传了5辈人了。在这个村里不断代传下来的,也只有我们一家了。我父亲今年已近80岁了,依然能‘上马表演,刚才演刘备的就是我闺女。”

据郭永虎介绍,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马抬头、六月六河神爷跑马、七月十三韩沟轩辕庙祭祀等,都要演出竹马戏。夏季遇大旱,也会演出竹马戏娱神祈福求雨。祖辈流传下来的竹马戏,演出的戏文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的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唱腔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只有武场,没有文场,根据剧情需要大多为武将角色。演员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并组成一组组武打戏剧场面。

郭永虎说,竹马戏历史悠久,传承历经坎坷。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寿阳,不让搞民间集会,竹马戏的表演被终止。1975年,寿阳县举办庆丰收文艺表演,当时的县委书记张怀英听说郭家沟竹马戏很有名,让郭家沟村组织竹马戏参加演出。当时,在世的竹马戏演员仅有郭大顺、郭步云二位老人,竹马基本被毁坏了,全村仅保存下两匹竹马,不得已临时赶制了4匹竹马参演,郭永虎作为当时年纪最小的演员参加了表演。

作为出生在竹马戏世家的郭永虎,多年来不但热心组织竹马戏的编排和演出,而且致力于整理、挖掘竹马戏的历史。他根据老父亲和村里其他老人的回忆,整理出5个竹马戏剧本,使原本濒临失传的曲目得以传承。

2008年,寿阳竹马戏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又被列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项目。近几年来,郭永虎在演员匮乏、资金窘困的情况下,自费投资20万元,抢救性挖掘整理和复排竹马戏,使失传多年的竹马戏《三英战吕布》于2015年成功上演。现在,郭永虎的女儿郭晓君,演吕布的王宝明女儿王琴,都是表演竹马戏的后起之秀。

在寿阳古人眼中,竹马是神马,是可以救人们于水火之中的神灵。淳朴的寿阳人认为只要用虔诚的心就能换来上天的恩赐,这种朴素的信念一直流传至今。热心竹马戏的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在劳作间隙坚持排练竹马戏。

如今,郭永虎带领的这一群人,虔诚地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技艺。他们当中,有父女、爷孙、夫妇,有十七八岁踩高跷盛装出演的姑娘,有在台下默默无闻干后勤的大爷。有一代代民间艺人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古老的竹马戏一定会在这片热土上继续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寿阳竹马马戏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郎骑竹马何处来
马戏团来啦
寿阳曲·江天暮雪
论寿阳福寿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
马戏大篷制作
健康监测技术在寿阳淮河大桥的应用
NO.5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