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魔头”们的棱角和身段

2018-04-18 05:56王雅莉
看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时尚杂志张宇明星

王雅莉

苏芒离职了。

这位在中国时尚媒体耕耘24年,一路从时尚集团基层做到总裁的“女魔头”,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她在信中写道:“因为要照顾家人的健康,我无法全职工作,继续为热爱的公司服务。”3月13日,时尚集团官方宣布这个消息后,话题“苏芒离职”很快登顶微博热搜榜。

“拿不下单就跳楼”

苏芒上一次引起热议还是在去年9月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晚宴当天,苏芒穿着白色礼服,拿着话筒指挥台上的明星拍合照。突然,张韶涵站到了舞台中间——这个被认为是最大咖才有资格站的“C位”。苏芒急了,她大喊了几声“韶涵蹲一下”,张韶涵却没起身。主持人华少尴尬地站在一旁,几次说话都被苏芒打断。好不容易上了台,苏芒又左顾右盼地看谁没站好,头发险些甩到身旁的刘嘉玲脸上。

芭莎明星慈善夜由苏芒在2003年创立,本意是为了组织明星为灾区捐款,至今已经举办了15届。每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明星们都会化着精致的妆,穿着华丽的晚礼服出席,和到场的各界名流谈笑风生。粉丝也会在暗中比拼明星的穿着打扮和捐款数额。

尽管苏芒的举止被一些网友认为不够优雅,但没人能否定她在中国时尚圈的地位。从默默无闻到时尚“女魔头”,苏芒只用了6年时间。1994年,当苏芒第一次迈入北京东单西裱褙胡同54号院时,《时尚》杂志才刚创刊一年,公司加上她总共才七个人。这时公司尚未集团化,只有这一本杂志,定价十元,而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块,苏芒自己也不例外。

工作三年后,她买下了一个“最少看了一年”的LV包,这花去了她七个多月的工资。“我发现,我采访的对象、我所羡慕的人,人人有一个LV。我当时就立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宏伟志向——等我有钱了,一定买个LV。”苏芒曾在《鲁豫有约》节目中说。

刚进入杂志社时,苏芒的工作内容很杂,不仅要承担采编工作,还要一早起来生炉子做饭。因为公司缺钱,老板还让她去做广告销售。她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执着地寻找广告客户。有一次,她為了谈一个信用卡广告,大冬天里从北京的东三环骑到西三环,辗转找到广告商的总部。遭到拒绝后,苏芒又厚着脸皮上门堵了几次,把杂志一页页翻给对方看,终于拿下了这单。“拿不下单就跳楼”成了她早期最喜欢跟同事分享的励志故事。

此后几年杂志社越办越大,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时尚传媒集团。2001年,集团任命苏芒和世界著名的时装杂志《Harpers BAZAAR》合作,创办了《时尚芭莎》杂志,并担任主编。

两年后,芭莎明星慈善夜诞生了。

“她个人和她的杂志都是中国bling bling时代的一个代表,但是这种所谓特别腐败奢华的时期,实际上是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到一个歧路上……他们所推崇的就是那种奢华,花灯酒绿,天天派对,一定要怎么穿什么衣服、什么牌子的鞋,实际上是很虚荣的一种感觉。”《世界都市iLOOK》的主编洪晃曾这样评价苏芒。

白衬衣牛仔裤

和苏芒不同,洪晃出身外交官家庭,12岁起就在美国留学,并在1996年辞掉了年薪18万美元的工作回国。两年后,她创办了时尚杂志《世界都市iLOOK》,这本杂志认为时尚并不只是穿衣、美容和吃喝玩乐,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现在国内公认的“五大刊”《VOGUE》《时尚芭莎》《ELLE》《嘉人》和《时尚COSMO》都是国外时尚杂志品牌和中国出版社合作的产物,《时装LOFFICIEL》《费加罗》亦是如此。《世界都市iLOOK》是国内少见的完全由中国人创办的时尚杂志,洪晃常常说自己是“时尚圈中最有文化的,文化圈中最懂时尚的”。

生活中的洪晃常常穿着白衬衫和牛仔裤就出门了。“其实时尚不在于我穿什么,重点在于发现有哪些新的时尚出现。”洪晃说。她认为时尚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而不是追求名牌和奢侈品。她提倡的时尚生活方式也是“少而好”的,这和苏芒强调的“项链戒指不能只戴一个”截然不同。

因为言辞犀利,洪晃被称为“名门痞女”,不只苏芒,另一位“女魔头”张宇主编的《VOGUE》也被她公开批评过。进入千禧年,中国时尚杂志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取销量,时尚杂志都会随书附送大牌赠品。由于赠品大战愈演愈烈变成恶性竞争,2006年9月,在主管部门召集下,由《时尚》《瑞丽》《ELLE》《VOGUE》四大时尚类期刊社发起,全国近30家期刊社联合发出倡议书,承诺从11月起,不会在期刊零售时提供赠品。

没想到2011年《VOGUE》故技重施,一出手就是Gucci 90周年定制文件夹,当期杂志在网上的售价一度被炒到80元。洪晃在微博上略带讽刺地说,“VOGUE促销太有方了,GUCCI有点残。20元的杂志就能送得起。”

不过,和洪晃过节最深的还是她原来的下属晓雪。2005年,苏芒开始了品牌扩张之路,创办《芭莎男士》,世界著名的时尚杂志品牌《VOGUE》也进军中国,启用张宇担任杂志主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突破,洪晃提出做电视版《世界都市iLOOK》,并让晓雪做“主编主持人”。这让主持人出身却发誓再也不做电视的晓雪很不舒服。晓雪在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时提到自己刚录完第一期,就发现头脑空白,连自己写的台词都记不住,根本适应不过来。2007年,晓雪出走,跳槽到《ELLE》杂志,当起了主编。

这让洪晃非常生气,“一个认识十年的朋友,一起工作六年,在我刚刚领养了小孩的时候,告诉我要辞职去竞争对手家工作,其理由是她要当中国的时尚教母,之前却滴水未漏。我个人有点被欺骗和利用的感觉。”她找晓雪的新东家要了近百万违约金,还在晓雪为扩大《ELLE》知名度去《快乐女声》当评委时说:“最后也就混个‘时二尚叫母的名声,离‘中国时尚教母还是有距离的。”

1.安娜·温图尔参加2018冬巴黎时装周(IC图)

2.《世界都市iLOOK》主编洪晃

3.2008年芭莎明星慈善夜上,苏芒和章子怡、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视觉中国)

4.《VoGUE》十周年庆典上张宇牵着李冰冰出场(IC图)

“不会做主编”

时尚女主编在各大杂志间跳来跳去并不稀见。

《VOGUE》是由美国康泰纳仕集团出版发行的一本期刊,创刊于1892年,目前已在全球发行了22个版本。它最大的竞争对手《Harpers BAZAAR》也诞生于美国,比它还要早创刊25年,已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合作版。这两本时尚杂志刚进入中国时,杂志内容大多是美国版的翻译和摘编,之后才逐渐开始原创。

戴安娜·弗里兰曾在《Harpers BAZAAR》做了23年,但一直被当时的主编卡梅尔·史诺认为“在做时装编辑上有一套,但绝不适合做杂志主编”。得知升任无望后,戴安娜·弗里兰转投《VOGUE》。结果正如卡梅尔·史诺所料,她虽然常做出大胆惊艳的内容,杂志的销量和广告效益却逐年下降。终于,集团在1971年将其解职。在换下戴安娜-弗里兰后,《VOGUE》启用了格蕾丝·米拉贝拉做主编。1982年,33岁的安娜·温图尔去面试——她就是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时尚女魔头”的原型,常年留着标志性的波波头,戴着黑超,为人冷酷独断——当格蕾丝问还未成名的她最想要什么职位时,安娜毫不犹豫地说:“你的。”这场面试最终不欢而散。但辗转六年后,安娜又回到了美国,接替格蕾丝坐上了梦寐以求的主编职位。

安娜·温图尔的上任扭转了杂志滞销的颓势,这源于她对明星效应的准确判断。1989年,上任才一年的安娜·温图尔力排众议,用了当红明星麦当娜做封面,结束了数十年来超模独占封面的历史。这期杂志的销量比以往提升了40%,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

此后,明星成了时尚杂志封面上的常客。虽然比国外起步晚了一个世纪,但中国的时尚杂志也延续了这种做法。

和娱圈保持距离?

似乎只有张宇曾公开表达对娱乐圈的不屑,“我们从来不混明星的圈子,一年就两三个活动,和娱乐圈还是会保持一定距离。”张宇在去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她更喜欢用超模,且在打造国模这件事上非常强势。

《VOGUE》2005年刚进入中国时,许多外国摄影师都不愿拍中国模特,张宇亲自和他们谈判,“如果你想拍国际超模,那行,先拍杜鹃。”在她的帮助下,23岁的中国模特杜鹃刚出道,就连拍了两次《VOGUE》封面。另一名国模雎晓雯甚至叫她“模特妈妈”。

但在做十周年纪念刊时,自称不混明星圈的张宇却把赵薇、刘嘉玲、范冰冰、章子怡、汤唯、李宇春、周迅、李冰冰八位女星凑到了一起,和刘雯、杜鹃两位超模为她拍摄封面。张宇亲自打电话说服她们,并在对方问起站位时说,“我就给你回答你的事情,但是别人的事情,最好我们就不要沟通了。”对明星来说,站位往往意味着咖位,几个顶级女演员之间又有各自有不同的恩怨情仇,其中的暗流涌动自不必说。

拍摄当天,张宇亲临现场,贴心地照顾到每个人,一会儿帮范冰冰选假发,一会儿和赵薇聊红酒生意,一会儿又跑去调整周迅的头饰。“大家都是非常自我的人,当所有重要的人物凑在一起,你得是一个特别有balance的人才能把这些人都平衡下来。”李冰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张宇。

从诞生之日起,顶尖时尚杂志的封面几乎是由超模和一线女星把控,但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吴亦凡、鹿晗、TFBOYS这些小鲜肉的出现,规则被打破了。

蘇芒对“流量”的出现做了最快速的反应。2014年5月,吴亦凡单方面与SM公司解约,去布拉格拍摄了徐静蕾的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在此期间,《时尚芭莎》为吴亦凡拍了一组大片。第二年电影上映后,苏芒又让吴亦凡和徐静蕾一起上了封面。吴亦凡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时尚芭莎》的90后。不甘示弱的晓雪同时把鹿晗推上了《ELLE》的封面。晓雪还专门发起了一个投票,让网友票选封面图片。这期封面在预售开始5个小时后就销量破万,创下当时国内时尚杂志在线预售销售最快纪录。

在这股浪潮下,张宇也坐不住了。2015年7月,吴亦凡正式解锁中国版《VOGUE》。尽管是和超模肯达尔·詹娜合作的双人封面,但仍然意义非凡——要知道,这本杂志创刊十年来仅有九名明星上过封面,且无一人是男星。

为了延续《VOGUE》的“高贵”传统,张宇在2016年另创了一本《VOGUE ME》,并打出旗号:专门为90后做的杂志,和主刊相比,这本杂志的封面人物多为年轻偶像,很少用超模。今年四月,《VOGUE ME》为了纪念创刊两周年,更是一口气给刘吴然、吴磊、易烊千玺和王源各拍了一个单人封面。

种种改变背后和纸媒的衰落密不可分。2015年12月初,媒体人罗昌平发微博称,《精品购物指南》连续3年严重亏损,经营收入从3.4亿元下滑至2015年的1亿多元,“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周末画报》的母公司现代传播在2016年的营业收入也大跌12.9%。《瑞丽时尚先锋》《伊周FEMINA》《悦己SELF》以及洪晃的《世界都市iLOOK》等都相继停刊。

改变迫在眉睫。

同样要拥抱流量

流量明星似乎成为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去年九月,《时尚芭莎》为王俊凯做了一个18岁成人礼封面,12万本雜志在9秒内一抢而空。九月不仅是换季时节,也是很多时装周举办的时间,一向是时尚杂志最宝贵的月份。把这个时段的封面留给小鲜肉,可见苏芒的良苦用心。但官微在宣传这期封面时,却将王俊凯的名字打成了易烊千玺,惹得双方粉丝涌到官微下骂苏芒。刚巧十一月易烊千玺和王源都过17岁生日,苏芒就让易烊千玺和王源分别上了《芭莎男士》和《时尚芭莎》的封面。最终王源这期杂志16万本8秒售罄,破了线上销售记录。

除了靠小鲜肉“续命”以外,时尚杂志还在努力地向新媒体转型。2012年,《时尚芭莎》的记者唐宜青为了给范冰冰做封面,去戛纳参加电影节。当范冰冰身着华服走上红毯时,范的助理发了条微博,瞬间引爆了微博话题。唐宜青大受打击: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封面得一个月后才能面市,到时候谁还记得戛纳电影节呢?

回国后不到一周,唐宜青就辞了工作,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传媒专业。当时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媒体环境,Buzzfeed、Vice等新型媒体在美国迅速崛起。唐宜青受到感染,回国时找到老领导苏芒,劝她做新媒体项目。“这个有盈利吗?”苏芒怀疑。但她并不是抗拒新事物的人,研究了半个月后,她拉着唐宜青找到集团CEO刘江,“她做的东西从来没有赔过钱。”苏芒说。

最终,这个内部创业项目被命名为“芭莎娱乐”,主营移动端应用和视频制作。2013年9月,唐宜青从南加州大学休学,带着几个人在一栋简陋的写字楼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但由于和大股东意见不合,唐宜青在干了八个月后再次辞职,她带着十几名自愿从“芭莎娱乐”离开的编辑,创办了现在颇有名气的新媒体“橘子娱乐”,在新媒体时代,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女魔头”。

虽然唐宜青走了,但“芭莎娱乐”还是做到了现在。苏芒在2014年升任时尚集团总裁后,更是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新媒体改革。两年后,集团甚至以“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未能及时调整思路”为由,开除了《时尚COSMO》的主编徐巍。更多的人选择主动离去,曾被苏芒寄予厚望的于戈和王潇先后抛下主编的职位,投奔新媒体创业。

国外的时尚行业也进入了震荡期。2016年,辅佐安娜·温图尔近30年的元老格蕾丝·柯丁顿离职,准备做自己的项目。“这是时尚界的巨大转折。”《纽约时报》评论道。据统计,去年全球有7名业内知名时尚杂志主编离职。

猜你喜欢
时尚杂志张宇明星
有点“二”的女生也很可爱
娱乐圈神秘贵妇,拒绝刘德华后将丈夫捧成巨星
日本男装版《Vogue》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新媒体时代高端时尚纸媒生存的独特性及发展思路
扒一扒明星们的
张宇背后的大女人——十一郎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