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还有更为长远的路要走

2018-04-18 08:30张金尧
人民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五通民心文化交流

张金尧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文艺  时代精神  民心相通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其方向是促进亚、欧、非三大洲国家的陆海互联互通,以伙伴关系与相关诸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其美好愿景是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即“五通”。

贸易牵手,文化牵心。在“五通”中,也只有实现“民心相通”,才能实现整体上的恒久相通、可持续发展,而实现“民心相通”的根本路径就是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文艺创作、鉴赏的“美美与共”。“一带一路”文艺融合的“民心”工程为文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改革要深化,历史要前进,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也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实现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亦如此,也需要哲学精神的指引、历史的启迪、文艺的推动。

“一带一路”文艺交流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民族生存哲学,那就是达到整体上变与通的改革哲学和开放哲学。《周易·系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通”与一带一路的“五通”,尤其是“民心相通”亦可化为相承之一脉。我们还有一种人际处世哲学,那就是“君子和而不同”,观念不必苟同,交流足够尊重,人际如此,国际更应如此。百花齐放,方能建设五彩世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文明火种不灭,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有“通则久”这一“天地之常理”的生存哲学。当然,“通则久”与“君子和而不同”的民族生存智慧也启示我们:在“一带一路”的语境中,我们应当秉持什么样的文化交流心态,方能久久为功地与相关各国“民心相通”?费孝通先生曾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所谓“各美其美”,就是我们完全有理由坚持文化自信,自信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自信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还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生存智慧和发展经验。所谓“美人之美”,就是我们应当深知,虽然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国,但中国并不是一切文化建设最先进的国家,不应当唯我独尊,而是要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看成一次彼此学习的机会。我们不仅应当看到沿途各国文化建设的优秀文明成果,更应当虚怀若谷地学习并共享这些优秀成果,这应当是“一带一路”语境下文化建设实现“民心相通”和“美美与共”的辩证法。

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和深刻的历史启迪

历史总是丰富多彩的,丝路花雨曾经多么绚烂。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以来,历史上每一次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几乎都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隋文帝“七部乐”、隋炀帝“九部乐”、唐太宗“十部乐”(统称隋唐总乐)等都以开放的精神融合了西域文化。尤其是“九部乐”中的“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等诸部的传入,更是形成了中原与西域音乐大融合的繁荣景象。不仅如此,“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在唐代演变成为唐代佛曲,对于佛教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敦煌文化至今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宝库;玄奘西行带回的佛典,夯实了中华文化“儒释道”殿堂的支柱;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南海群岛的“万里石塘”,还是在遥远的东非诸国,大明帝国都以一种包容、和谐、开放的精神结交邦国,而不是以“丛林法则”为沿途各国带去灾难。

当然,我们曾经也有“片帆不得下海”的禁令,正如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中所展现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失去了大海,就失去了未来”,“中国,如何经略海洋,由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这种深沉的喟叹也是一种最好的历史镜鉴。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正在用大量史实进行论证,自“殷商文明”以来,中华民族同样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质与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对我们纯粹农耕文明民族身份归属的认识。可以说,“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历史的传承,必将启示后人。

“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离不开文艺力量的推动

诚然,“一带一路”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世界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新渠道。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在“一带一路”上使用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如以文化旅游业为载体,带动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业和影视业发展,还是强化新兴文化业态对传统文化业态的影响,或是以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信息交流,如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等,都离不开具体文艺作品的创作。

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应当拿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向“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的人民展示我们的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这才是文化交流中最必要的问题。无论是传统的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还是当下的戏剧、影视、互联网综艺等,都是一个个由具体作品构成的文化交流体系。只有創作出大量有内涵、具美感、能启迪、促思考的艺术作品,我们才能有“业”可“展”、有“影”可“观”。

就影视业而言,正如《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的,我们可以推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以中国影视产品为代表的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将中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纳入了整体布局。然而近年来,我们在“一带一路”上制造的电影,恐怕还不能够全面展现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审美追求,还不足以因为高票房而成为艺术“国礼”。打铁还需自身硬,互联网上各种披着综艺外衣的娱乐节目,恐怕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追求,展现出我们真正的“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文艺还有更为长远的路要走。

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各国“五通”,拥抱精彩世界,再现丝路辉煌,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构想。民族的存续哲学和当下的发展哲学,指引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开放而不墨守成规的民族,才能够吸纳其他民族的智慧而充盈和创新自身的精神肌体。曾经的丝路文明是最好的历史镜鉴,启迪我们去建设当下的“一带一路”。文化的使者可以赓续文明的篝火而使之绽放异彩,只有创作大量优秀的具有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推动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感知其他民族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使民心相通,最终实现恒久相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年3月28日。

猜你喜欢
五通民心文化交流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明清小说中五通神形象
近二十年来明清福建五帝信仰研究综述
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
从“民心河”事件谈城雕
从“民心河”工程回看城雕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