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锦
自从成为“289”常住民,我每天都在这里进进出出。后门是我熟悉的商业街,北面是南方报业印报厂的外围。以往我路过这里,也就快步走过,很难停下脚步。如今,我不再来去匆匆,老印报厂蝶变出优美画卷,让我有事没事都喜欢在这里驻足凝神。
我是首批入驻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大院的。1989年10月23日,《南方日报》创刊40周年与新址落成双喜临门庆贺活动同时举行。《南方日报》历届编委成员应邀回来,当时的广东省委、省顾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及省市各厅局的主要领导同志都出席了庆贺酒会。《南方日报》光彩熠熠,出尽风头,南方报人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南方日报》从广工滚出去”的大字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今天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寄人篱下不好受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那天风和日煦,我站在报社门口望着刚落成的南方报业大厦,如醉人一般,浑身有种不可名状的愉悦。
“文革”期间,《南方日报》被强令搬迁到广东工学院办公,与此同时,广东工学院也被强令改为矿冶学院,搬到粤北韶关。“文革”结束后,在拨乱反正中被占用的高校必须归还。然而,《南方日報》原有的地盘当时已划拨给别的单位,回不去了。广东工学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南方日报》不能再赖着不走了。
终于,广东省委作出《南方日报》“另起炉灶”的决定。1983年7月28日,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南方日报社址和广东工学院校址问题纪要》的通知,根据省委的决定,经广州市规划,在杨箕村划地建新址。当时还有质疑声:“怎么到城外农村办公?”
众所周知,后来有了“城中村”一说,但我们刚搬来时,这一片连“城中村”的资格也够不上。在享受着有家的感觉的良辰美景中,不免有一丝孤独感。周边有菜地,看不到城市的尘嚣,没有摩肩接踵的男男女女,没有一辆吻一辆的慢慢前进的汽车。报社大门对面不远处就有阡陌纵横的稻田,有水塘,有粪坑。还能看到凹凸不平的土山,荒僻之处摇曳着绿茸茸的细草,建筑材料横七竖八地堆放在路旁。当然,南方报人刚来时的想法是,有了栖身之地,有了向往日久的尊严,能办公出报就行了,并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
从农村土地上冒起的南方报业大厦,如鹤立鸡群,或者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的陪同下,坐车路过这里,目光定格在这栋大厦上,问一声:“哪个单位的?”林若回答之后以为要挨批评了,谁知李瑞环却高兴地说:啊,《南方日报》,党委机关报条件好一点,应该!”这栋获得鲁班奖的包括地下室、顶层共23层的大厦,是当时全中国最高、最大的报业大厦,李瑞环当时分管宣传口,眼观如此争气的报业理所当然会有欣慰感。有的人以为省里给了很多钱,其实当时只拨了2000万元的款,加上报社自筹资金,大厦也就建起来了。
重视经营管理是《南方日报》老前辈倡导的。办报初期,人员大多来自香港《华商报》,还有从延安过来的曾彦修,总编辑曾彦修很快就与副社长杨奇等《华商报》过来的人打成一片,除了带进了延安办党报的光荣传统,还非常重视吸收《华商报》的办报经验。
《华商报》重视经营管理,因为这份地下党报纸经费有困难,得自筹部分资金。还有就是非常重视批评报道。这两方面,成为了南方报业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南方日报》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建起报业大厦,而且未带来经营上的包袱,可见经营管理方面是做得不错的。
再看一看批评报道。搬到新址之后,推出的重头批评报道之一就是关于阳江“3·16悲剧”,披露的是一个“见死不救”事件。地方新闻部主编关健将题目报给我,我先后向副总编辑刘陶、总编辑张琮作了汇报,他们立即批准在《南方日报》头版以《一个沉重的问号》为题刊发批评报道,并引出社会公德的大讨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讨论结束后,我写了评论《沉重的问号圆满的句号》,发在《南方日报》头版头条。1989年和1990年省纪委两次给南方日报社来信,表扬《南方日报》批评报道做得好。
从创办初期的广州光复中路48号、沙面复兴路42号,到位于广东工学院的环市东路466号大院,再到广州大道中的289号大院,社址换了,门牌改了,但“南方”精神气质未变。《南方日报》在“466”创办了蜚声国内外的《南方周末》;在“289”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雄心创办了《南方都市报》,继而又有了《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以及南方报业与《光明日报》合办的《新京报》的诞生。
《南方日报》由一家报社逐渐发展成为多家报刊,并成立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再更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报系成为了响当当的品牌。在与时俱进中,南方的报纸品牌已升格为报业品牌、传媒品牌,然而,进出“289”,扫视一下,总还觉得缺点什么。
刚进来时存有不敢奢望的心态,那是因为这里还是农村。随着广州市郊的城市化,菜地、农田、鱼塘渐渐不见踪影。先是南方日报社旁边建起了外商活动中心,继而报社对面珠江新城的“城中村”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既有琼楼玉宇,也有摩天大厦。然而,南方日报社的周边环境却与南方报业的品牌相形见绌。
早些年,在围墙经济驱动下,南方日报社将后门两边的围墙加以改造,建成了一排商铺,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为了利用这一机会改变这里的环境。然而建成后效果并不理想,门面无序,经营杂乱而低档。我进去买东西前都要先忖度一下:是不是劣质货?承包的店主因经营不下去,一波又一波地换经营项目,经营者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循环往复。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至289艺术园区创办才改观。2014年,南方报业新印务基地在佛山南海启用。继而,闲置的老印报厂得以改造,商业街店面扩充,与东北面紧紧相连——2016年8月18日,289艺术园区启用,新闻生产与艺术生活空间融为一体。
我先光顾了艺术照相馆,带着3岁的孙女来这里拍照。尽管多花点钱,但师傅拍得很认真,照片艺术感强,值得!接着来到“知道分子”餐馆,钻进能容纳4人的“管道”里,享受“书房菜”。创意概念餐厅还有重庆口味的小面,微信点菜、付款;椰客打边炉,用清甜的椰子水煮文昌鸡,别有一番风味。伏案读书读倦了,敲打键盘敲累了,缓缓移步茶室、咖啡厅小天地,也是高品质的休闲享受。不要以为只是吃吃喝喝而已,这里还有舞蹈、音乐教育、画廊、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广州市级孵化器、越秀区级孵化器、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孵化器的进入,更是助艺术园区提升了档次。
“289”是我办公的地方,是南方报系形成和发展之地,也是我的家,那里有我的房改房。退休之后,我从大院里搬出去住了,但我依然习惯在“289”转悠,不是对权力的迷恋,而是因为报人情怀对“南方”的依赖。我没有忘记“南方”就是温馨的大家庭,我对“南方”不离不弃。
这里有提升了的艺术空间。这里更有责任、勇气、担当、创新的“南方”基因的传承。
当我走在大院的路上,看见熟悉的、不熟悉的洋溢青春的笑容,也不禁以笑脸相迎。我们老了,他们才是“南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