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钟 杨从党 陶加进 戈芹英 万卫东 王勤 田文伟 兰秋波
(1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保山6780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3兰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保山678000;*通讯作者)
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区地跨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38′,海拔640~3 656 m,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966.5 mm。全区设6镇、10乡、2街道办事处,2015年常住人口96.42万,全区大、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6万hm2,总产48.40万t,其中水稻1.363万hm2,占粮食生产面积的20.16%,总产14.21万t,占粮食总产的29.36%,平均单产10425 kg/hm2。粮食生产12年连增,8年创历史新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自1980年起被誉为“滇西粮仓”,尤其是整县制一季中稻单产居全国之首。2011年度首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2-2015年连续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保山坝是保山市隆阳区的中心坝子,设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汉庄镇、辛街乡、永昌街道办事处、兰城街道办事处等7个乡镇(办事处),2015年末有常住人口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5%;有耕地1.021万hm2,其中水田0.716万hm2,种植大春粮食1.119万hm2,产粮食11.55万t;其中水稻0.731万hm2,占全区的53.63%,产稻谷7.97万t,占全区稻谷总产量的56.11%,平均单产10 904 kg/hm2。自2009年以来受秋、冬、春、夏连旱的影响,尤其是水稻育秧至水稻分蘖期降雨严重不足,仅为正常年景的70%~85%,造成库塘蓄水不足、土壤墒情较差、空气湿度降低、秧苗晒伤、病虫害加重、秧龄偏大、移栽推迟,以致受到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低温影响而结实率降低,导致减产,农户种稻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移栽期推迟,大田寄主作物收获后,稻飞虱群迁往秧田为害。其为害造成:一是直接吸食为害;二是传毒为害,主要是条纹叶枯病的传播为害,一旦发病无法防治,造成减产,干旱迟栽稻田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是正常年景的2~5倍;三是青立枯病发生较重,药物防治效果不佳,造成大部分秧苗死亡。
持续高温干旱,灌溉水源紧缺,空气湿度急速降低,造成土壤土、水、气三相结构严重失调,墒情差,最后造成秧苗蒸腾失水快、灼伤枯死快。
一是目前推广的水稻品种感温性强、全生育期短(早中熟品种),干旱高温条件使生育进程加快,提早抽穗;二是春夏如果温度过高,则过早地满足了品种所需的有效积温,幼穗分化提前[2],过早进入生殖生长期,抽穗提早;三是秧田播种量过大、秧苗个体营养水平差,导致营养生长期缩短,抽穗期提早;四是肥水管理粗放,大田肥力差,移栽后缺水缺肥,群体小、个体弱,不能进行正常营养生长,过早进入生殖生长期,抽穗期提早。
2009年以来,秋、冬、春、夏连旱已成为保山坝区的常态,尤其是水稻生育期内总降水量降水时间及区域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大部分稻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光照偏多,空气湿度偏小。春季降水总体来说偏少,气温偏高至特高,不利于水稻播种、出苗和秧苗正常生长;夏季降水时区不均匀,降水偏少至特多,气温正常;秋季气温正常,无明显的8月低温危害,降水阵性强,旱情轻至严重,收获期降水较少,利于收获。
2009年以来,秋、冬、春、夏连旱已成为常态,抗旱育种、机械化适应性育种等综合抗性育种新要求凸显。已引进选育材料6 000多份,围绕抗旱粳稻品种具备的根系发达、生育期中熟(175 d左右)、总叶片数粳稻15~17片的条件进行品种选育,选育鉴定出抗旱性较强的“云粳系列”、“隆科系列”等组合,其中抗旱性较强的隆科16号(滇审稻2015003号)已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通过湿润育秧、旱育秧对比试验表明,旱育是保证大秧龄迟栽高产的关键因素。旱育秧在干旱严重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秧龄弹性大,不易老化,入水后快速生长,这是旱育秧的最大优势。
2011-2015 年面对干旱情况下,在隆阳区河图镇董官村水稻大秧龄迟栽田进行技术示范,其最高产量达13 257 kg/hm2,最低产量10 896 kg/hm2,百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达11 742 kg/hm2,收到明显的效果,为水稻大秧龄迟栽提供了技术依据。
干旱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发生较重,尤其是由灰飞虱传毒引发的条纹叶枯病发生偏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加强秧田联防。
4.1.1 秧田选择与培肥
尽量选择灌溉方便、或有自来水供水保障、土壤结构良好的沙壤土田块作秧田。冬春季节施生物有机肥500 kg/667 m2以上,实施机耕培肥整地,播种层旋耕3次,深度15~20 cm。按1.7 m拉线开墒,秧田做成高埂低墒,田四周有排灌沟,其中净墒面1.33 m,埂37 cm,要求墒平土细埂直。在播种前2 d,每块秧床用壮秧剂4~5 kg拌50 kg细土,堆捂24 h再均匀撒施墒面,整平夯实后浇水(或速灌水)待播种。
4.1.2 确定育秧时间
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测和库塘蓄水、放水节令的分析,确定播种时间,尽量提前播种,保证秧龄控制在50 d左右。根据保山坝的实际情况,核心示范区于4月18-20日播种,6月10-15日移栽,秧龄50~55 d。
4.1.3 适宜的播种量
据2012-2015年试验示范结果分析,按保山坝种植的品种总叶龄13.5~15.5叶[2],千粒重24~27 g,移栽时叶龄6叶1心,秧田期50 d计算,每1 m2净墒面播种90~100 g干种子(折合全田每667 m2播种45~50 kg)较为适宜,按80%的成苗率计算,可以保证每1 m2成苗0.30~0.32万。
4.1.4 种子处理及播种
播种前晒种2 d,清水选种后用专用药剂浸种72 h;药剂浸种后清水洗种再放入冷清水中浸泡2~3 d,冷清水泡种后捞出焐种催芽12~24 h,达到9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1 d傍晚秧床浇透底水(或速灌水),摊平墒面随即播种,播种后盖细潮土,盖至不见种为宜(约1 cm),盖土后再盖腐熟潮细粪,盖至不见土为宜,再用木板轻压墒面,然后每667 m2秧床用“丁草胺”100~150 mL对水全床喷雾除草,最后盖无纺布和打孔膜。
4.1.5 秧田管理技术
秧苗1叶1心期早揭晚盖薄膜通风,3叶1心期揭去薄膜和无纺布,每667 m2用“壮秧剂”25~30 kg拌土追施“断奶肥”,随即灌水;重点选择对口农药预防稻飞虱、苗稻瘟、青枯和立枯病1次,以后每隔1周防治1次病虫害,每隔10 d灌水1次;移栽前2~3 d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20 kg做“送嫁肥”。
4.2.1 增加密度
按27 cm×11 cm规格拉线栽插,每667 m2栽2.2万丛左右,每丛栽2~4苗,保证基本苗6万/667 m2以上,高峰苗25~28万/667 m2。6.67 hm2核心示范区基本苗以及分蘖动态调查结果见表1。
4.2.2 增施肥料
一是重施中层肥,二是重施分蘖肥[3]。施用生物有机肥500 kg/667 m2以上,施40%(N、P、K含量分别为24%、6%、10%)水稻专用控释肥40 kg/667 m2;移栽后3~5 d结合化学除草追施尿素7~8 kg/667 m2;移栽后30 d左右(倒3.5叶期,幼穗分化Ⅱ期),视苗情追施尿素、硫酸钾肥各5~6 kg/667 m2作促花肥,即平衡肥促大穗。
表1 水稻大秧龄迟栽田茎蘖动态调查结果(万/667 m2)
4.2.3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采取“清水澄田、浅水栽秧、寸水活苗、露垡分蘖、薄水孕穗、湿润壮籽”干干湿湿的间歇式管理。齐穗后至成熟以湿润为主,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粒增重。
4.2.4 病虫害防控
主要抓好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螟虫“三病两虫”的防控。
4.2.5 适时收获
抢晴天收获,及时晒干或烘干,颗粒归仓。
[1] 杜永杰,徐永武,徐金兰.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及预防[J].垦殖与稻作,2003(4):61-62.
[2] 韩丽.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3):25.
[3] 阮文忠,李开斌.重施中层肥和分蘖肥防止水稻早穗[J].云南农业科技,2012(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