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2018年2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发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发射中心,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2018年3月3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上,来自航天界以及关注航天发展的两会代表纷纷为航天事业建言献策。
杨利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以及交互对接三大基本技术,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进入空间站时代。同时,我国将面向全社会进行第3批航天员选拔,此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
王亚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我愿意永远做一名孩子心中的太空老师。2013年,40分钟的太空授课令我十分难忘。回来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来信,他们说“我也要当航天员”,这让我感到幸福和欣慰。能够让航天事业服务社会是我的梦想,我很庆幸身处这样伟大的新时代。
周建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载人航天发展,将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我国载人航天战略“三步走”已进入第三阶段,我国空间站的研制已经进入关键阶段,预计在2020年将发射试验核心舱。正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将为包括港澳台科学家在内的中国科学家,乃至全球科学家提供很好的实验机会,欢迎港澳台科学家利用空间站共同从事科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张柏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总设计师
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将会担负起航天员往返空间站的运输任务,而我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也正在研究当中。空间实验室阶段已经圆满收官,确定了未来用于空间站工程的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状态。突破了天地往返、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等技术,具备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载人及货运飞船都已经为空间站的建设做好了准备,而科研人员并没有停下脚步,我国的下一代载人飞船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以前的神舟飞船,虽然是完全自主的,但是一次性使用的。它的很多技术、很多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所以迫切需要研发具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登月,又具备商业天地往返能力的低成本的飞船。
▲ 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赵小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嫦娥四号将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发射,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嫦娥四号不仅要软着陆到月球背面,而且要在背面进行原位和巡视的探测。2018年上半年将要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实现对地对月的测控和数据中继。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工程,将在2019年进行第三步,即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同时,我国也正在规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或将在月球建造基地。
除了探月之外,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也正在抓紧进行中,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能飞到火星,实现软着陆和巡视。
吴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嫦娥四号将首次着陆月球背面,极具发现性。我们将在嫦娥四号任务的中继星上搭载两颗小卫星,做射电干涉试验,探测宇宙“黑暗时代”。
李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6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长征二号丙火箭将分别有14次和6次发射任务,共占全年发射次数的近六成,两型“金牌火箭”将担起2018年超高密度发射的重任。
目前,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已正式立项。如果在大推力发动机、大直径结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将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极大支撑我国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建设。
▲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长征八号火箭已进入研制阶段,并对垂直起降关键技术进行了前期攻关,未来有望具备简易塔架适应能力,实现总装、测试及发射一体化。长征八号有望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4.5t运载能力的空白,并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具有发射成本适中、发射周期更短、适应多个航天发射场条件的特点,国际竞争力较强,在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前景可观。长征八号的研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满足未来中高轨商业发射市场的需求,牵引带动现役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
刘志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
航天液体动力是航天强国建设重要支撑领域之一。围绕2030年前航天液体动力先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目标,同时为满足空间站建设、星空探测等重大项目需求,我们正在抓紧开展重型火箭发动机研制攻关。国家应设立航天液体动力专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制生产能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大液体火箭发动机前沿技术研究,尽快启动重型发动机工程研究,加大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天地往返组合动力、宇宙空间动力等先进技术攻关支持力度。
包为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计划在今年全面启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建成后,该系统将成为全球无缝覆盖的空间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地面固定、手持移动、车载、船载、机载等各类终端提供互联网传输服务。通过该系统,处于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任何人或物在任何时间实现信息互联。
张忠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院长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推进虹云工程建设,将按照“三步走”的策略进行。第一步,将在2018年发射首颗技术验证星,开展低轨宽带通信演示验证及应用示范。第二步,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网试运行,于2020年完成业务试验系统。第三步,部署、运营整个星座,构建156颗卫星组成的天基宽带互联网。
▲ 虹云工程
杨元喜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
估计用不了几年,只要中国产的手机,应该都有北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和时间信号。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北斗的功能与GPS一样被广泛使用。
相较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不仅覆盖更广,精度更高,而且可靠性更好。不仅实现全球覆盖,而且卫星载荷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全球搜救功能,并且搜救精度可达“米”级。相比与GPS、GLONASS导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加了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链路。而北斗系统的全球搜救功能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标准搜救组织可能只提供千米级搜救精度,而北斗系统的位置报告和短报文结合可以具备米级搜救功能,将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便利。当北斗三号完成组网,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将真正站在诸多新技术、新领域的制高点,对大众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是“只要你想用,便可实现无处不在”。
潘建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历史经验表明,再好的加密技术都可能随着攻击者能力的提高遭到破解,国家和大众的信息安全每天都面临着风险。但是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种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安全信息传输方式,它在国防、政务、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的量子保密通信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全面领先的地位。希望通过未来5~10年的努力,能够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来保护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
蒋兴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
应加快在南北极、境外等区域建立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我国海洋卫星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海洋系列卫星将形成对全球海洋的观测能力。在南北极、境外等区域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可为我国的深海大洋调查、南北极科考、远洋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提供服务保障,也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实时海洋遥感数据产品服务,使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国内充分发挥效益,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 河北兴隆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
吴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我国新一代空间科学卫星——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背景型号项目,其主要科学目标概括为“一奇二星三极端”。人类或将揭开“黑洞附近会发生什么,真空量子涨落产生什么,中子星内部是什么物质状态”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真相。
高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
在注重空间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空间科学和应用发展,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充分重视科学和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才能支撑人类在太空走得更远。要找到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三者能科学合理发展的模式,最终实现空间领域科技成果的最大化。
包为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基于小卫星星座为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已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焦点。鸿雁星座一期建设工程有54颗卫星,最终卫星数量超过300颗。
胡胜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型号总设计师
快舟系列火箭是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商业航天的代表作,最大特点就是”快”。以SpaceX为代表的新兴企业的快速崛起,颠覆了航天产业的传统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将商业航天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开创了互联网时代商业航天发展的新篇章。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商业航天作为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渐成发展大趋势。中国是时候借助市场的力量开展商业航天应用了。
董胜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副所长
SpaceX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整合了资本、人才和技术,还在于他充分利用了美国相应的政策和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商业航天,不仅需要设计研发、制造总装、运营服务等组合支撑的产业链,更需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商业链条。
张忠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院长
走进新时代,面对全球商业航天兴起的新趋势,我国的航天产业也面临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商业航天在海洋通信、空中通信、陆上偏远地区通信、无人驾驶、远程遥控等方面前景广阔,但是要驶入快车道,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与社会资本联合,整合国内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方面的资源,摆脱传统束缚,构建以应用为主导的航天产品体系,服务于大众生活和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