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并推出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第三次海归大潮强势来袭,越来越多拥有海外教育和工作经历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教育部2018年3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同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创历史新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吸引着大量海归人才。其中,应届留学生是回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我们看到,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专家群体,也开始呈现出回流趋势。海归人才的就业选择,反映出这一群体对国内职场生态的认知变化。
BOSS直聘研究院抽取了10.4万具有完整海外学历教育背景的人才样本,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选择进行了观察,重点关注毕业于2017年和2018年的海归人才。其中,本科学历人才占比34.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65.8%。
城市选择:北京上海比例持续下降 杭州海归人才吸引力增幅领跑全国
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新一线城市经济强势增长等多重因素叠加,使海归人才在就业城市选择方面发生变化。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选择在北上广深求职的应届海归(毕业时间为2018年)比例较2017年同期下降1.3%,而选择二线城市的应届海归占比则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28.3%。
首选在北京和上海就业的应届留学生比例正在逐年下降。2018年上半年,选择在北京求职的2018年应届留学生占比较2017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选择上海的应届留学生占比下降0.26个百分点。但由于城市综合实力强大,工作机会丰富,尽管人才有所分流,北京和上海对青年海归人才的吸引力较其他地区仍有倍数级优势。2018年上半年,选择深圳和广州的海归人才占比则分别提高了0.12%和0.08%。
新一线城市受益于城市发展加快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海归人才吸引力持续增长。2018年上半年,选择在杭州就业的应届海归人才占比增幅为0.66%,增速居全国首位,成都、南京紧随其后。我们还看到,新一线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正日益增强,选择周边城市的海归人才,开始呈现出向中心城市流动的趋势。
同时,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有30%从二三线城市离职的海归,下一份工作会选择距离较近的新一线城市,而不再扎堆于一线城市。
互联网行业热度持续 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集聚高学历复合型海归
互联网行业在青年海归人群中持续升温。2018年以来,期望在泛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应届海归比例较2017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新兴行业聚才能力的不断提升,造成选择传统行业的海归人才占比出现下降,广告传媒和消费品行业的降幅最大。
金融和专业服务(咨询、法律、财务等)行业作为传统的海归人才吸收强势行业,近年来受到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猛烈冲击,人才出现明显分流。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到,2018年以来,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在海归人才吸引力方面有小幅回暖,特别体现在高学历海归人才的集聚能力上。国内现代企业发展的逐步成熟和智慧金融的升级浪潮,为这两个传统强势行业创造了更多要求复合型技能的岗位,对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2018年上半年,选择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海归占比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加0.5%和0.2%;而选择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的本科学历海归占比则分别下降了0.7和0.2个百分点。
海归人才更加关注中国企业
本土创新科技企业热度迅猛蹿升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创新科技企业实力不断提升,正越来越受到海归人才的欢迎。2018年,BOSS直聘平台上最受海归人才关注的30家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据14席,较2015年增加5席。
拥有庞大用户基础、手握海量数据的BAT,凭借在资本市场的不断布局和前沿技术上的大举投入,在海归人才吸引力上开始展现出明显优势,连续两年跻身海归人才最青睐公司前五名。
我们发现,除了对互联网和金融巨头继续保持关注外,海归人才对明星创业公司的关注度有显著提升。尽管独角兽们在规模和底蕴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凭借迅猛的发展速度、高创新力和在各自垂直领域的巨大优势,创业公司释放的“海外人才引力波”正不断增强。在2018年上半年最受海归人才关注的30家企业中,在创业创新大潮中崛起的“三小巨头”滴滴出行、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和美团点评悉数入围。短短几年间,这些科技创业公司迅速进入具有竞争力的雇主行列,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创新行业高速发展的缩影。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归人才主动关注C轮及以上融资阶段互联网创业公司职位的人均次数较2017年同期上涨20%。其中,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对海归人才吸引力的增幅最高,达到81%,宜信(76%)和蚂蚁金服(52%)的海归人才吸引力跻身前三。
高学历海归技术人才加速回流
中国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布局,带来了巨大的海外高级科技人才需求。政府、高校和中国企业近年来都出台了密集的海外求贤动作,高级技术人才和科学家的回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蓄着发展动能。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學历的海归人才中,选择新兴科技行业中的技术研发岗位的人数占比达到27%,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在国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奇缺的大背景下,数据挖掘和语音识别工程师成为2018年高学历海归人才求职比例同比增幅最高的职位,增幅均超过30%。战略咨询、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服务、金融类职位的热度也较过去有所回升,增幅排名靠前。
本科学历的海归人才在岗位选择上也有明显变化。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能够利用语言优势和多文化背景的通用型岗位较受本科学历的海归欢迎,典型岗位包括:翻译、海外市场、留学顾问、采购、总助等。我们观察到,2017年以来,受到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竞争升级、数据和技术驱动全面渗透等多重因素影响,更多本科学历的海归人才开始倾向于选择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用户画像,提升运营效率,推动营销效果的岗位。2018年上半年,选择用户研究员、分析师、文案策划的本科学历海归人才比例较2017年同期增长25%。
海归人才创业方向趋于多元化
公共价值项目不断涌现
除了在巨头和明星独角兽公司就职外,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自主创业。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外,2018年,海归创业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7%。同时,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比例快速提升,截至2018年上半年,海归创业者中37.5%具有工科专业背景,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超越管理学成为创业者中专业背景占比最高的学科。
从海归创业的领域分布来看,随着技术型的创始人数量增加,科技领域逐渐成为海归创业主战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信息安全因正值风口,市场成长空间巨大,成为2018年海归创始人最青睐的三大领域,创业者比例增速均超过25%。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过去海归创业中相对小众的领域,如医疗健康、环保、新型农林牧等行业,受到创新氛围高涨,配套技术升级、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影响,也开始受到海归创业者的关注,相关领域创业人数出现明显上升。更多海归精英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社会价值创业项目中来。
与国内创业者相比,海归创业者相对更加注重技术团队的搭建,所开放的技术职位占比普遍较国内同等规模公司高出2—5个百分点。
海归人才薪酬分化加剧 高低薪差距接近8倍
2018年上半年,应届海归在国内求职的平均期望薪酬为9881元,其中本科生8413元,研究生10742元,均顯著高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海归薪酬标准差小幅上升,反应出留学生薪酬分布的离散程度有所增大,与近年来专业型岗位薪酬大涨,不同技能、专业所带来的薪资回报率进一步分化有关。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本科学历应届海归群体中,前10%高薪和后10%低薪之间的差距达到7.92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海归,高低薪差异为6.72倍,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2倍。
海归人才就业竞争力分化程度拉大
根据求职者被雇主主动关注/沟通,申请职位后获得反馈比例和速度、申请职位薪资等维度,BOSS直聘建立模型对海归人才的就业职场竞争力进行量化。
结果显示,海归人才就业竞争力两极分化程度继续拉大。就业竞争力指数75分位值是25分位值的2.7倍,较2017同期增加20%。毕业于顶级海外院校的海归人才依然抢手,就业竞争力指数大幅超过国内本土人才,而竞争力指数在40分位值以下的应届海归,在国内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尚有一定差距,这反映出国内雇主对海归群体的筛选辨识能力逐渐增强,单纯的一纸海外文凭已不再能够作为职场敲门 砖。
从地区来看,毕业于北美和欧洲院校的海归人才更为抢手,平均就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依次为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排名第四。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平均值则为前者的8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