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表在《BMJ Ope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相较于吃饭狼吞虎咽的人群来说,吃饭速度适中的人群患肥胖症的比例要低29%,而吃饭速度较慢的人群患肥胖症的比例要低42%。
研究者认为,改变饮食习惯会带来肥胖程度以及BMI指数的下降。研究者对2008-2013年间超过60 000名糖尿病肥胖患者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具体的检测指标包括BMI、腰围、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功能等。同时,受调查人群的饮食、睡眠、饮酒与吸烟等生活习惯也被纳入了调查范围。此外,研究者还调查了参与者每周进行下列活动的频率:饭后2小时内睡觉、饭后吃零食以及不吃早饭。
其中,研究者重点研究了受调查者的吃饭速度对于肥胖的影响。研究者发现:腰围的降低与吃饭速率下降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饭后吃零食以及饭后2小时内睡觉则会影响肥胖几率的上升。减慢吃饭的速度,同时戒掉吃零食以及饭后2小时内睡觉的习惯,能够有助于减肥。
尽管这是一项观察实验,不能够说明其内在的因果关系,但吃饭速度过快确实会对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以及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吃饭速度过快使人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因此,研究者認为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或许能够降低肥胖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