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

2018-04-17 06:10琦,田
终身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 钱 琦,田 阳

一、研究背景与影响因素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围绕两者的融合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方向主要有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生态环境构建、教学模式、融合路径或策略等方面。

1.研究背景

(1)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者一方面关注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学科课程资源并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开展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并达成共识,认为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都要结合各自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1]例如,胡小勇等人开展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对一节信息化教学的优质课例进行互动分析,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例六个特征,分别是科学的理念、恰当的教学目标、个性多元并存、协作互动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支撑。[2]蔡旻君等人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出发,认为对于取舍与组合、学科与工具、设计与教学、分数与创新、比赛与运用、讲授与学习、资源与加工等关系的正确把握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3]

(2)学习生态环境构建

任友群教授提出了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概念。[4]此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环境下的学习生态构建已经发展到智慧学习环境。早先的研究多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学习行为分析,金建峰等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进行的。[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逐渐走向智慧教育。通过深度融合,利用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有机组合,实现两者的环境智慧化。祝智庭教授等人认为,智慧教育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6]黄荣怀教授认为,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其系统包括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制度等三重境界。智慧教育具有感知、适配、关爱、公平、和谐五大本质特征。[7]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环境的研究已经上升到生态体系层面,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教学或课程,而是成为一个涉及教学方方面面的生态系统,并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变得尤为重要。

(3)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从两者存在契合点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发生了,教育技术学者十分关注教学模式的研究,尤其以何克抗先生为代表。何先生全方位地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后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8],分别研究了“传递—接受”教学模式[9]、“探究性”教学模式[10]、“研究性”教学模式[11]、“WebQuest”教学模式[12]、“适时教学(JiTT)”模式[13]等,奠定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基础。

(4)融合路径或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路径和策略研究也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两者能否有机的融合将决定教学的成败。邱婷认为,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策略中,我们应该更关注人的意识和系统结构性变革,关注体现教学生态重构与教师角色变化的相关机制的建立和整体方案的设计。[14]赵慧臣等从哲学视角分析了两者深度融合中的技术使用问题,认为优化技术使用,需要由既定设想到情景应用,促进由预设性使用到实现创造性使用;从关注技术实体到变革教学关系,实现由个体性使用到社会性使用;根据教学需要创新信息技术,增加技术的合理性。[15]总之,研究者结合历史观看待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并通过思辨来构思两者融合的路径或策略,并提出了较为有成效的方略。

综上发现,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MOOC、翻转课堂等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形态的产生,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案例,并且智慧教育已经被推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对两者融合的影响因素重新思考。为此,本研究从调研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师、管理者等入手,挖掘影响因素,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2.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技术支持三个方面。[16]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如表1)。

斯道姆(Engestrom)扩展活动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基于技术融合的环境之中,结合相关教与学的理论,教师教学涉及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环境选择、教学模式、评价反馈等内容,基本覆盖了教师教学的所有环节;[17]与此同时,学生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得知识发生有效传播和转移。学生学习主要涉及学习环境、课程资源、交互、认知、评价反馈等方面,这些正是观察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里;[18]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更多的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和支持,此外通过技术手段评估教学过程,例如,近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活跃,例证了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在促进融合方面,信息技术主要是发挥课程监控、教学评估、质量把控等方面作用。[19]

表1 影响因素考察维度和指标表

二、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与调研

本研究问卷设计采用了李克特五点量表设计模式,保证调研的信度较高。

调研采用抽样调研方式进行,考虑到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环境下的参与者,因此选取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系统的参与者作为对象较合适,调研对象为江苏开放教育教学、学习、管理等的相关人员。此次调研一共收到有效问卷278份。

2.信度和效度分析

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主要考察问卷内部一致性的系数,通常该系数大于0.7就认为内部一致性较高。由表2可知,问卷Cronbach's Alpha=0.711,标准化后该系数为0.801,信度符合要求。

表2 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值

量表的效度检验。本问卷是团队成员在李克特五点量表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的,一般KMO取值范围在0.6—1之间就认为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的KMO值为0.867,Sig为0.000,小于0.05,整体来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科学性的要求。

表3 KMO和Bartlett 的检验

根据表4的题目效度检验结果可知,同时考虑到研究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一般要求大于0.5即可。Q2和Q17两个题项均小于0.5故去除。

表4 题目效度检验结果

三、数据分析

本次278份有效问卷调研主要围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技术支持等三方面进行,共设计了18个题目,其中做效度分析时,因题目2和题目17没有达到要求,将其删除。其余题目信度和效度分析数据均达到了要求,可以进行正常的分析。

关于教师教学方面,本次调研针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环境选择、教学模式、评价反馈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从问卷数据看,由于题目2被删除,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考察就不能作为本次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但是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后,教学设计的理念势必要更多地考虑怎样使两者融合起来,并找到最佳契合点,使得信息技术能够支撑相关教学设计的有效运行。此外,在融合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作用至关重要,59.35%的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有57.55%的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资源获取和提供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便利性,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重要一环(如表5)。

表5 影响数据统计

本研究对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传统课堂的信息化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混合学习的信息化复杂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对其影响最大,其次是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知识的传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为多种选择提供了条件,因此选择一种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成为教师的难题。关于评价与反馈方面,76%的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学环境下,过程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可靠。因为在此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全流程、全数据等的学习分析和接近实时的评测,而总结性评价往往是一次性的,仅抽样考察部分知识,很难全面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

关于学生学习方面,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课程资源、交互、认知、反馈等方面进行。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的舒适程度将影响教学或学习的效果。从受访者的访问数据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存在一个舒适阈值,如果两者融合不在舒适阈值范围内,将导致教学或学习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在学习资源有效性方面,分值最高的依次是视频、PPT、软件程序、电子教材或其他阅读材料(如图1)。实际上,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参与者已经习惯了界面呈现模式,即图像呈现,而碎片化阅读也是参与者习惯的模式。因此,从调研数据来看视频、PPT是最有效的教学资源,而动手性强的软件程序和电子教材等更适合那些自主学习意愿强的参与者或深度学习者。

图1 学习资源有效性选择

从调研数据看,受访者最倾向于实时交互对话(如图2),学习时喜欢直接表现出交流、评价、讨论、经验分享等行为。因此,信息化支撑的学习交互方面,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基于平台的直接对话或对话框对话,再或者通过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沟通。这也反映出当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欠缺有效的交互功能,对外部交互工具使用的依赖程度较高。此外,受访者均认为信息技术在学习者认知、学习咨询、疑难解答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若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认知,可能会带来认知冗余就会增加学习难度。而教师、教辅人员不能及时回答学生疑难问题,也会造成负面效应。

图2 交互模式的选择

关于技术支持服务方面,调研主要围绕课程监控、服务支持、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调研过程中,教学评价问题因效度测试不合格而删除,这里只对课程监控和服务支持进行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领域应用最多的是课程监控,尤其是近年来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的兴起,以及一些新的课程形态出现,例如MOOC、翻转课堂等,都给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监控提供了空间。调研发现,受访者对使用信息技术对课程监控带来的教师心理影响较为关注(如图3)。此外,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服务支持的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进一步深化在教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图3 课程监控对教师心理影响

四、策略浅析

1.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此次调研和分析,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信息技术的选择与教学背景的契合程度存在一定的拟合度;二是主导教学的教师能否精准地认知相应的信息技术并熟练地在教学中使用;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存在一定的舒适阈值范围,即两者融合后,某种程度上形成的教育形态能否有效、高质量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1)信息技术的选择与教学背景的契合程度分析

当前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信息技术的选择与相应的教学目的、目标、策略、教学设计等是否吻合,这有待验证,同时这些技术与教学的各环节契合程度也需要验证。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选择不可能个性化,必须找到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二者的最佳拟合度。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难点,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2)精准认知、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分析

根据调研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应用技术而教学,忽略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造成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此外,虽然教学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之前都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对技术深度的认知和理解,实际教学难免出现偏差。因此,精准认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际上是以一切围绕教学、一切帮助教学、一切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作为主体,信息技术作为辅体,即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围绕教学环节的各个特征进行改造。这就存在一个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拟合阈值范围。实际教学中应避免因过度使用信息技术造成教学负担过重,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也应避免过度担心教学过程中因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教学失误。要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要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只有这样,教学者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2.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既要注重宏观掌控,也要重视微观调节。因此,两者深度融合的策略将围绕以下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

(1)注重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背景的契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外在融合,而是实质性的本质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技术就称为融合,而是两者必须形成一种赖以生存的关系,好比血管与血液的关系一样。两者融合应注重分类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各个环节、目标、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等特征与信息技术进行匹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确立两者之间的连接可能性,以及发挥的作用,并明确它们的优点、缺点。此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要确立精准定位理念,构建出以教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矩阵,针对教学环境、模式、类型、目标等不同要素,精确定位信息技术的使用范畴和类型,并系统梳理各环节的关系。当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框架确立后,要注重学科背景的特征,将系统化融合的模式整合到相应的学科内容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机体。

当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学科背景有机组合后,功能模块就是保障有机体有效运行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的功能模块主要有资源、论坛、师生互动、任务、信息发布、评价测试等。将这些模块与对应的学科背景有机体整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体。

(2)确立基于学科背景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

影响两者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科背景下融合标准难以确定。如果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必将导致学科教学环境下强制进行信息化,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破坏了原有的教学生态环境。因此,确立学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阈值是当务之急,因为学科背景下的教学生态、学习生态都是有一定的承受度的,一旦信息技术强势介入,势必会造成相关的生态遭到破坏。

针对教学模式的不同进而确立分级使用标准。根据认知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结合两者融合的功能模块,探讨资源、论坛、师生互动、任务、信息发布、评价测试等确定使用条件,以及使用程度如何,确立相应的使用标准和评价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学科背景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

(3)熟知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各要素的关系

两者融合的重要一环就是使用者能否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各环节中。调研发现,受访者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处于一种工具的状态。作为工具,他们认为拿来即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使用技术及其熟练程度都存在问题,这就造成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形式上的融合,而非实质的融合。因此,要实现各要素都能感知信息技术的作用、价值、用法等,并实现各教学要素与信息技术形成相应的关联关系。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注重培育两者交互融合的教育文化,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让行动与理念一致。此外,熟练掌握应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也是使用者的必备技能,应注重相应队伍建设和培养。解决教师只懂传统教学,不懂信息化教学问题。培养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内涵,明确“教学主导—技术辅导”的理念。此外,建立基于教学各要素的信息技术使用目录,供使用者有选择地进行内化和学习,提升两者融合的效率和速度。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涉及使用者、管理者和机构等层面。通过梳理两者融合的内涵和外延,确立“机构—管理—使用”三个层次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要素关系。最终实现教学各要素与信息技术有机关联,形成整体。

五、结束语

通过调研发现,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因素主要是两者融合的学科背景契合程度、使用者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熟练程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阈值范围,并给出了相应策略。由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只能从宏观策略方面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和进行这方面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Xiang, Y, SC Lee, and X Li. The Variables of Effecting Customer Loyalty in Chinese Online Game Market[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5(9):155-173.

[2] 胡小勇,郑晓丹,冯智慧.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36-40.

[3] 蔡旻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3-47.

[4] 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3.

[5] 金建峰,顾小清.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9):82-86.

[6]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7] 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8]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8(7):5-8.

[9]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8(8):8-13.

[10]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8(9):5-10,27.

[11]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8-14.

[12]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5-12.

[13]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14] 邱婷.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9):39-41.

[15] 赵慧臣,张华,文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问题的哲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60-65.

[16] Borokhovski Eugene,Bernard Robert M.,Tamim,Rana M.,etc.AnnaTechnology-supported student interaction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of designed versus contextual treatments[J]. 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16,96:15-28.

[17] Bingham, Andrea J..Personalized learning in high technology charter school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17(4): 521-549.

[18] Arias Anna Maria,Davis Elizabeth A.Supporting children to construct evidence-based claims in science: Individual learning trajectories in a practice-based progra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7,66:204-218.

[19] Kim Elizabeth,Corcoran Roisin P.How engaged are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7,66:12-23.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