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柏林城上千机变

2018-04-16 05:23宝丁
航空知识 2018年2期
关键词:投弹中尉机群

宝丁

二战中期的1942年5月30日夜,英国空军对德国科隆实施了“千机大轰炸”,英国人不仅把一线部队和预备部队的所有轰炸机派上阵,甚至还把形形色色的教练机、运输机、联络机等也都拿来凑数,虽然确实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千机规模(实际出动架数为1 046架),但亦暴露出英国国力捉襟见肘的一面。相比之下,由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战最后一个年头对柏林所实施的“千机大轰炸”,才算得上是同盟国实力的真正体现。

   在盟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柏林从世界大都市变为瓦砾废墟。

颠覆信条,但是值得

传奇飞行员、荣誉勋章的获得者、美国陆航第8航空队的指挥官“吉米”·杜立特中将觉得收到的最新命令让人困扰——他麾下的轰炸机群将在大白天集中空袭德国首都柏林。

向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投弹?不,这可不是第8航空队的风格。自从进驻英国以来,美国轰炸机群就一直秉承对敌人军事和工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原则,从未像英国空军那样把炸弹扔在德国老百姓生活的大街小巷上,比如英国轰炸机自1940年以来便不停地空袭德累斯顿,而美国轰炸机到那时还从未光临过这座没有太大工业价值的城市。

于是杜立特致电他的上级,同盟国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兹中将。两人在电话里很是争论了一番,最后斯帕兹以两点理由说服了杜立特。其一,柏林也算得上是军事目标,因为希特勒的大本营、帝国总理府、盖世太保总部和德国空军司令部都设在那里。其二,据称一个德军大兵团正从西线调往东线阻击苏联红军,其行程关键节点就是柏林火车站,对这座城市的惩罚性空袭也就是帮助苏联盟友作战。

执行轰炸任务的B-17机群,第8航空队集结超过1 000架B-17对柏林进行轰炸,显示了美国极其强大的战争能力。

空袭方案确定了,时间定在1945年2月3日。如果说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各部“最长的一天”,那么这次对柏林的空袭就将是第8航空队“最大的一天”,因为杜立特派出的阵容包括948架战斗机和1 437架重型轰炸机!

“最大的一天”很快到来。2月3日凌晨3时,在英格兰各处机场熟睡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们被“起床!起床!”的喊声惊醒,伴着扫过他们脸上的是雪亮的手电筒灯光。大家起床后的第一要务是刮脸,因为接下来一整天,他们脸上都会罩着紧绷的氧气面罩;接着用早餐,然后前往各自飞行中队的任务简报室集合。

机组们得知他们将向德国首都的中心城区投弹,简报官说,“这破坏了第8航空队一直以来的信条,但却是值得的。”战时人口500万,占地4 000平方千米的柏林是那时世界上的第六大都市,不过在持续空袭之下的柏林其实已是一片瓦砾碎石。简报特别指出,虽然希特勒在战争期间的许多时候都不在柏林,但现在他正身处柏林。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听众们”活跃起来,一名飞行员喊道,“嗨,希望这回能逮到希特勒本人!”

轰炸后的柏林城区。

接着是天气预报,这个星期六将笼罩在阴暗、潮湿和寒冷中,不过至少在柏林上空,“能见度非常好”。第34大队第391中队的一名B-17“空中堡垒”副驾驶员罗伯特·劳利尔中尉对自己在面对这次大任务时的出奇冷静感到惊讶。

“阴暗、寒冷,一直如此。我们总是身处寒冷中,睡着时、醒着时、在地面上,在空中,我们都觉得很冷,”他说,“飞行中的B-17实在太冷了,我们被禁止携带饮用水,因为那玩意儿会结冰。”

在得知这次空袭的规模后,连参与者自己都觉得吃惊。参战机群由42个轰炸机大队组成,机组人员多达15 000人,除了434架B-24“解放者”负责同步袭击马格德堡的合成燃料工厂外,另外1 003架B-17重型轰炸机全部扑向第三帝国的心脏。毫无疑问,这是美国战略轰炸历史上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一刻。

两节火车头迎面相撞

黎明前的黑暗中,完全由美国人组成的英国空军第653中队率先出发,这个装备着“蚊”式飞机的中队飞在主力编队之前,执行气象和目标偵察任务。只有当他们完成任务后,B-17机群才会展开行动。

“蚊”式的讯息很快发回,于是B-17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当难以计数的“空中堡垒”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各处基地启动发动机后,轰鸣如雷震响彻大地。空袭柏林的第一架飞机在8时07分起飞。

不久,升空的各轰炸机大队有如细流汇聚,开始构成一个无比庞大的空中舰队,机群越过北海向目标进发。“满眼都是排成战斗队形的无穷无尽的飞机。”一名B-17的飞行员弗雷德特中尉写道,“轰炸机的数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这个大机群从荷兰海岸线飞入欧洲大陆。身处机首位置的弗雷德特视野极佳,透过透明玻璃的机鼻可以看到大片欧洲乡村景色。“空中堡垒”飞越这个低地国家的高度达到8 000米,然而途经之处人们依旧能感受到强烈的震动。一个年轻的荷兰女孩看着她的母亲从架子上取出餐盘,把它们小心裹进毛巾里,然后放到地板上,以确保盘子不会在房子震动时摔碎。

“我们仔细对照飞行地图,以避开附近的高射炮区域。然而仍有零星冲击到来,高射炮弹的小黑云开始在四周爆裂,不过并未造成什么损失。”弗雷德特评价道:“步兵绝不会冲向炮击中心地带,但B-17在每一次任务中都飞在爆炸区域的中心。”

轰炸柏林的机组经受着极其艰苦的考验,包括寒冷、焦虑和脱水。

事实上,在之前的历次空袭行动中,大约有一半的飞机损失是由敌火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相当致命的因素就是空中相撞。对于在局促空间里密集编队的轰炸机来说,撞机的风险比摔碎餐盘要大得多。

在荷兰上空,在第388大队的飞行编队中,就有2架重型轰炸机在空中相撞,它们的动能就像两节火车头迎面相撞一样。

受到大机群造成的湍流影响,鲍威尔中尉的B-17突然失控,一头撞上了绰号“莫德·玛丽亚”的B-17,后者的飞行员是约翰·麦科米克中尉。鲍威尔的飞机有如一柄开罐器,迅速将“玛丽亚”号的左侧机身撕开,编队中其他飞机上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架倒霉飞机的内舱。

麦科米克的领航员沃尔特曼中尉直接弹出了机身——他没有佩戴降落伞。“玛丽亚”号的副驾驶范恩斯坦中尉试图从驾驶室底部的逃生口离开,然而30吨重的轰炸机突然向左侧倾斜,二号螺旋桨叶片直接砍下了范恩斯坦的整条右臂,接着把他甩向了机尾。最终,在发生碰撞的2架B-17上的18人中,只有3个人活了下来。

机群继续向柏林进发,许多人目睹了战友的悲剧,但他们做不了什么。有人开始喊叫:“战斗机!”有一些德国飞机在远处闪现,但它们并未接近。那时的德国空军早已不复强大,此前那种轰炸机和德国战斗机激烈搏杀的场面已成为历史,就算有少数德国战斗机大胆进犯,它们也过不了P-51“野马”战斗机这一关。

第34大队的飞行员查尔斯·艾林中尉看到了1架大胆的敌机。“它在我尾巴附近打转,活像一个芭蕾舞演员,然后被我们的战斗机打中了。它成了一团爆炸的金属,一块碎片划破了我们的右翼。”

580千米长的空中舰队

高射炮弹开始在机群四周爆裂开。尽管已遭受盟军无情的打击,但拱卫柏林的高射炮群仍绵延65千米之长,构成重大的威胁。编队中的第一架“飞行堡垒”在距离柏林市中心10分钟航程的预定转折点开始转向,它身后的每个中队都相继随着各自的领航机转向,高射炮火也在那时变得更加强烈了。

“想象一下,有人向金属建筑物砸石头的那种声音,我们就一直处在这种可怕的噪声中,”劳利尔中尉说,“炮弹从三个方向朝我们冲来,右面,左面,和下面。”

这一天轰炸机群的瞄准点是柏林的菲特烈大街火车站,B-17的投弹作业开始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外号“血腥一百”的第100大队的领航机上,副大队长罗伯特·罗森塔尔少校和机长约翰·恩斯特上尉透过阵阵烟雾,俯瞰烟火笼罩下的柏林。他们的飞机在高射炮的冲击下颤抖着,空气中弥漫着撕裂金属的声音。突然,1号发动机喷出火焰,一条白色的尾迹迅速拖向后方,B-17主翼的蒙皮撕裂了,露出里面的金属结构。

机舱里弥漫着浓厚的白色烟雾,罗森塔尔和恩斯特相对愕然,他们都清楚这架B-17回不了家了。轰炸机再次被击中,这架“空中堡垒”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坠,它的炸弹舱门忽开忽闭。这架飞机上一共有13人(超出编制4人),所幸由于跳伞及时,有10个人活下来成了战俘。其中的爱德华·雅布伦斯基后来写道:“那一天,柏林的高射炮火极其准确,证明简报官口中的‘能见度非常好所言不虚。”

在众多飞越柏林的投弹集团中,来自剑桥附近基地的第91大队情况特殊。这个大队原本未被列入计划,许多人参加了一直持续到2月3日凌晨1时的聚会。当他们在2小时后被叫起床,得知自己要飞往柏林时,所受的冲击不言而喻。

第91大队的领航机由执行过20次任务的曼尼·克莱特少校指挥,他的团队被认为是第8航空队中最好的机组之一。然而就在菲特烈大街火车站上空,克莱特所在的42-97632号B-17被击中了,一瞬间,飞机上的11人全部罹难。

当然,机群中绝大多数轰炸机顺利完成了投弹。弗雷德特中尉紧握操纵标,双眼盯着他的长机。长机机腹的弹舱打开了,炸弹倾泄而下,还出现了两道白烟,那是编队投弹的标记。弗雷德特的飞机随之投弹,“两吨炸药完美出舱”。

当天晚上,弗雷德特写下了日记。“这是我经历过的历时最久的轰炸航程。柏林!柏林!这个城市的名字冲击着我的心灵。这是第三帝国的核心,这是希特勒向世界宣告他狂妄梦想的地方。这里一直充斥着狂热的纳粹口号声,但今天,整个柏林听到的是炸弹的尖啸声和爆炸声。”

一批又一批重型轰炸机飞抵柏林,这确实是前所未见的景象。由“空中堡垒”组成的飞行洪流足有580千米长,当第一波“飛行堡垒”到达柏林上空时,编队中的最后一架轰炸机仍在荷兰城市泽伊尔奇伊的上空!

进袭德国心脏的空中舰队在柏林上空一共行进了多长时间? 从第一架轰炸机经过,到最后一架轰炸机飞离,时钟走过了整整120分钟。

这不是突袭,是全面进攻

大机群开始返航,这趟“累人的旅程”终于要结束了。正如劳利尔中尉所说,“大家在空中飞行了8个半小时,这是极其艰苦的考验,寒冷、焦虑、脱水,足以击垮任何人。”

第486大队的“蓝草女孩”号B-17,在柏林上空执行了自己的第35次任务。机长刘易斯·克劳德中尉和他的8名机组都无比兴奋,因为任何一个完成了35次任务的机组,都可以成为“幸运杂种俱乐部”的成员,也就是立即获得回国休假的机会。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一名机枪手拿起手枪,开始在机腰炮塔里向外射击信号弹。“蓝草女孩”号正在飞越英吉利海峡,几分钟后就将放下起落架,然而意外就在那时发生了。一发信号弹竟然在飞机内炸响,这架B-17一下子从内部被点燃了。在“蓝草女孩”号坠毁在英格兰绍斯沃尔德附近的田野里之前,9人机组中只有2人跳伞成功,这架B-17不幸成为柏林任务的最后一个受害者。

猜你喜欢
投弹中尉机群
外挂装置助投弹电阻值不合格故障分析与预防
投弹小能手
基于分解进化算法的飞行器投弹规划*
广东省机群吊桶洒水灭火技术发展与应用①
傲慢的军官
基于多核机群的Petri网系统并行化模型的研究
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机群系统操作系统浅谈
中尉的微笑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