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勇
(鞍山市中医院中医科,辽宁 鞍山 114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GA),是消化科常见慢性胃黏膜病变,其主要镜下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及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表现是一种常见的胃癌前疾病(状态),本病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其恶化程度较高,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目前,西医对于CAG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及疗效,现将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证治经验综述如下。
中医古籍并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名,按其“痞、满、胀、痛和纳差”的症状,将其归为“痞满”“嘈杂”“胃脘痛”“纳呆”等范畴,后经中华中医药协会以“胃痞”命名。本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病因复杂,病性往往虚实夹杂,患者常饱受其苦。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由外感邪气、饮食内伤、劳倦失宜、七情内郁等原因,致脾胃受损,或脾胃素亏,内外邪气合而损之,使脾胃气血阴阳失调,水谷纳运失职,气机升降失调所致。《脾胃论》指出:“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气衰,元气不足,……阴火乘其土位”。上述病因,往往合而为病,初期伤及脾气,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湿郁化热,湿热伤及阴津,而致胃阴亏虚;或脾气素亏,复感寒邪,脾失温运,致脾阳虚衰;亦可从其阴阳体质而寒化、热化。久病阳虚寒凝,阴虚络涩,均可导致胃络瘀阻,毒邪积聚,引发其黏膜的肠化或不典型增生。总结起来,其病性乃本虚标实,本虚在于气虚及阳或气阴两虚,标实在于气(食)滞、湿(火)郁、寒凝、血瘀、毒壅。其中,血瘀、毒壅是本病发展及恶变的关键。
周学文[1]认为CAG病机不外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瘀血阻滞等,使脾胃虚亏、升降失调在先,继而热毒蕴胃、或肝胃郁热,日久病邪入里、气血郁滞为变。刘启泉[2]将CAG病机归纳为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而致胃失和降,气机不利,胃体失养;陈一清[3]认为CAG主要以虚损为本,湿热、肝郁、气滞为标,病性虚实夹杂,病位在胃,与肝、脾、肾等脏腑相联系;龚志刚[4]认为CAG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或寒邪客胃,而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日久胃络受损而致瘀血内停。刘雪琴[5]认为本病发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失养,感受外邪及素体禀赋不足有关,其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最主要致病因素,其病机以脾胃虚损为本,多种因素合邪,导致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胃络瘀阻进而导致CAG的发生,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陈福如[6]也认为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最常见病因,而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决定性因素。他对862例临床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因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而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的病例达732例,占总数的84.92%。其中络脉瘀阻641例,其中兼夹脾胃虚弱477例,脾胃虚弱,运化无权211例,通过数据证实了饮食劳倦对于本病的重要影响。综合上述文献来看,本病的病机主要在于脾胃虚损,气机升降失调,脾胃纳运失常,使胃体受损,胃阴不足,胃络瘀滞,兼夹气滞、湿阻、热毒、瘀血等实邪内聚所致,随着病程迁延,正气日虚,邪毒、瘀血日重,终致本病的恶变。
李建新[7]将本病分为五型:气机郁滞型、湿热中阻型、胃热炽盛型、瘀血阻滞型、阴液亏虚型;田德禄[8]认为本病乃由浅表性胃炎失治、误治而来,其病性由实转虚,病位由胃传脾,属于中医所说的“虚胀、虚痞”,将CAG分为4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失和降、气阴两虚)、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型(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型(气阴两虚无火)、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型(脾胃阴阳两伤,生化乏源)。徐玉锦[9]将CAG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阻5型。王晓瑜将本病分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湿热、痰湿阻滞5型;崔桐华[10]将本病分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阳虚、胃阴不足、胃络血瘀5型。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辨证分型依据尚不统一,加之南北地域差异,饮食结构不同及个人的经验及认识角度不同,本病的分型有着较大的差异。但通过临床病例调查分析,CAG中最为常见的仍以胃阴亏虚最为多见,而病理学检查亦提示胃黏膜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甚至全无游离酸表现,类似于中医的“胃阴不足”,致使胃不能腐熟水谷,升降纳运失调。正如叶天士所说:“太阴皮土得阳始运,得阴自安,以脾喜刚而胃喜柔润也”。
通过对临床病例证型统计来看,胃阴亏虚证在CAG中最为多见。其次为阴虚夹瘀及脾胃虚弱证。《内经》有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胃阴不足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叶香岩曾说:“太阴脾土,得阳始运,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类证治裁》云:“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等,阚士宇[11]等以养阴荣胃丸(生地、北沙参、当归、夜交藤、黄连、枸杞子、麦冬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总有效率达87.1%;唐志英[12]以自拟养阴益胃汤(北沙参、麦冬、石斛、淮山药、茯苓、乌梅、白芍、木瓜等)治疗CAG86例,显效48例,有效35例;宫宪文[13]以自拟养阴益胃汤(石斛、太子参、丹参、麦门冬、生地黄、山药、白芍等)治疗CAG例,总有效率96.7%;《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治气治血之当然。……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后王清任也以血府逐瘀汤治疗阴虚阴津不敷,胃膜失于濡养,血行瘀滞之证。余瑞英[14]等以滋阴化瘀法(玉竹、黄精、石斛、川芎、当归、白芍,绿萼梅、乌梅等)治疗CAG阴虚血瘀型,结果发现该方在改善胃腺体萎缩、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表现明显优于三九胃泰组,在口干、痞满、纳呆症状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岑永加[15]以自拟养阴益胃汤(沙参、石斛、猫爪草、枳壳、公英等)治疗CAG,其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镜下学改变均优于维酶素对照组;程少斌[16]以胃康汤(丹参、北沙参、麦冬、石斛、党参、白术等)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CAG 84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2.8%。
除上述证型以外,临床上常见的证型还有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胃络血瘀型等,但究其病机不外脾胃阴阳虚损,纳运升降失职,以致气滞、热郁、湿阻、血瘀形成,故治疗上当以补益脾胃虚损,调畅气机升降为主要原则,辅以行气解郁,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之法,以期达到标本兼治之法。此外,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的优势,以胃镜及病理学表现为参考,以期增加辨证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CAG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已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同,长期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数据,都证明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长足的优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种优势还会继续增长,因此,将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为CAG的深入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势在必行,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世界难题,为人类带来福祉。
[1] 王垂杰.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治疗心得[J].江苏中医药,2007,39(8):2.
[2] 刘启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研究[J].河北中医,2002,24(6):473-475.
[3] 陈一清.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中医,2004,22(6):18-20.
[4] 龚志刚,李赭楠.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现状[J].河北中医,2009,31(9):14-17.
[5] 刘雪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近况[J].河北中医,2009,31(10):1589.
[6] 陈福如.862例慢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J].江西中医药,1997,28(1):51.
[7] 杜艳茹,白海燕.李建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89.
[8] 张浩,金容炫.田德禄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拾[J].中医药学刊,2003,21(1):67-68.
[9] 徐玉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6,8(8):9-70.
[10]崔桐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J].社区中医药,2005,12(7):61-62.
[11]阚士宇.养阴荣胃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离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94-95.
[12]唐志英,曹光誉.养阴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15(1):26.
[13]宫宪文.养阴法治疗萎缩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2,19(3):57.
[14]余瑞英,仇增永.滋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2002,18(1):13.
[15]岑永加.养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体会[J].四川中医药杂志,2005,23(5):38-39.
[16]程少斌.胃康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J].陕西中医,2002,2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