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琦 刘晓航 张俊娥 洗利青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080
2016年全国高考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学子无一选择医学专业,加上医患矛盾、医疗工作压力增加等原因导致部分医生子女学医意愿下降引发了社会对医学生生源质量的关注和热议。[1]“生源质量”的内涵包含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其理论定义仍存在争议,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高等院校衡量“本科生源质量”的一般指标为“高校每年录取学生的高考平均分数排名” 。[2]大量优质的生源对于高校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医学类本科专业中以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招生规模最大,与医疗行业联系最为密切,最能反映医学教育现状与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3-5]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提出,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6]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的生源不仅与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教育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医疗行业发展创新的人力基础,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2013—2016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生源质量和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和各医学类院校官方网站等获得公开数据。数据具体包括:1990年以来全国医学院校合并及更名情况;2013—2016年抽样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历年分数线;2013—2016年抽样省、市高考分数分段排名表(包括一分一段表、五分一段表、十分一段表)。
院校的抽样原则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部属医学院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后,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以八年制为主,五年制招生数量小。近十多年来,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专业在各省所属的医科院校招生规模最大,故分层抽样中以各省属医科院校为主。[3]另外,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非全日制本科院校,由于招生规模小,也不纳入。
基于以上原则抽取了华北(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东(山东、江西、江苏、安徽)、华中(湖北、湖南、河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四川、重庆)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24所医学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由于西北(山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地区未公布生源数据,且部分抽取院校未及时公布相关数据,故西北地区和部分院校无法纳入到研究中(表1)。
表1 24所医学院校地区分布情况
分析“生源质量”的指标采用“高考百分位数”,即录取的新生高考平均分在该年高考分数中的排名(以百分位数的形式表现)。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绝大多数在“一本”招生,本研究用“一本百分位数”来衡量生源质量,即某院校的录取平均分在某年某省一本线内所占的位置。百分位数越小,说明在一本线内排名越靠前,生源质量就越高。
24所院校的招生人数数据较为完整,但其中10所招生分数缺失率≥50%,故数据分析时主要采纳剩余14所招生分数数据较完整的院校。整体上,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专业录取平均分的“一本百分位数”约33.46%~56.32%的水平。就各个院校而言,生源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部属院校生源质量高于省属院校,其中四川、湖南和山东某校生源质量均在一本线内前10%;省属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大多数院校招生分数线处在一本线内的10%,也有部分院校处于50%,甚至70%的位置(表2)。
表2 2013—2016年14所院校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招生数量及“一本百分位数”
注:部分省份及院校数据缺失,未纳入该表
数据显示14所院校中,有近一半的院校生源百分位数下降,部分省份下降幅度较大以至于拉低了平均数,其中重庆某校生源质量的百分位数从2013年的12.4%下降至2015年的83%。从类型上看,生源质量下降的院校以独立设置的省属医学院校为主;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华东和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部属院校整体上生源质量较为平稳,呈略微上升趋势;而省属院校整体上生源质量明显下滑,尤其是南方地区(西南、华南地区)的院校,生源质量下降率均超过50%。省属院校作为最主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单位,其生源质量下降会对医学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医师,肩负治病救人的使命,必须“仁心妙手”;在成为临床医生的过程中,繁重的课程和严苛的考核是必过之坎。据调查近年来,国家医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在60%~70%左右,如果大量低分考生进入临床医学行业,却因自身能力无法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的资源则被浪费,培养效率也随之降低。
分析数据发现,与2013年相比,2016年吉林、河南、湖南、四川、重庆、安徽、内蒙古、辽宁、广西某校招生人数增多,而广东、湖北、山东某校则减少。既往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认为,扩大招生会导致生源质量降低,因为本研究中虽然部分院校符合上述规律:如海南和安徽某校,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生源质量下滑;然而河南、内蒙古、辽宁某校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生源质量反而提升。因此,对于招生人数与生源质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主观因素指考生报考意愿。据2017年某省教育厅的调研和近年的文献研究显示,影响考生报考的因素可归纳为: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时常发生、培养时间长且缺乏补贴、学习难度大、医生社会地位不高、医生收入不高、医疗行业污名化等。[7-9]医患关系紧张和伤医事件时常发生成为优质生源进入临床医学专业的最大障碍。此外,医学学制长、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实施(5年本科+3年住院医师培训)、临床医师就业环境恶化等也降低了生源学医意愿。另外,从招生程序上看,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主要通过高考统一填报志愿,高分者得,低分者就要服从专业调剂才不会被退档。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能担心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线过高,落选后会被调剂到其他非临床医学专业,不敢填报;而部分非第一自愿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思想不稳定。因此,基于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明确的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的招生办法挑选志向坚定者。
通过调查全国19个省市的24所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发现,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生源处于“中上”水平,但2013—2016年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与招生人数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优质生源的报考意向下降相关。应从招生政策、财政支持、医疗改革等方面着手解决。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和数据有限且存在部分数据缺失,未来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源质量的普查,丰富数据来源渠道,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36名2016高考状元无一人选择学医[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 (10) : 51-51
[2] 周海涛, 景安磊. 招考分离的意义、内涵和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10): 8-10.
[3] 厉岩, 文历阳.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1): 1-4.
[4] 厉岩, 文历阳.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的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 31(3): 321-328.
[5] 栗晓红, 张莉娟.“985工程”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4): 157-171.
[6] 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12): 82.
[7] 姚泽麟. 近代以来中国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解释[J]. 社会学研究, 2015(3): 46-68.
[8] 崔霞. 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2.
[9] 季彬彬, 江群, 管素叶. 新医改视角下医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20): 75-76.
[10] 赵鹏程, 戴婧.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 科技广场, 2008(2): 117-118.
[11] 马陆亭.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5):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