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沈家弄路891号公益坊内,是面向广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单位、志愿者、居民,实行常态化、社会化、实体化运作的服务窗口和实践阵地。
自成立以来,中心为辖区内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的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了注册认证、指导监督、项目咨询、志愿者培训、志愿文化倡导等多项服务,建立并完善了由1个社区志愿服务中心、7个志愿服务基地、38个志愿服务站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
洋泾街道充分展现“我志愿、我快乐、我参与、我成长” 十二字的志愿文化理念。建立了三年的社区志愿服务建设规划,将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通过四大版块建设,即志愿服务调研、志愿培训体系、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项目评估,形成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中心民生功能。
编写了《洋泾街道志愿者手册》《洋泾街道志愿者管理手册》,并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培育机制,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新发展。
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及志愿者督导与支持机制,汇编了《洋泾街道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工具箱》,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督导与支持。积极打造志愿领军人物,推广志愿者典型事迹。
中心整合跨界资源,促进共建共享,将“碎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专业化、功能化的志愿服务供给。
通过社会化招募、参与式培训,组建了一支街道层面的志愿者培训师队伍,并制作了培训师教材与手册。通过制定服务项目评估标准,设计评估办法,保障项目的持续运作。
中心打造以891公益坊为中心的洋泾志愿服务文化带,以体系化建设与规范化的制度进一步汇聚社区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志愿服务的获得感。
中心成立于2012年,现位于安化路500号一楼。2017年中心与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山公园商圈白领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升级版实体中心,强化资源整合、功能融合、项目联合。中心集办公、展示、会务、活动、服务于一体,并有专职工作者负责中心的日常运作,满足了志愿服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中心始终以传承和发扬“凝聚力工程”为目标,深化和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促使华阳社区志愿服务得到长足发展。
邀请上海晋源社区服务中心入驻志愿服务中心,做好基础管理、项目运作、宣传总结、培训支持四大板块建设,推进中心的日常接待、系统维护、项目开展。中心现有在线注册志愿者12 479人、志愿者团体97个、品牌志愿服务团队10个。同时,重点完善和做实评估和激励回馈制度、志愿服务组织指导监督、绩效评估制度和社区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考核制度,探索更为专业和系统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山公园商圈白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打造“广范围、多领域、深层次”式志愿服务平台,充分整合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园区楼宇白领人才资源,吸引80多家两新组织、驻区单位、文明单位的白领青年集聚中心,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共奉献。
建立双向服务模式,一是志愿者服务,提供《华阳街道志愿服务项目认领表》,涵盖慈善公益、便民服务、文明先锋等五大领域;二是服务志愿者,提供《华阳街道回馈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内容涵盖文化教育、环保公益、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等11大类。
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组织枢纽、项目枢纽、服务枢纽”为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实现项目开发、项目承接、项目评价闭环运作和志愿组织孵化、志愿者参与、志愿团队能力提升闭环运作,形成助残帮困、文化服务、关爱成长等八大志愿服务品牌。25家专业社会组织全力加入,为志愿服务品牌注入新活力,探索志愿服务持续性和创新性的有效路径。
中心成立于2012年,旨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发展。中心办日常管理工作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运行。中心曾在2013年举办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新大赛,荣获2015年度“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青年公益项目。
中心强化“三个支撑”,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的良性互动伙伴关系,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一是强化专业支撑,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企业社会责任部门高管、资深媒体从业人员等人士组建专家团队。二是强化团队支撑,充分吸收社区内外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与近40家社会组织、外企、高校、媒体等团队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并与300多家各类社会团队保持联络关系。三是强化项目支撑,通过项目评选、项目推介等活动和收集项目评估报告、满意度调查等材料,收集各类优秀项目案例,为社区提供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中心构建“三个层级”,建立“街道、居民区、居民”三级管理体系,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生态系统。在街道层级,着重体现社区共治功能。在街道文明委组织领导、街道文明办牵头协调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成立街道志愿者协会、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形成“一体两翼”的工作架构;在居民区层级,着重体现基层自治功能,注重志愿服务和居民区自治工作融合,形成了项目带动型、团队孵化型、平台促进型、整体再造型4种居民区志愿服务推进模式;在居民层级,着重体现邻里守望功能。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保障等方法,充分调动居民志愿者积极性,培育本地志愿服务组织,用“助人自助”的理念力所能及地解决居民个性化需求。
中心建立“四大机制”,逐步将“碎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专业化、功能化的志愿服务供给。一是建立需求梳理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传统方法,以及“世界咖啡屋”“开放空间”等头脑风暴模式开展需求调研,梳理社区居民需求。二是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建立起街道层面的资源配置平台,构建了政府购买服务、跨界协同参与、社会动员募集、实体展示平台、社区同创共建、本地团队承接、典型人物带动、邻里服务手册八种供需对接模式。三是建立实施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评估,编撰《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估操作手册》,不断改进和提高志愿服务项目质量。四是建立激励成长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注重志愿者骨干的挖掘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