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革吉县绒山羊良种扩繁场 859000
王自力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00715
(1)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基础产业。仅1998年,西藏畜牧业的总产值已达19.04亿元,是1995年的20倍。直到今天,传统的畜牧业仍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产值分别占全区农业总生产值和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44.9%和19.4%,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2)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西藏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制定畜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服务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草原灌溉设施、人工种草、畜种改良及优化畜群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加速了当地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
(1)畜牧品深加工建设起点较低,加工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西藏地区的畜产品中,牦牛肉和绵羊肉占据主要比重。西藏地区的肉食、奶制品加工企业少,并且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小作坊式的加工仍然存在,加工能力和加工技术以及卫生状况仍然有待提高,其余如:蛋类、皮毛、药材等附属加工业均处于空白状态。由于资金、新技术、高新企业和食品加工人才等因素的严重缺乏,导致了西藏地区的畜产品加工业处于低端状态。
(2)畜牧养殖疾病防治能力与农牧民抵制市场风险能力低。目前,西藏地区的畜产品有所谓“绿色无公害”之称,但是外来牲畜的瘟疫也经常发生,所以牲畜养殖疾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广阔的养殖空间在给农牧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所以农牧民的畜牧养殖疾病防治工作长远且艰巨。
(3)科研条件、资金支持和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西藏畜牧业的科研条件与全国科研院所的科研条件相比差距甚远,在研究水平、研究方法、示范推广等方面远远落后。科研资金支持少直接导致科研成果出现的概率也较少,只是盲目地承担项目、完成项目,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率较低。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而且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加强科技培训和教育力度。政府必须加强对畜牧相关专业人员及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和教育力度,并要保证相关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培训,可以使其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避免纸上谈兵。
(2)加强法制意识、实行依法治牧。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动物卫生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与国际兽医制度的接轨。各级政府应依照畜牧兽医行业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要持续加强畜牧兽医行业的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法律的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畜牧法制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执法环境,提升其执法效率。
(3)促使畜禽养殖模式和质量的转变。一是动物养殖模式的转变。要将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模式尽快转变为具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并持续加快畜牧兽医行业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的步伐,扶持一批畜牧兽医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养殖户。二是增长模式的转变。将依靠数量为主的畜牧业增长模式尽快向依靠质量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增长模式转变,形成以依靠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主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三是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将传统的以饲养耗粮型畜禽(猪、鸡)养殖模式尽快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畜禽(牛、羊)养殖模式转变,最终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友好发展。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西藏畜牧业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抓住历史机遇,以现代化挑战为动力,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加快发展西藏畜牧业,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工作服务,将西藏畜牧业不断转变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