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春,刘 畅
(1.中央财经大学 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2206;2.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山东 昌乐 2624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合作关乎国家之间谋求共同发展的现实诉求,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而且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思想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通过合作的方式加速融入世界这个大熔炉,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外交成就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密不可分,所以值得深入挖掘其理论价值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国家的合作观到前苏联列宁、斯大林提出和平共处思想再到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合作,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了不少的挫折与挑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各民族国家相互合作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合作观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民族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发展成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战争与冲突,但是相互合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正是基于该国际背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了关于民族国家合作的观点:民族国家是“建立各民族协调的国际合作的必要先决条件”[1];各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2];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和平为原则的新社会;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国际合作依然具有阶级性。至此,马克思、恩格斯受当时客观现实影响提出的民族国家合作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理论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产生之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相互斗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使俄国爆发了反帝战争,打开了社会主义的大门,如何在资本主义包围圈中保留社会主义的新生命之火,成为了苏俄亟需解决的困境。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而且“社会主义共和国毕竟能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生存下去”[3]的局面,列宁分析了该现象的原因、两种制度的关系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提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相互承认、尊重主权独立、互不干涉内政;维持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战争;经济交往与国际合作为和平共处奠定基础,这包含了大量的国际合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初步发展。另一方面,列宁逝世后,苏联仍处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环境中,由斯大林领导苏联继续进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依旧坚持和平共处和开放合作的对外政策:强调在外交实践中寻求与资本主义的合作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与世界和平力量联合起来建立反战的统一战线,通过合作来防止帝国主义战争的发生;支持世界被剥削民族通过革命解放自己,反对殖民压迫,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这些思想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在中国对外的国际合作进程中得以丰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政策中更加重视国际合作。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调整合作重点,从强调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到意识到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再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中国进行对外政策的调整是因为国际合作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会有不公正的现象存在,也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这也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呼声的响应。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在中国积极的国际合作实践中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又能反过来指导中国开辟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合作发展道路。
最后,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主要是在斯大林、毛泽东时期遇到较大的挫折。最明显的表现是冷战时期对于国际合作的严重制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对立是引发冷战的根本因素,由此引发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在这种紧张的国际关系下,国际合作进程缓慢甚至止步不前。此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大失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片面性引发了中国自我封闭的错误思想,关起门来搞建设,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的建设与发展,制约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也阻碍了国际合作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其他国际合作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和构建国际合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民族国家关系的根源入手,分析了阶级利益对于国际关系的实质性影响,表明人类社会战争的真正根源就在于私有制和不同利益阶级的存在,也就是说,阶级关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差异成为影响民族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和阶级利益的纠缠是正在建立在物质生产资料基础之上的。国际合作是资本主义世界自由竞争的产物,机器大工业的批量生产造成产品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走向世界,为过剩的产品寻找出路以解决生产矛盾,由此建立起“融合世界的力量”。[4]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重点,中国也不例外,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至此,以唯物性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吸引力愈发突出,能够指导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的发展,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这一特征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尤为明显,在国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两方面。一方面,阶级关系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合作,这必然会分化为两大意识形态的碰撞。生产发展的需要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促使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坚持不懈地试图在世界上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集团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集团。此外,在当代的国际合作中已经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束缚,但西方资本主义企图以和平演变的手段对付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图并没有改变,这是众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时要时刻严防的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关系则主要表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民族国家开展的合作。在殖民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下,落后民族国家无法在国际合作中获得公平的对待,虽然主动寻求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却仍受到它们的歧视。众多落后民族国家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困境,无法抓住国际合作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愈来愈大,从而陷入了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脱身。
面对国际交往中存在的许多不公正因素,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发展实际,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突出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整体性特征,以此区别于其它国际合作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全人类解放的视角出发,超越了个人以及单个国家的利益需求,提出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推动国际合作的发展,直至民族融合,国家消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世界。此外,列宁、斯大林也提出以苏联无产阶级作为先锋队,以共同的劳动产品为桥梁,领导世界无产阶级进行联合建立社会主义联盟乃至世界联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猜疑与强权,并没有退缩,依然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崛起之路,这都体现了该思想对于其他国际合作理论的变革和超越。
其实自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和平的追求,只是受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总是和战争相对立而存在,直到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5],而且战争所需要的物力财力都是来源于人民,所以,不论何时战争总是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里,通过有计划的生产合作使得和平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准则,强调了和平对于人类、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突出了和平作为不同利益主体下的非暴力交往方式的作用和地位,以此将和平主题融入到国际合作思想之中。在苏联时期,列宁想要通过“租让制”来达到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相处的目的,斯大林也积极与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合作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扩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以对抗帝国主义霸权,而且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始终坚持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些外交政策都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注入了和平的因素,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从提出到发展紧跟时代潮流,不仅对马克思国际关系理论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现存的国际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促进了国际体系的转型,所以对相关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确立了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国际合作特有的研究范式,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确立了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视角
作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起源的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观具有唯物性,为学界对于民族国家交往关系的研究确立了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际合作产生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探求国际合作的根源与发展路径,因此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继承了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为深入研究国际合作乃至国际关系开辟了一条唯物主义的研究道路,为民族国家合作进程的推进与和谐世界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2.形成了特有的国际合作的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把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作为国际合作的逻辑起点,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等共同利益看作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也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前景不容乐观,因此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推进其发展进程,比如建立多种合作机制来加强经济交流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减少国际合作的阻力。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研究范式,给理论界开展国际合作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利于我们对国际合作本质的认识与把握。
3.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
国际合作思想为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之一。该思想打破了之前通过战争与革命的方式来维护本阶级或国家利益的倾向,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与分歧,认清主要矛盾,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先进的国际关系思想,为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世界历史、国家、战争与革命、国际主义与民族等理论,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
任何一种国际关系理论都必须立足于现实,服务于现实,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价值。
1.有利于中国外交实践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为中国的外交实践注入了新的内容,首先启发了中国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促进国际合作进程,“正是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6]本国的国家利益固然重要,但在现在的国际背景下,去发掘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才能使国际合作成为可能并长久保持下去。
其次,促使中国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进行国际合作以实现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际合作的发展与实现和平是密不可分的。当今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自始至终坚定自己的和平立场,以合作谋求和平与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既是中国进行和平外交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关于世界和平诉求意识形态的体现。
最后,坚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根本基点不动摇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合作理论深刻论述了政治独立始终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只有保证本民族国家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在国际合作中具有同他国平等的地位。这是保证民族国家自身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才能够建立平等的、协调的国际合作关系。
2.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以和平为主题,强调通过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快构建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格局,通过对话协商来增进民族国家之间对彼此的了解,以实现共同安全与发展,这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降低了战争爆发的频率,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信任,提升了全人类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有利于国际环境朝着更加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只有真正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做到以合作的精神来正确认识国家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积极参与多边领域的活动,共同捍卫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文明成果,这个世界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国家之间充斥着利益的权衡,矛盾的斗争,善恶对错的纠缠等等,只要有民族国家形式的存在,这一切就不会停止和消失,民族国家的博弈始终是人性本质外化的表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选择用最好的方式去生存,而什么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或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共存。传统的战略思想始终停留在相互竞争甚至是霸权式的征服、破坏,这显然不是无害于己的方法,只有寻求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以求共同发展,才是长久之道,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推进国际合作进程,积极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重大贡献,这是整个国际社会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精华的同时,也为它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条件与机遇,未来必将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进程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