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廊坊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河北廊坊,065000)
人防通信警报通信主要由信息接收、灾情接收、信息处理以及预警发布这四个部分组成。且它是我国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实现信息接收与处理的一体化。通过信息接收、灾情接收、信息处理以及预警发布,使得急救中心获取所需信息,以此确保指挥的准确与及时。警报是防御的提前,只有充分做好防御工作,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同的地域存在人防通信警报也存在布局间的差异。且随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差异日益明显,以致存在严重布局问题。在对人防通信警报进行建设时,由于缺乏对地域因素的考虑,使得布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除此之外,大部分建设人员并未真正理解人防警报的设计理念,总体认知水平偏低,从而导致人防通信警报在布局上出现较多不足。除此之外,在城市人防通信警报建设中亦容易出现布局问题,现阶段,我国通信警报多位于经济发展快速区、旧城区、商业贸易区等,但对社区、公园、广场、医院等设点颇少。由此可见,该种布局是并不合理的,在结合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使得当前人防通信警报系统不能满足战备所需。
由于其终端产品的种类繁多,以致警报产品质量差异性较大。再结合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以致在人防警报通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缺乏监督环节,使得警报产品的使用特性以及性能标准各不相同。国家对人防通信警报的生产缺乏相关法律条款,因此这些生产商有的是正规国营企业生产,有的则是无证生产,由此便导致了严重产品质量问题。
专业测试通常是以实际考察得出相关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与相关科学理论相结合,最终得出人防通信警报信号覆盖率。国家针对人防通信警报信号覆盖率制定了相关条例,条例大致内容为:人防通信警报覆盖率指的是人们能最大限度的分辨警报器音响信号,且明确指出警报音响信号电平需要高于收听点噪音电平5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明确的人防通信警报产品生产标准,以致相关警报产品质量得不到统一。由此可见,及时制定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势在必行。传统人防通信警报系统虽有可借鉴之处,但仍需适当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对人防通信警报的利用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人防通信抗毁能力对现代战争而言亦极其重要,因此我们需不断完善人防通信系统,提高其抗毁能力,保证作战及突发事件中通信顺畅。
人防通信警报的覆盖率人防通信工作质量及完成度的重要指标。且随国家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建筑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其主要原料及城市绿化的不断加强,这些都对信号的传输带来了极大困扰。为减少对信号传输的干扰,我们需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环境噪音、警报音响声压级差、人防警报信号传输的方式等。
随人们人防通信意识的逐渐加强,人防通信警报系统也势必会得到规范化,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以及对其密度进行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随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日益加快,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因此造成对信号传输的阻碍,这对人防警报音响的传播效果造成了极大影响。基于此,我们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考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警报器的放置点以及放置数量,通常采用六边形布置形式,使信号质量达到最佳。
警报系统的控制率、信号覆盖率和警报终端产品反响率是判断人防警报系统可靠性的三大指标。提高人防警报系统可靠性是完善人防警报系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此,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警报产品,确保通信效果;配备多余警报终端设备,防备不时之需;提高警报产品抗毁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等。
人防通信警报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且它亦是保障居民安全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人防通信警报是战时及突发事件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负责情况报知的任务。现阶段,人防通信警报系统虽已得到一定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如信号覆盖率较低、人防通信警报终端产品质量不佳、人防通信警报不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增强产品质量,保证通信顺畅;加强警报音响效果,扩大信号覆盖率;科学规划布局,保证密度设置合理;提高人防警报系统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塞荣.大力推进“两防一体化”建设提高人防部门为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服务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10(10).
[2]蒋旭平,李猛.我国人防警报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南科技,2012(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