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芳,王光磊,谢 淼
(松辽水利委员水文局(信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自1994年开始编制,至2016年已编制发布了23期。流域公报是在流域内各省区报送的水资源公报数据的基础上,经分析、复核、协调和汇总等编制而成,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指标、水资源数量、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水质评价、用水指标和水价和重要水事等。公报的编制为松辽流域的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基于检查数据来源与统计工作过程的复核和分析。基础数据复核:基础数据及计量单位的合理性和表内逻辑关系复核;用水量审核:利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在线监控点的用水量信息,核查调查对象用水量的合理性;对非在线监控点,利用取水许可管理信息,结合经验判断法、资料对比法等方法进行数据及推求过程合理性复核。用水指标复核:对调查对象的相关用水指标,如亩均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利用资料对比法、奇异值审核法和地区比对法等方法进行数据及分布的复核和分析。
2)基于历史资料对比的复核和分析。历年用水总量变化:将历年用水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其与降水量、来水量、蓄水变量以及调水量等新增供水的情况是否匹配。分析其与人口、工业增加值、灌溉面积的变化等情况是否大致相符。历年用水指标变化:将历年不同行业的用水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居民生活水平、节水措施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用水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3)基于供用水平衡的复核和分析。供水量和用水量从供、用水两个方面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通过获取供水量信息来检查用水量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在同一区域或流域内,供水总量与用水总量应平衡。若两者差值超过±5%,从用水和供水两个方向来分析原因,修正数据中不合理之处,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平衡分析时考虑供、用水的统计断面与口径相一致。
4)基于区域或流域水量平衡的复核和分析。对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纳入统计的降水量、实测出入境水量、调入调出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蒸发等损失量、蓄水变量等数据进行水量平衡分析,验证区域或流域水量成果的合理性,主要通过选择省级行政区或水资源一级区、二级区开展这项工作。
结合近些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1)经济社会指标提交时间滞后。目前,松辽流域经济社会指标采用各省区上报的数据,而省区上报数据来源于相应的统计部门。近几年,松辽流域各省区水量和水质数据提交时间基本在上半年,但是经济社会指标数据提交时间往往推迟到第三或第四季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报编制的总体时间。这也是全国绝大多数省区水资源公报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
2)省区提交资料不完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在汇总各省区上报的数据时,经常会发现提交的数据会有空缺。一是经济社会指标。根据历年数据情况,一般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农田有效面积、农田实灌面积,粮食产量,林牧渔补水面积以及牲畜这些指标基本都能上报;工业增加值、火(核)电装机以及耕地面积等多有空缺,或者存在有合计无分项等情况,这将导致出现无法计算用水指标或指标计算不合理等情况。二是水质数据。在现有公报编制规程的基础上,补充要求填报河流、湖泊、水库和省界水体的水质状况以及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成果等表格,如湖泊水质状况等水质数据未进行上报。三是用水效率和水价。按编制规程的要求,因收集资料难度大,可分期分批选择典型进行调查,每五年完成一次全面统计,相关省区逢0和5的年份未进行上报或上报信息不全。
3)数据可比性和衔接性有待改善。对于流域公报中的部分数据,由于各省区的资料收集来源不同,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或多或少存在差异,造成了数据可比性较差。
此外,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来看,每年都存在大、中型水库数量及年初蓄水量无法与上年度相衔接的情况;有时也存在经济指标变化与用水量变化趋势不相符的情况。针对流域内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个别年份存在的工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数据造假,这也将导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用水指标计算不准确,需要重新复核和分析。
4)农业用水量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根据松辽流域近几年各业供用水量的统计分析可知,总供用水量的变化主要受松花江区农业用水量变化所影响,而每年农业用水量受到灌溉面积、种植作物种类和降水量变化等因素影响。目前,流域内农业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的精度相对较粗,对实际灌溉面积的取得途径,大多通过省内各县区的调查;农业用水的计量设施较少,当调查的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不全面、不详实的情况下,会导致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之间存在误差;通过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样本点来推求农业用水量,样点的数据和代表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的准确。
5)其它问题。对于同一年度,水资源公报、防办的水库月报和水利统计年鉴中统计的各省区大中型水库座数有所差异;供水量中深层承压水的供水量与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数据存在差异的口径一致;跨流域调水数据未填报或填报错误;相邻省份或区域各业的耗水率差距过大;各省区提交的等值线矢量格式不一致等。
1)加强公报编制工作组织领导。水资源公报已成为政府发布水资源信息的权威媒介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进一步加强公报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水利系统内数据协调与沟通,加快水文资料整编、省区间水文数据交换、省区与流域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加强水利系统外数据协调与沟通,加强行政沟通,通过各种途径从统计部门尽早获取经济社会指标,加快编制进度,努力提高公报编制的时效性。
针对农业用水计量率偏低,且农田实际灌溉面积年际间变化大等问题,逐步推进计量,扩大代表性、典型性灌区调查对象,强化合理用水定额分析;对于工业用水量,加强用水户台账建设,对于变化量大的地市,提交用水变化大户清单;对于生活用水,加强典型调查,确定合理用水定额。同时加强核查与抽查力度,对重点用水户进行检查,确保基础数据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加强调查对象用水量的核查力度。
3)提高数据的衔接性、协调性和可比性。为了维护水资源公报的权威性,必须保证数据的衔接性、协调性和可比性,使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因此,对于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而言,需要流域与各省区进一步加强沟通,共同做好公报成果数据把关工作,开展公报成果的审核审查工作,不断提升水资源公报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R].2008-2016.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用水总量统计方案[R].2014.
[3]苏娅.浅谈如何开展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J].治淮,2012(10):74-75.
[4]袁柳,莫李娟.关于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5(5):17-19.
[5]孔庆辉,林沫,王振宝,白花琴.基于B/S结构的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查询系统设计[J].东北水利水电,2005(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