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喜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
从技术和产业层面看,“工业4.0”战略着眼于打造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智能生产方式,系统谋划了德国“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路径,对德国引领未来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起到了战略导向作用。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网络、两个主题、两大战略、三项集成和八项举措。
建设一个网络。即信息物理系统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其将通过物理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使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研究两个主题。即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则侧重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
推出八项举措。一是建立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并促进企业高速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与社会各方的参与。二是建立用于管理复杂系统的模型,为管理日趋复杂的产品与制造系统提供支撑。三是建设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保证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可靠。四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在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与环境构成威胁的同时,防止生产设施和产品滥用及未经授权的获取。五是创新工作的组织和设计方式,探索建立新的生产协作方式,激发企业员工进行“智能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六是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实施“工业4.0”的人力资源基础。七是完善监管框架,针对“工业4.0”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企业数据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多国贸易规则协调等新问题建立全新的监管机制,确保战略顺利实施。八是建立“效率工厂”及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提供参考和量化工具,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以“工业4.0”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呈现出四大新趋势: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等特征;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产品链一体化、产业链分工细分化等特征;产业组织方式上,向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演变。
1.聚焦重点,依托制造业龙头企业打造先进工业总部聚集中心。发挥核心区驻区央企、军企和高科技企业聚集优势,打造先进工业总部聚集中心,增强区域总部经济实力。结合核心区先进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和科学城建设,推进先进工业总部基地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3D打印、新材料、智能硬件等产业领域,吸引驻区制造业龙头企业、国内及全球相关知名制造业企业聚集,打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工业总部聚集中心。
2.技术主导,着力推进先进工业研发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等核心区优势制造业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多方合作的模式,建设一批跨领域、跨地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构筑先进工业创新网络。
3.标准先行,抢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整合区内标准化资源,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加快建设包括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智能工厂及智能产品技术标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三化”融合管理体系等在内的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打造主导智能制造行业标准创制的全球中心,引领全球智能制造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4.机制同步,为先进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先进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政策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围绕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建设全球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库,培育适应智能制造体系的新型产业人才队伍,增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