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阳
摘要:高校作为对青年培育的基地。其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产生较大波动,容易产生危机。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高校已经成为了青年人口聚集密度十分高的社区,加之中国高校的开放性特性,其所面临的突发事件也呈上升趋势。频频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仅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是我国高校现阶段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应急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 高校
一、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主要表现
(一)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随着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发生于高校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为案发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有调查显示,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偷盗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案件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发生于高校及高校学生身上的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如集体食物中毒等事故类事件也日趋频繁,安全事故是学校的不稳定因素,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出现,直接危及生命和校园稳定。
(二)学生心理问题诱发事故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生活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化,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心理障碍已占大学生发病率的30%-40%,有的高校休学、退学学生中,精神、神经有问题的甚至超过50%,这些心理疾病轻则使个体受到伤害,严重的便可危害到公众安全。
(三)高校师生素质不齐引发的负面影响
最近几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师生数量也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师生数量的快速扩张,其师生总体素质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个别师生出现的学术造假,违背伦理道德等事件,在如今互联网世界中被无限的放大,被人病诟,形成不良影响,降低中国高校的整体声誉。
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分析
(一)缺乏应急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的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很多学校都是照搬国家或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办法,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对高校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是一个制约。
首先,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警机制不完善。虽然现有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但其中有很多是照搬了政府的应急管理预案,导致措施不配套,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其次,对突发公共事件事中管理不规范。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断,无法及时阻止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张,结果丧失了宝贵的解决突发事件机会,使突发事件发生急劇变化和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另外,对突发公共事件权责不明,没有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负责部门,导致在事件发生后学生不知该向谁通报,延误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时间。缺乏监督机制也是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监督渠道少、监督形式形同虚设。
最后,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过程不重视。我国高校并未足够重视对突发公共事件结束阶段的管理,导致不能有效控制事件影响,使损失继续发生。
(二)缺乏忧患意识,法制观念薄弱
虽然中国高校进行了许多次改革,但高校管理者的注意力仍多集中在教学,财政,设施建设上,对高校中易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当管理者不正视突发公共事件,缺乏对其的认识,缺少应对措施,就会导致事件的发生。在很少有人去考虑学校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该如何解决时,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就更难以估量和防范。
三、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
目前,高校的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主要有两类,即电子预警系统和指标预警系统。高校的电子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探头、消防自动报警装置等。指示预警系统是指先设定突发事件的一系列预警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去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以此判断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但目前高校内有出现预警设施损坏,无法运作的现象,设定的预警指标也大多缺乏考量,没有与高校实际状况结合,因此仅靠现有的预警系统无法满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高校在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时,不仅应包括应急管理监测系统,还应建立评估系统,针对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做出评估,保证风险被有效地控制。
(二)建立科学的事中处理机制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事中决策机制要求迅速及时,决策团队应有高校校长带头,实行集中管理,进行快速决断。除去决策机制,其实施的保障机制应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做到权责清晰,保证事件发生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支援,不能做“无头苍蝇”。最后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公布事件状态及结果,及时辟谣,让师生及群众了解事态真相,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
(三)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结束阶段的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对事件的工作也即将终止,相反,还需要高校及时进行善后工作。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人的恢复治疗,包括心理干预及恢复重建。另一方面,对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要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控制,防止事件“死灰复燃”或引发其他公共事件。最后要对本次事件的管理过程记录及备案以供日后参考查阅。
(四)提高忧患意识,开展突发事件教育
高校在平时教育中应加入突发事件应对教育,传授学生避险逃生技能,提高师生危机意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相较于投入大量资金到应急系统设施上,加大对师生应急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投入更能从源头上防止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