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荷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身兼数职。女性需要承担母亲以及职业女性等多样化角色带来的职责。女性在平衡家庭和职业时,往往忽略自身的女性化特质。疲于奔命在社会给予的“他我”的建构中,从而忽视了女性应有的“自我”的建构。如何平衡个人、家庭和职业的关系成为当代女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家政学作为系统地研究家政教育的学科,与女性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女性在完善自己的个性化的同时,需要获得满足自己认知的“自我”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职业需求的“他我”之间的发展。家政教育对于女性成为“自我”的自然女性和“他我”的社会女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家政教育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教育内容。如何从家政教育的母体中构建适合现代女性的“两个我”的教育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话题。
波伏娃认为女性是被造就的。中国女人一直在被“话语”,被动地接受“话语”的过程实际上是被控制的过程[1]。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中,被男性建构的社会结构造就。从出生开始,社会刻板映像就一直影响着女性。女婴和男婴的服装、玩具等事物具有一定的性别暗示。在教养的过程中,女童要求温顺、善良、安静,男童则要求勇敢、坚强和机智。在男女有别的教养过程中,形成了女性在理工科、逻辑思维上的弱势。但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女性却被要求和男性接受相同的教育,女性接受的教育出现男性化倾向[2]。女性的成长剥离了女性的特质,女性的“自我”得不到发展。家政教育是女子接受平等教育的重要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是给女子适合自己的教育,而不是男女都一样的教育。
女性在和男性接受相同的教育之后,又和男性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竞争。但是,女性的生理特质使得女性无法达到和男性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值。因此,女性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生育陷阱、玻璃门槛与女性早退等歧视现象层出不穷。婚育使得企业更希望招募到能够一直在岗位上付出精力和时间的男性职员,而不是需要分心照顾家庭的女性职员。为了扭转就业市场中女性的弱势地位,应该保障女性的生理特性带来的生育权利,并且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分担年轻女性照顾家庭的负担,减轻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给她们造成的压力[3]。
一方面,家政教育的学科特质使得家政教育与女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衣生活、食生活、住生活、保育以及家庭经营等内容为主的教育。女子天性中有着对于弱小和孤老的同情,有着对于家庭的期待和回归。女子对于生活有着细腻的感情,家政教育的内容与家庭、生活联系密切。对于大部分的女性来说,接受家政教育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家政教育的内容也适合女性的生理特点。家政教育的内容多与家庭生活相关,少有挑战女子生理特质的教育内容,因此家政教育更容易让女性接受。家政教育让女人成为女人,贴合女性的特质,使女人成为“自我”。
另一方面,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需要家政型的人才进入就业市场。家政教育和女性之间天然的联系,可以把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与家政教育培养的人才相结合。家政教育培养的营养师、保育师、服装师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输入到社会的就业市场当中。家政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在不挤占男性社会资源的同时,为女性开辟了另外一条属于女性的就业通道。家政教育可以增加女性在家政行业中的竞争力,培养家务劳动社会化要求的女性人才。家政教育对于女性的另外一个方面的“他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增加进行家政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高等教育中家政教育处于边缘化位置。在我国只有几所大学开设了家政科系。家政教育开设的机构少,并且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家政教育质量不高。1985年5月,河南省妇女干校开办“女子家政班”之后,我国家政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但是家政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仍然不多。武汉现代家政专修学校在1997年晋升为家政学院以后,相继有20余所中等专科学校和近30所高等职业学院开设了家政专业,吉林农业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还相继开设了家政本科学历教育[4]。如今家政学、家政服务、涉外家政等专业成为家政教育的主体。家政教育基本上是专科和本科教育,天津师范大学设置了家政教育的研究生课程。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家政教育的课程设置简单,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面对家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困境,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女子大学中的家政教育。日本的女子大学中的家政教育对于日本女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本的女子大学中家政教育是女子大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特色,设置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培养带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女性。例如日本女子大学的介绍中提到,学生应该“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位闪耀着光芒的女性”,并且帮助女性确立在现代世界生活中的“自我”身份。要发现学生未知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培养女性能踏出生活第一步的能力[5]。因此,日本女子大学的家政学部的教育理念是在顺应日本女子大学的女性教育理念的同时,融入了家政学部自身特色的教育。家政学部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应该“在生活的‘科学化’的同时,创造人类充实富足的幸福生活。”因此,日本女子大学的家政学部开设了儿童学科、住居学科、食物学科、被服学科、家政经济学科等5个专业[6]。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着培养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女性的教育理念,帮助女性在教育中不断地完善性别的认知,支援女性掌握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协助女性“自我”和“他我”的统一。日本的女子大学的家政教育在结合自身的学校特色的同时,融合女性特色课程,帮助女性“两个我”的建构和完善。
可以借鉴日本的女子大学家政教育来架构具有我国特色的家政教育,从而帮助我国女性“自我”和“他我”的和谐统一。例如我国天津师范大学的家政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家政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家政管理、营养调配、社区服务、家庭教育等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与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家政学专门人才[7]。按照家政专业的教育理念,天津师范大学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家政型人才。但是从事家政服务的大部分主体是女性,在家政教育中应该照顾女性的特色,通过家政教育把家政教育的主体-女性以及女性的特色发挥出来。
高等教育中进行家政教育,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高等教育中的家政教育帮助女性自我增权。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接受家政教育,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家政教育帮助女性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竞争力。家政教育不是在现有的社会资源中分配给女性就业资源,而是通过另外一条以女性为主导的就业道路,增加女性的职业选择。
2.推行与高等教育中的家政教育配套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有家政教育的专业,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却没有相应配套的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家政课程并没有被广泛设置,只在少数小学中有家政教育。浙江省率先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开设家政必修课。但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主要是选修课,并且作为活动课出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对家政教育的认知普遍不足,把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作为一个补充性的活动课程的教育。
而在日本,家政教育形成了一个从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到大学的本科、硕士以及博士阶段的完整教育体系。日本的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是通过必修的家庭科课程进行家政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中则是由四年制的普通大学的家政学部以及二年或三年制的短期大学的家庭科系中进行家政教育。高等教育中的家政教育也承担着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家庭科教师的任务。日本高等教育中的家政教育不仅是培养家庭科教师的教师教育,也是培养输送到社会中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以及输送到家庭中的家庭教育。日本的家政教育是一个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教育系统。
我国也应该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家政教育的教育体系,建构一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契合的家政教育体系。家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有着合适的生存土壤。家政教育是符合我国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潮流的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教育的优势。而家政教育是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当地特色的教育内容。家政教育的饮食教育、住居教育、服装教育都可以根据都市商业区、游牧区、农林区、水产区的地区特色,进行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通过家政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家政教育还可以因性制宜,男女学生在学习家政教育过程中,在关于性别的认知、婚姻与爱情、家庭职责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真正适合女性自己的教育,而不是在男性“话语”权下,接受和男性一样的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家政教育,帮助女性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关于性别和女性的认知。帮助女性在成长的道路上塑造女性人格,帮助女人成为女人。从而减少女性和男性在教育阶段中接受男性主导的教育内容,真正找到适合女性自己的教育。家政教育可以帮助女性认知自己的性别,减少性别之间的混乱,给女性的成长更多自由的选择。
3.增强家政教育的研究力量。一方面我国家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家政教育研究的力量薄弱。我国家政教育起源于1907年的女子教育。1907年,清光绪颁布《女子学堂章程》,算是开始了学校家政教育。家政教育发展在民国时期,在19世纪50年代的科系的并撤中家政教育退出了中国大陆的历史舞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家政服务越来越得到国人的青睐,家政教育也因此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家政教育仍然是从经济功能的角度出发,其教育功能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如今国人对于家政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家政就是经济结构中的家政经济。认为家政教育就是研究如何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的知识,国人把家政教育与家务相混淆。我国的家政教育与日本的家政教育相比,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
日本高等教育中的家政教育多是在日本的女子大学中进行的。日本的女子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家政教育的研究十分丰富多样。在日本的女子大学中,家政学部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的家庭科之间联合进行家政教育的研究。日本的女子大学中的家政教育既培养了输送到社会的职业女性人才,又培养输送到中小学作为家庭科教师的女性师资。因此,日本的女子大学中的家政教育承担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多重性,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日本的女子大学在家政教育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中有关于家政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及培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能够培养基础教育阶段一线的家政教育教师,并且可以增加家政人才的就业渠道,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家政教育配套设置,能够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家政教育的研究力量。
我国研究家政教育的学者不多,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历史的梳理和理论层面的单向解读。处于对国外的家政教育的初期介绍阶段,以期通过对外国家政教育的解读探索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家政教育。我国研究家政教育多是把家政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因此,我国一方面应该增加家政教育研究的机构和研究人员等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家政教育的教师和学生研究家政教育时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在家政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结构、教材编制的过程中照顾女性特色,帮助女性在接受“自我”教育的同时获得社会“他我”的职业技能。通过家政教育更好地研究适合女性的教育,帮助女性建构和谐统一的“两个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对于家庭生活的要求提高,而家庭的事务和家庭的教养功能的社会化使得家政教育得到发展。我国在逐渐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福祉、婴幼儿的养育、残障人士的支援等需求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现象增加了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家庭服务产业成为一个“朝阳产业”,个体和社会都需要家政教育。家庭与女性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我国女性在职场中背负着家庭与男性同样的竞争。因此在女性的双重职能下,家政教育在帮助女性平衡家庭和职业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政教育对于女性“自我”的成长和“他我”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家政教育仍然是一个边缘化的教育模块,对于寻找适合女性的家政教育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家政教育体系的建构仍处于理论层面的设想阶段。因此,如何通过家政教育来促进女性的“两个我”的完善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