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意蕴与价值追求:新常态视野下的教学变革
——兼论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

2018-04-14 19:27:54施贵菊杜尚荣
江汉学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变革常态现实

施贵菊,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基于发展的视角,课堂教学变革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可以说,自从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班级授课制后,课堂教学便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长期且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课堂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长流中,由于持续不断地批判与反思、继承与创新,使得有关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均已日渐成熟。然而,事物总是发展的,有关课堂教学的现有认识并非终极性的认识。况且,至今尚且存在诸如变革思路、变革理念、变革方式和效果等较为核心的问题,且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随着人们对新常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新常态的说法正逐步渗透进教育教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从新常态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变革做出切实检讨和反思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常态的内涵解读

(一)新常态的提出

新常态(The New Normal)一词,较早于2002年在西方媒体中出现,其在经济学上的含义主要是指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1]1。据统计,新常态一词在2002年的国际主流媒体上几乎每个月会出现五十次[2]。2004年美国战略投资者罗杰·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在其《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The New Normal:Great Opportunities in a Time of GreatRisk)一书中认为,197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颠覆了传统的经验和思维,使得人们从1940—1960年代的可预知未来的状态,进入到无法预知未来的新状态,这新状态就是一种“新常态”[3]。2010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CEO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在一份题为《驾驭工业化国家的新常态》(Navigating the New Normal in Industrial Countries)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西方经济体通过预支未来世代资产和消费能力所达到的高速发展的“旧常态”结束,代之以一种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并将长期疲软[4]。同年,克拉瑞达(Clarida)指出:在“新常态”下,发达经济体(高收入国家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特征可以概括为“低增长、高失业以及投资的低回报”[1]2。自此,新常态作为一个研究术语被广泛运用。

在我国,新常态一词较早于2012年出现,原世界银行副行长、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大衰退可能是未来五至十年的新常态[5]。同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撰文阐述了构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变化,并提出,“7%至8%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并称“经济‘新常态’对经济决策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是放弃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5]。自此,“新常态”一词在中国便被赋予了特殊意义。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国家领导人身份提及“新常态”。他认为,“中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时,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随后,习近平于不同场合多次论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问题。之后,有关“新常态”的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全面展开。

(二)新常态的内涵

通过前文对新常态一词的词源追溯,我们不难发现新常态仍是一个新鲜词汇。那么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本质内涵,不仅是我们科学认识和理解新常态的需要,更是本文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关于新常态的内涵理解,至少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从词义(客观反映词的含义)上来说,“新常态”一词主要涉及“新”“常”“态”“常态”等。其中,“新”在辞海里面的解释是:“①初次出现的。与旧相对,引申为新鲜。②才;刚。③改旧;更新。”[7]4216而《说文解字》中的意思为:“取木也。从斤,新声。”[8]这说明“新”字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某种状态是新的,其与旧相对。二是指从一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如劈柴。“常”字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指:“①指恒久不易或变化的规律。②经常;时常。③普通;平常,如常识;常态;习以为常。”[7]4727“态”,即状态的意思。那么,常态即为一种平常或普通的状态。如现代汉语词典里将常态解释为:“正常的状态,跟变态相对。”[9]由此可见,所谓新常态,一方面,既指当前所处的状态是一种与旧时的状态不同的一种新的状态,又指这种新的状态是从旧的状态过渡而来的,其存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另一方面,新常态不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还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从反映个体主观色彩的词意上来说,关于新常态的理解存在不同的观点。西方学者从经济结构的变化角度认为,新常态意味着社会经济从一种可预知未来的状态,进入到无法预知未来的新状态[3]。我国学者从经济增长形态角度认为,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0]。也有学者从新常态一词本身出发,认为,“‘新’是有异于旧质,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态’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11]。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实际上蕴含着三个观点:第一,新常态作为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种方式,它应该是一种思维模式;第二,新常态是一种区别于以往社会常态的一种新的社会常态,因此它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所属状态;第三,新常态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状态,反映的是对已有常态的肯定与超越。因此,可以说新常态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具有现实反思性的状态,即对过去社会的否定、批判和超越。

二、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本质意蕴

所谓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针对课堂教学本身发展与变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思考,从而发现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以便更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我们对新常态的内涵理解,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变革的实际,我们以新常态为分析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变革,其本质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首先,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的变革体现为一种连续性的动态发展,即课堂教学变革在社会发展潮流中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因为某一次变革就能一劳永逸。显然,这里的连续性动态发展,至少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课堂教学变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二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前后两种状态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其次,新常态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意味着对过去的肯定与超越,而不是全然否定。在新常态思维方式下,课堂教学变革不是力图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而是在对现实课堂教学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从一种相对稳定的持续变化状态(旧常态)到另一种相对稳定的持续变化状态(新常态)。这实际上也是对当前课堂教学变革状态所持有的一种乐观态度,即无论其变革成什么状态,保持一种稳定变化状态就是合理的。其三,新常态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是基于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具体指对课堂教学的变革研究可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然而,也正是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彰显了课堂教学变革的开放性。因此,这种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刺激课堂教学变革的提前发生,使其变革周期相对缩短。其四,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是对现实课堂教学发展的理性反思。根据新常态的现实性特征,课堂教学变革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是一种理性的科学分析,是对新时期课堂教学发展的合理认识和准确定位。同时,这种对现实课堂教学问题的理性反思也是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根本动力。其五,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能充分凸显课堂教学的时代气息。既然新常态反映的是一种现实问题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新思考,其自然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最新形态。那么,在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同样是通过对现实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探索其解决方案等过程,逐渐形成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新型课堂教学,这种现实状态即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此外,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在具体操作上还反映为五个结合点:一是基础与革新的高度结合,即课堂教学变革不能对已有经验一刀切,应在批判与继承中实现已有基础与革新内容的高度统一。二是理性分析与现实条件的高度结合,即课堂教学变革既要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同时也要考虑现实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为理性分析只能为课堂教学变革寻求依据、确立逻辑,而现实基础条件才真正使变革理念变成现实的保障。三是实践反思与理论探索的高度结合,课堂教学变革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剥离开,只有二者高度统一,课堂教学变革才是完整的。四是统一规划与个性操作的高度结合。基于新常态的多样化思维方式,课堂教学变革在坚守总的大政方针之下,理应采取一种开放多元的改革模式。五是共时性发展与历时性反思的高度结合。共时性发展是指在课程教学变革的这个持续发展过程中,始终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核心进行思考;历时性是指不同时期,由于思维方式和角度的不同,对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考结果则有所差异。因此,基于新常态的角度,课堂教学变革体现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理解,基于新常态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变革的本质意蕴,是对课堂教学变革发展历程更为科学合理的认识。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课堂教学变革的过去、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变革的当下现实,更能有助于我们较好设想课堂教学变革的未来趋势。当然,更重要的是,基于新常态视角审视课堂教学变革的独到之处,是能引导人们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课堂教学变革所面临的新问题。虽然当下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可能与刚过去的常规习惯相悖,也或是其发展去向尚且未知,更或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如何面对(如翻转课堂的“突然袭击”);但是基于新常态的分析视角,这些源于当下、存在当下且正服务于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切合的。这就是所谓的一种新型的常态现象。

三、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

所谓价值追求,是指对一定价值目标的执著向往并力图达到此目标的强烈驱动倾向[12]。价值追求源于人的需要,以至人们做事情总是有目的的。通常说的“图”个啥,即价值追求[13]。有学者认为,“价值追求有三种形式:一是情感上对一定价值目标的执著向往、思念、倾慕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强烈愿望;二是认识上千方百计实现价值目标的坚定信念和设想;三是实践上采取实际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为实现一定价值目标而不懈地努力”[12]。据此,我们认为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即人们意欲通过实施课堂教学变革而使课堂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能够达到某种目的的倾向。因此,探讨新常态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实际是力图表明在新常态思维下,我们需要通过实施课堂教学变革来做点什么(主体意愿)、课堂教学变革究竟能做些什么(认识信念)、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变革达到预期价值目标(实践行动)。

(一)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变革做什么

从主体的角度而言,必须表明通过课堂教学变革需要解决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教学思想的表达。在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变革主张,根本上是研究者个性化地表达教学思想的结果。因此,每个教学研究者都试图通过课堂教学变革表达自己的教学主张。二是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有效。这是作为理性研究者进行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最为核心的需要。毕竟课堂教学实践者总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需要教学研究者去努力解决。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逐渐走向成熟、系统的有力保证。三是使课堂教学符合时代需要。新常态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时代切合性。改革不能盲目进行,它总是在一定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这种指导思想除了研究者的个人意志参与其中外,还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核心价值观起的重要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得以存在的。

(二)课堂教学变革能够做什么

从课堂教学变革本身而言,必须明确通过课堂教学变革究竟能做些什么的问题。总结课堂教学变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变革过程本身复杂多变,且其变革方向也前所未有。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尽人意”的现象,不仅是难免的,还是一种“合理的”正常现象,这种状态即为新常态。新常态所反映的是当前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与发展的真实状态,对这种真实的新常态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还能及时诱发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变革至少可实现三个方面目标:一是改变不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重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二是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三是再现人们有关课堂教学的思想理念,将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知识。

(三)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变革实现预期价值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从几个方面着手讨论:首先,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批判与反思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原动力[14]。课堂教学变革与发展同样离不开批判与反思这一原动力。在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中,研究者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要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实践,要在不间断的批判与反思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新常态,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研究向前发展。

其次,基于已有经验进行继承与创新。现有新常态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蕴藏在新与旧的常态之间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若想课堂教学变革所潜在的价值目标得以实现,必须经过对已有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创造过程中积淀的经验进行继承和创新。其中,“继承”体现于奠定了现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创新”体现于对过去的发展和超越。显然,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继承与创新,才使得课堂教学变革研究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相对理想的新常态。

再次,基于发展的视角面对每一次课堂教学变革。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经历“初始—发展—成熟—革新”这样一个变化周期。因此,在课堂教学变革初期,我们应正确对待发展的不成熟状态,比如翻转课堂理念,在引入我国课堂教学之初,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以致反对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学者还是较多,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其教学理念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每次课堂教学改革成熟后,我们不能长时间沉浸在这种享受中,而应积极寻求突破口,实现新一轮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与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相适应。

四、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前已述及,新常态是本文分析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视角,作为一种分析视角,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当下的,更可以是未来的。然而,当下课堂教学变革处于互联网+时代,这给当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注入了新时代的新理念。因此,基于新常态视角来分析课堂教学变革,绕不开对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的现实问题进行的分析和探讨。

(一)厘清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新常态的现实意义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15],这意味着“互联网+”这个概念,在我国的各大研究领域中全面展开,同时也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来临。正如有学者认为,“无论情愿与否,教育已经被裹挟着带入‘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教育已经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种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产生了深度融合,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生态,对教和学的变革产生了深层次的推动”[16]。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探讨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宏观把握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趋势。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变化而非一改到底的过程,其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既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回避,那么我们就得做好迎接的准备。鉴于此,正确把握互联网+时代我国课程教学的新常态,对宏观把握我国课堂教学的变革趋势有重要意义。二是有助于正确认识新时期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特征。其实,所谓的新常态实际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在内部结构或外在形式上所表现出的基本变化情况,揭示了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特性。因此,对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变革过程的常态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一时期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特征。三是有助于准确定位新时期课堂教学变革的主基调。新常态是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态的整体把握。由此,我们对课堂教学在新时期的新常态进行探讨,意味着我们意欲对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的变革趋势和大方向进行整体把握,对确立我国课堂教学变革的主基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新常态的具体表征

弗·鲍良克在《教学论》中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成其为教学。”[17]虽然三要素说在后来持有四要素、五要素等观点的学者看来是不全面的,但是在分析教学结构方面,三要素已经涉及到了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可从下列四方面对互联网+时代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进行大致的阐述:

1.基于教师角度的课堂教学新常态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新时期课堂教学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理念上,主张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观、主体性的课堂教学观和创新主导的课堂教学观。二是在教学主体上,主张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追求泛在课堂和虚—实课堂。所谓泛在课堂,是指课堂教学在时间上超越了每节课的40或45分钟,在空间上从教室拓展到大千世界,单一的教室活动已经不足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的基本需求[18]。所谓虚—实课堂,是指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早已不满足于现实的真实课堂教学情境,而是一种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信、微博等),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领域,形成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四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凸显学生主体、提倡多元思维、强调协同合作、鼓励自主探究、渗透生活情境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引入虚拟教学的概念。

2.基于学生角度的课堂教学新常态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新常态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主动学习,即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实,经过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成就很大程度上还得靠其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和发现。二是创新学习。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培养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实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三是虚拟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主要借助于“虚拟空间”完成整个学习活动,如在线学习。四是合作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编码实现了对数字信息的“无限量”保存。学习已经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力量所能完成的,需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3.基于师生关系角度的课堂教学新常态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双赢型师生关系。如在翻转式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课前就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教师则无需在课堂上重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就可以腾出大量时间来解决学生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这种合作双赢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互信基础之上的。假如师生之间缺乏一种最起码的信任,那么他们是很难合作下去的,也就更谈不上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了[19]。二是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这具体体现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教师一定要比学生高一等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多样化,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尽可能地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提取有效信息。三是和谐融洽型师生关系。其意味着如今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的深入互动与交流。当然,师生间的这种融洽不仅体现在行为上的融洽,还体现为认知上的彼此尊重和接纳、心理上的情感渗透等。

4.基于教学内容角度的课堂教学新常态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如今,课堂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地以“教科书”的方式呈现,而是以信息平台、资源数据库、电子书包、虚拟空间等方式呈现。因此,如何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流中有效提取、筛选和利用信息则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一方面这诠释了为什么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简单的双基目标,而提倡一种新型的三维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上多下功夫。

总之,现有的新常态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蕴藏在新旧常态间的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常态的分析思路作为一种能切实反映时代特性的多样化的分析思维,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文中详细论述的新常态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反映了一种连续性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一种对过去的继承与超越,而不是全然否定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一种渗透多样化思维方式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一种理性反思现实问题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一种充分凸显时代气息的课堂教学变革。在价值追求上,追求研究者教学思想的表达,追求课堂教学变革的合理有效,追求课堂教学变革符合时代需要。意欲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构,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促进理论认识向实践知识的有效转化。实现方式上,要求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要基于已有经验进行继承与创新。

当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正处于一种研究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主动地认识新常态,接受新常态,创造新常态,更好地为实现新的新常态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变革常态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变革开始了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44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专用汽车(2015年2期)2015-03-01 04:05:35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