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精准扶贫”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健全学生资助制度”。2015年,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提出了精准资助的工作要求,原部长袁仁贵提出“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这表明高校应改革粗放的贫困生资助形式,向精准化资助转变。①张润华、常玉光:《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探析》,《高教论坛》2018 第7期。2018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强调:“精准既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对学生的精准资助,就是要在资助对象、资助标准与资金发放等三个方面实现精准。
精准资助的落脚点在于“精”与“准”两个字。在这两个字上下功夫,就是要确保资助工作的简化、量化、细化与可操作,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贫困区域中来自于不同贫困家庭学生的综合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生活状况、经济状况进行精准识别,在确定好对象后,再因人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资助方式,开展“个人定制式”的精准资助。②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公安院校虽在办学方式、学生管理模式、就业渠道上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所差别,但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依据的政策、面临的形式与局面却是相同的,应当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落实精准资助工作,以促进公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教育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刻反映和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也是关系到人心凝聚和民众福祉的一件大事。“扶贫要扶智,治贫先治愚”,在促进教育公平中,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准资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资助,并通过助学手段平等地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在全面化、系统化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进程中,学生资助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为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创造了条件。系统化推进精准资助工作落地,就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规范,结合区域不同情况,完善与新形势、新情况相适应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切实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在社会播撒教育公平的种子,巩固社会稳定,从而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平稳发展。
充分考虑和帮助学生解决一切与物质生活相关的困难,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凸显资助育人与公平教育的功能,对完善学校学生资助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人才社会竞争力与学校影响力的提升。①韩锦泽、徐振岐:《浅析新时代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措施》,《知识经济》2018年第14期。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联,正逐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难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上,如因家庭经济困难引起的学生心理自卑、偏执等等。由此可见,要着眼于不同地区、环境加强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以准确的服务为引导、以精准的标准为依据,促进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只有落实精准资助工作,才能真正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特征,才能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学习、学校以及社会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从而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生活困难、思想困惑、信仰缺失、认识偏差等问题,才能更加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工作。
资助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台了一系列资助帮扶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完成学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虚假贫困”“隐性贫困”“助而不困”“困而不助”等问题。这严重困扰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影响和制约了资助工作的精准实施,也挫伤了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②韦小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机制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因此,通过精准查找、对症下药等方式措施,落实精准资助,可以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从而准确为这些学生提供物质、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资助,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尊重他们个性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全面持续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总体而言,实施精准资助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选择,更重要的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完成提供了物质帮助、增强了学生的信心。③朱善璐:《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生资助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9期。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部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教育公平、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常态与新命题。
当前,公安院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方式看似科学合理,但在评定的过程中,各层级缺乏责任主体,很多参与评定的人员无法进行横向量化比较,经常会出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造假与评定不公正的现象。以笔者所在的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其中公安专业的学生全部来自本省,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非公安专业学生面向全国招生,采取普通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在此条件下,如果没有量化、仅以简单粗放的方式,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则会产生众多矛盾。比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层级存在差异,评定结果失衡等等。另外,在经济条件普遍比较优越的情况下,也会造成个别就读公安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碍于面子,不主动参加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所以,家庭经济虚假贫困生与隐形贫困生依然存在,从而导致部分资助资源的浪费。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比较繁琐、杂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易变性,但部分院校在贯彻落实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仅仅依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政策方针,没有及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详细、精准的工作办法与监督措施,甚至将工作重心放在应付了事与对付检查方面。公安院校依据国家政策办学,学生的就业模式、就业渠道与其他高校不同,多数学生都可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考录入警。这种情况也导致了部分公安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表现与社会反馈缺乏相应的跟踪调查与监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后在校表现落后,不仅缺乏感恩之心还不合理使用资助金,助而不学、不思进取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无法按额完成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也说明了此类现象的问题。如果“只助不管”,不能科学合理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的分工体系、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办法,长此以往,将会阻碍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精准资助不仅包括物质资助,还包括学业、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帮扶资助,这些都是资助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存在内向、自卑等心理,且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也普遍较弱。在公安院校,学生处于半封闭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中,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尤为重要。此外,在部分兼收公安专业与非公安专业的公安院校中,由于公安专业学生与非公安专业学生的管理模式、就业模式与就业渠道等方面完全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差异也较大。比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助学贷款申请以及还贷过程中思想认识出现偏差;部分学生受资助后缺乏社会责任感、感恩意识、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低等等。
精细化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并强调助学工作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长期以来,江苏警官学院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完善资助工作机制,加大资助经费投入,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提高资助育人水平。近几年来,学院着力推进精准资助工作,将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的精细化做法拓展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来,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主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政策保障、心理资助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精准资助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一是资助对象认定精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细化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顾之忧的基础环节与关键内容,关系到后续帮扶措施的实施和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提升。为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江苏警官学院实行认定工作精细化管理,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成立以分管院领导为组长、学生处和校区负责人为成员的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管理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细化认定工作,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院学生的困难认定与资助认定工作;其次,以校区学生科、各学生大队为单位,成立以学生科、学生大队负责同志任组长,中队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对校区、大队的认定工作进行系统的具体组织和审核;最后,以学生区队(班级)为单位成立以中队长(班主任)任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评议小组,负责本区队(班级)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一般不少于区队(班级)总人数的10%,且要经过民主推选,具有代表性。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区队(班级)范围内公示。各层级确定责任人,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出现问题,及时倒查。在认定过程中,学院还根据实际情况,详细了解不同省份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及时调整公安专业与非公安专业学生的认定比例与标准,促使认定工作公平、公正。为了保证认定信息的精确度,学院充分发挥公安院校与各地公安机关、实习基地的关系优势,并结合招生期间学生的政审信息与各地派出所的调查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保证信息准确度达99%以上,确保“精准”资助。
二是资助工作操作精细化。一方面,学院利用大数据功能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建档立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始档案的收集、分析并形成档案库,对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考核与记录,并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同时,利用学校“一卡通”系统分析学生用餐、购物、上网等信息,及时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形成动态性档案库,将已经脱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剔除,并将需要帮助的学生纳入到贫困生档案库中。另一方面,学院充分发挥中队长(班主任)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与扶持。中队长(班主任)要组织领导区队(班级)贫困生评定小组,综合考察区队(班级)小组成员的代表性、参与的合适性、道德水平、责任意识等,对小组成员进行隐私保护与思想政治教育,确保认定过程公平、公正。
三是资助政策制定精细化。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明晰工作职责,提高资助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学院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了由院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副组长,学生处、校区、财务处、审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并在学院多部门的共同配合下,经历近一年的调研与论证,重新修订《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学费减免实施办法》等规定融为一体,还补充完善了有关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院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等规定,并根据学院学生的餐饮消费情况,调整了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到各类助学金评定、勤工助学管理以及助学资金的发放等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责任主体部门、监督部门、后期跟踪反馈部门,强调了工作要求与纪律,以最精细化的管理来加强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面与服务效率。
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精细化。由于地域的差异,江苏警官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距较大,同时公安专业学生与非公安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就业模式、管理方式也完全不同,从而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落差。对此,学院充分利用辅导员数量优势,坚持采取“三助”工作法,即物质资助、学业资助、心理资助,及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与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完成普通大学生向预备警官以及从预备警官向合格人民警察的转变。学院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资助作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借助学生骨干、中队长(班主任)、大队长、系部主任、心理咨询专家、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各个单元设立完整的工作汇报、应急机制。首先是中队长(班主任)牵头,师生联动,团结友爱本区队(班级)贫困生,特别是公安英烈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学生,定期关注这些同学的生活、学习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心理有人关注、关心、关爱与呵护。其次,召开心理座谈会,及时跟进思想政治工作。中队长(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生具体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再次,是做好政策解读,有的放矢。根据社会发展主题、时代特点、学生专业、心理取向等方面进行讲解,把国家政策、学院工作、班级情况、学生表现讲清楚,理明白;第四,是实现心理减压,有效引导。学生处联系学院心理教研室的老师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制度化、阶段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减压教育工作,促进资助育人。最后,是开展忠诚教育,教育诚信做人。学院运用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开学、毕业、军训汇报等重要节点,学生参加大型活动安保、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学生授装、立功表彰等重要事件,组织升旗仪式、授装仪式、宣誓仪式、阅警仪式、出征仪式等,激发学生的从警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
精准资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资助,并通过助学手段平等地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它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重要前提。江苏警官学院基于精细化的警务管理制度推动精准资助工作,强化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程序,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资助对象信息的准确度,有效地防止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如公安英烈子女、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等都能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从而确保精准资助落实到位,同时也保证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公正、公正、透明开展。经过几年实践,效果明显,没有一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千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学院顺利毕业、入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为建设“平安江苏”,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