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胴体综合利用与研究

2018-04-14 01:54:15李博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毛皮动物性胴体

李博

(河北省昌黎县农林畜牧水产局,河北昌黎066600)

毛皮动物胴体是指毛皮动物屠体(取皮后的剩余副产品被作为屠体)经过去除头颅、内脏、爪、尾巴后的尸体,由于肉质含有特殊异味,所以其价格低廉。国内对毛皮动物胴体利用较少,一些养殖户将毛皮动物胴体简单压榨、粉碎、脱脂后作为动物性蛋白来使用,所得产品不安全、质量较差,利用率不高,易造成毛皮动物取皮季节动物屠体大量集中,处理困难,堆积成山,长时间会腐烂变质,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若采取高温高压水解法的加工工艺,将毛皮动物胴体加工成动物性油脂和动物源性蛋白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小,产量高且质量稳定。通过分析检验粗蛋白含量为40.0%;脂肪含量为15.2%;钙含量为12.2%;总磷为6.0%;胴体中铜、锌、砷、铅的含量也都符合现行的人们对鸡肉、猪肉中重金属最低含量的使用标准。

1 毛皮动物胴体综合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物质生活品质的提升,近些年来皮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宠”。强大的购买力带给毛皮动物养殖户的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样高的利益诱惑吸引了大批的人开始投入到毛皮动物饲养的队伍中来。据调查河北昌黎县2015年—2017年,全县以貉狐貂为主的毛皮动物养殖总量稳定在1000万只,市场年交易皮张1500万张,年加工皮张200万张,加工裘皮服装、服饰50余万件,当地销售裘皮服装、服饰2万余件,整个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全县10万农民从业,人均年可增收2万余元,皮毛产业已经成为昌黎县农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然而作为毛皮动物,其根本的价值在于皮毛制品的生产及利用。去皮后的狐、貉肉作为副产品被处理,但是作为食物其肉质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无论是动物和人类都不喜欢,作为食品很难被接受,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散发这种异味的物质,去除或掩盖这种味道,最终利用狐、貉肉作为动物性蛋白添加到饲料中,丰富动物性蛋白种类,替代部分鱼粉在饲料中的比例,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狐、貉副产品的饲料利用价值。

2 毛皮动物屠体处理现存主要问题

毛皮动物,顾名思义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皮毛,毛皮质量的好坏直关系到整只动物价值的高低。那么每年几千万张毛皮产量的背后,那几千万只胴体该如何进行妥善且合理的处理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乎方方面面。

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模式为主,一些中小规模的养殖场饲养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加之广大养殖者缺乏生物安全意识等原因,造成了大量取皮后的胴体难以妥善处理的现象。一旦到了打皮的旺季,动物尸体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就会很快的腐烂变质,产生恶臭,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影响人的生活环境。如果尸体到处乱扔、乱埋,腐烂尸体滋生的细菌病毒到处蔓延,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对养殖业也会是一种威胁。

其实毛皮动物的副产品也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如果将其开发成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既变废为宝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两全其美。

3 毛皮动物胴体利用价值

3.1 脂肪可以加工成饲料用油脂

毛皮动物一只胴体上的脂肪约占活体的35%左右,用现代化高温高压的方法可以从中提取出大量的油脂。动物性油脂含有较多的饱合脂肪酸,是高能量的食物源,其代谢能量是玉米的2倍,能源的利用率高。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性油脂,可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助于改善脂溶性VA、VB、VE、VK和色素的有效吸收和利用;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功能;改善饲料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饲料效率。

资料表明,我国每年需要消耗大约2400万吨油脂,而国内真正自己生产的不足1000万吨。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3700万吨,大约出油量是700万吨。同时还进口了800万吨的植物油。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油脂需求的60%~70%依靠进口,相当于我国油价是由国际市场来定的,食用油价格上涨,饲用油价当然也会随之上涨,说明我国饲用油脂价格随时受食用油价格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开发利用毛皮动物的脂肪用做饲用油是完全符合市场需求的。

3.2 骨和肌肉可以加工成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

水貂、狐、貉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胴体的出肉率一般为44%左右。

水貂、狐、貉的胴体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利用价值,将其加工成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既做到了资源的废物利用,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又节省了饲料成本,在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增加了饲料蛋白源。

4 狐貉貂胴体加工工艺研究

目前,国内肉骨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我们采用的是湿法生产。直接将蒸汽通入装有原料的加压蒸煮罐内,通过加热使油脂形成液状过滤并与固体分离,再通过压榨法进一步分离出固体部分,经烘干粉碎后既得成品。将液体部分离心提取油脂。我们哪一家加工动物油脂的工厂,对收集的屠体经一系列的高温高压、蒸煮、灭菌、脱脂、干燥、粉碎,最后得到蛋白质产品为例。

由于原料有一种特殊的骚味,我们在生产工艺中添加了除异味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5 产品加工相关注意事项

5.1 原料来源控制

为确保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其原料来源控制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提高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禁止采购腐败、污染或来自动物疫区的动物源性原料。目前生产肉骨粉的原料很多,从动物福利角度出发,避免饲喂同种动物,应该按动物肉骨粉原料分类生产,并在产品标签上注明肉骨粉的种类,便于使用和监管。

5.2 对加工生产的基本控制

5.2.1对胴体进行屠宰加工后的下脚料、废弃物等常常黏附着沙土、掺杂着杂物,我们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确保加工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必须对杂物进行清除。

5.2.2有些动物性原料带有某些病菌或极易感染的病菌,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5.2.3由于原料的含水量都很高,不容易储存,也不适合直接用作原料进行加工,所以加工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脱水、干燥。

5.2.4胴体的肉和骨在温度稍高的条件下能够保存的时间较短 ,因此应及时加工处理。

5.2.5由于含油脂率高的饲料极易氧化变质,因此,生产肉骨粉时需要对产品进行脱脂。

5.3 生产加工中常用设备

设备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生产者应依我国现行颁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来执行。在我国,动物源性饲料每个单一产品都有了相应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必须依据其严格执行。对主要工序的设备要求分析如下:

5.3.1物料的预处理 包括清洗、破碎(切碎、铰碎)。对物料的破碎一是为了加快传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缓解物料的表面与中心受热不均的问题;二是为了后续的工序而做出的必要的加工准备。针对肉类常用的设备是大型铰肉机,针对动物骨骼的常用设备是破碎机。

5.3.2灭菌、熟化 加热能使原料释出脂肪,还能对物料进行杀菌,对后续脱水和脱脂工作十分有利。期间,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过低导致原料中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有效地杀灭,温度高又会导致蒸干,从而使部分蛋白质发生变性。

5.3.3脱水浓缩、固液分离 肉骨粉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水分,极易发生油脂氧化引起饲料变质,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每一种动物源性产品都有油脂、水分含量的标准限量,现行国标中规定肉骨粉中粗脂肪的含量不得超过12%,饲用骨粉粗脂肪的含量不得超过3%。另外,分离出的脂肪本身也是一种动物源性产品,可用作饲料添加油脂,可以采用机械分离和浸出冷凝过滤等装置将油脂、水分分离出来。生产中通常采用的设备有重力沉降槽、压滤机、压榨机和各种离心机。

( 5.3.4干燥、粉碎 大多数动物源性饲料最终产品为粉粒状。国家规定含水率不得大于12%,因此,都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的方法应根据具体动物源性饲料品种选择最合适的干燥方式和加工设备。

将狐貉貂胴体加工成动物性饲料,研究其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最可行的加工工艺,改变原来的油炸法为高温高压水解法。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加工工艺,寻找关键技术点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优稳定,生产出蛋白含量高且质量稳定的动物性油脂和肉骨粉。

经计算,大概3kg的狐貉貂胴体就能加工生产出0.5kg的肉骨粉,胴体收购的价格是大概每千克1.60元,加工成的骨粉是6000~7000元一吨,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以多种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这项新兴产业,前途是无限的。

猜你喜欢
毛皮动物性胴体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毛皮动物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饲料博览(2016年5期)2016-07-12 11:58:39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