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嘉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以电视媒介为单一传播方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呈现出被边缘化的态势。
中央电视台根据媒体融合的时代要求,打破传统采编业务流程,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和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推出了首档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节目以融媒时代传播内容与渠道的新变化为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是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一次大胆尝试。
2016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强力推出首档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该节目于每周日晚19∶30~20∶30在中央电视台四套面向全球直播。节目借助央视网的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就各种媒体平台上的热点舆论话题进行分析,并利用融媒体的模式调动各终端用户和演播室嘉宾一同参与互动进行话题讨论,形成即时传播与全民互动的全新模式,不仅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也给电视观众带来了新鲜感,让一向“高冷”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接地气”。节目将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进行了深度结合,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融合平台。
一方面,节目开辟了“一榜知舆情”板块,并与央视网共同推出“中国舆论场指数”,借助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全网的新闻热点舆情进行实时关注,梳理一周以来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新浪网设置官方微博平台发布每日舆情最热TOP10,在节目中发布每周舆情最热TOP10。在央视强大的社会资源背景下,节目邀请权威专家在演播室进行解读,纠正网络舆论的偏差,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在各媒体平台之间搭建起了一个信息畅快互通,资源优化共享的融合平台。
另一方面,节目设置了“虚拟现场观众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摇一摇·电视”功能抢入场券,入座演播室现场成为虚拟观众并直接参与节目互动,实现了电视媒体与移动新媒体平台的融合。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这一传统媒体收看节目,也可以通过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的同步直播观看节目。错过直播时间的观众,仍可以随时随地在央视网或手机微信客户端上进行点播,使直播和点播有效结合,满足了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节目从不同层面发掘各媒体平台之间的优势,从电视、网络、移动新媒体三方面形成了互补,增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黏性,可谓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深度融合尝试。
全员互动,玩转大屏小屏。节目在直播间大屏幕设置“虚拟现场观众席”,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摇一摇”功能抢入场券,入座演播室现场成为虚拟观众。借助这一环节,全球的网友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微信客户端进行实时抢票,都有机会进入当期节目的直播现场。微信用户一旦成为在线观众后,其使用的微信头像也将在演播室大屏上显示。在直播过程中,观众还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和视频信息参与互动,也可以直接向嘉宾进行现场提问,为现场嘉宾点赞,实现了实时传播与大小屏互动。
节目每期都会与收看、参与直播的观众分享10万元现金红包或礼品卡券。在直播过程中,节目不定时发出三次红包,根据主持人提示或者口令,通过微信摇一摇进入手机端互动页面,红包界面自动弹出。这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也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鲜活之气,打破了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你说我听”的刻板模式。
全民发声,汇聚多元观点。针对节目发布的“中国舆论场指数”榜单上的话题,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三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理性的解读。这些嘉宾包括网络舆论意见领袖、时事评论员、资深媒体人等。在节目中,主持人还会不定时地根据不同话题内容,联系政府部门管理者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FaceTime视频连线或电话采访,及时对新闻事件疑点、难点和争议点进行解答,回应网友的提问,以倡导有效沟通,传递真实声音,反映社情民意。同时,网络民调、微信及微博留言也在实时接收观众的意见信息,只要观众愿意对正在进行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参与到直播节目当中。这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多元观点得以呈现,既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
双档主持,串联多屏现场。与以往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不同,《中国舆论场》节目在演播室内设置了两名主持人。整个节目行进过程中,负责把握节目进程的主持人以大屏幕为背景面对现场嘉宾席在主演播区域内自由活动,使用口语化极强的语体主控话题进展和节目进程,他手持手机终端,根据节目需要适时通过FaceTime视频连线或电话采访场外嘉宾,并与嘉宾积极互动。另一位主持人则在大屏幕一侧的主播台后,通过面前的电脑,将右手大屏幕中的“虚拟现场观众”与右手的现场嘉宾进行串联,让线下线上、场内场外在节目直播过程中有机互动。这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以主持人叙述为主的模式,让多元观点与主流思想在节目中得以体现。
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只有不断与其他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有可能保持自身在当前复杂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化媒体融合,呈现多元化演播形式。《中国舆论场》将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的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进行了深度融合。这不仅体现在节目极强的互动性上,也体现在演播室的设计上。节目对演播室进行了分区设置,每个区域都体现着“融合”。负责把握节目总进程的主持人用手机屏幕随时联系场外嘉宾或当事人;负责“线上”与演播室内互动的主持人用电脑屏幕与演播室大屏幕连接,随时呈现各方观点;嘉宾区域每位嘉宾的电脑屏幕也可以及时与“线上”网友进行互动,同时选择性地呈现于演播室大屏幕。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一改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演播形式,无处不在的即时互动吸引新媒体用户参与节目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打破常规模式,打造多渠道话题平台。目前,我国的主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仍以电视为主要传播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单向传播。可以说,每期节目从选题开始到节目的全部内容都由媒体来决定,媒体掌握着绝对的主导权,而观众只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
《中国舆论场》节目所涉及的话题内容主要依据“中国舆论场指数”及“热词大搜索”产生,应用大数据分析,选取了当下最受群众关注、最新、最热的话题(事件),打破常规节目的生产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节目内容选题由群众确定。在节目中,观众可以通过多种平台直接参与节目,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现场嘉宾进行互动,使话题评论不再局限于电视荧屏上,而是拓宽到随时随地参与节目,确保观众表达观点渠道的通畅,使线上线下、荧屏内外形成了一个互通的多渠道话题讨论平台。
追求深度思辨,加强全网络舆论引导。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每一位普通观众都可以透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也容易让个人产生片面化的观点。《中国舆论场》节目邀请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新闻当事人、政府部门管理者、相关领域专家、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以及普通群众都同步参与到节目中,并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为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平台,及时对新闻事件的疑点、难点和争议点进行权威的解答、回应,传递真实声音,反映社情民意,促成有效沟通,从而力求全景呈现舆论场的观点碰撞,有效科学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