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 姝
新媒体传播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从横纵向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2016年8月公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85.3%,远高于2015年全国整体网民互联网普及率(50.3%);2015年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占比分别为69%和39.5%。当今,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与其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娱乐,建构着少年儿童生活其中的重要外在环境,拓展着少年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影响着少年儿童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于是,笔者针对重庆主城区的T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希望探究少年儿童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以及在新媒体上的互动参与行为,从而为新媒体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教育社会学把媒体认为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少年儿童对新媒体的接触日益频繁。本研究中的新媒体,指的是以电脑、手机、各种新兴电子媒介终端为载体,通过互联网络提供的各种媒体产品形式。笔者通过对重庆市T小学的调查,得到了以下结果(注:本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收回有效问卷665份)。
媒介选择:上网偏爱用手机,手机品牌有
讲究。通过调查发现,在上网载体选择方面,72.2%的学生选择手机,16.7%和11.1%分别选择台式电脑和平板。从意愿上看,66.7%的学生更喜欢用手机上网,33.3%的学生更喜欢用电脑(含平板)上网。并且,少年儿童接触手机上网较早,如图1显示,大部分(占比61%)少年儿童学会手机上网的年龄是在6-7岁时,17%的学生表示在5岁以下就已经学会手机上网。在问及“为何更喜欢手机上网”时,最主要的原因有:携带更方便、使用更便捷,外观更时尚。
图1 参与调查学生学会使用手机上网的年龄统计
少年儿童对手机品牌十分讲究。在问及“觉得使用什么牌子手机最时尚?”时,66.7%的学生选择苹果品牌,33.3%的学生选择华为品牌,27.8%的学生选择OPPO和小米品牌。问及“你最想拥有什么牌子的手机”时,72.2%的学生选了苹果品牌,另外选择OPPO和vivo品牌的各占11.1%(见表1)。
表1 对手机品牌的喜好情况统计
虽然少年儿童喜欢用手机上网,但上网是有节制的,且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不会将手机带到学校。据调查显示,71.2%学生表示不会将手机带到学校。72.8%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每天不超过1个小时,14.4%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1-3小时,3.2%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3-5小时。而对于电脑上网,65.6%的学生每天控制在30分钟以下,15.2%的学生每天使用0.5-1个小时,10.4%的学生每使用天1-3个小时 ,4.8%的学生使用超过3个小时(见表2)。
表2 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统计
媒介功能:上网多为娱乐, 微信使用是主流。少年儿童使用手机上网以看视频和打游戏为主。在调查新媒体功能使用方面,如表3所示,选择“看视频”的占61.1%,“查学习资料”的占55.6%,“打游戏”的占50%,“听音乐”的占44.4%,“发微博、微信或QQ空间”的占33.3%,“聊天”的占27.8%,“购物”和“手机支付”的分别占22.2%,“看小说”的占16.7%,对于APP应用,使用由多到少分别是微信、QQ、微博、淘宝/天猫、支付宝、百度搜索。
通过对各种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统计发现,少年儿童使用最多的是微信,其次是QQ。如图2,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人数占比54.4%,使用“QQ空间”的人数占比44%,使用“微博”的人数占比为17.6%,使用“微电台”的人数占比7.2%。对于社交媒体使用的时间点的调查发现,使用QQ的时间集中在“睡觉时”“刚起床”和“吃饭时”;对微信的使用时间集中在“刚起床”“睡觉时”;微博使用较少,时间主要在“睡觉时”和“吃饭时”。
图2 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统计
社会化参与:参与动机单纯,参与行为冷淡。根据获取信息渠道的调查显示,72%的少年儿童依靠上网获得信息,66.7%的少年儿童通过看电视了解信息,50%的少年儿童通过看纸质书刊获得。从表4网上的互动参与来看,当少年儿童使用QQ、微博、微信等工具时,34.4%的学生“经常主动评论他人信息,参与互动交流”,25%的学生表示“只看信息,不发表意见”,18.4%的学生“主动发布各类信息或个人观点”,8%的学生会“积极转发,但不发表原创内容”。这表明在网络社会化参与的环境中,少年儿童主要还是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
表3 对电脑和手机上网的功能选择情况统计
表4 社交媒体互动情况统计
少年儿童对于网络流行语之类的流行文化的捕捉,有一定敏感度但还不够明显。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调查,50%的学生反映“偶尔使用”,33%学生反映“经常使用”。关于网上的积分、抽奖等活动,56%学生表示“偶尔参与”,39%学生反映“从不参与”。当遇到网上有个很喜欢的学习小组时,78%的学生表示会参加;但如果这个学习小组组织线下活动邀请参加,56%的学生表示“不一定参加”,39%学生反映“会参加”。这充分说明,少年儿童是很纯粹的,感兴趣的活动就是容易被吸引,但真正要置身于参加线上线下发起的具体活动时,他们又缺乏勇气,落地的参与行为很少。
少年儿童的网络交流是现实交往的补充。在调查到对陌生网友的态度时,全部被调查的学生表示“网友全是现实中的熟人”;对于陌生人求加好友,83%的学生会拒绝;对于陌生网友,50%的学生表示“从不联系”,44%的学生表示会“偶尔联系”,只有6%的学生“经常联系”。同时,89%的学生没有与网友线下见面,且不会在网上透露真实信息。这一组数据充分显示,少年儿童对待网上的陌生人,是慎之又慎的,安全意识较强。
少年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主要是为了休闲放松。在调查使用动机时,使用微信和QQ的动机完全一样,依次是“休闲放松”“沟通交流”“取代无聊”“逃避压力”“习惯性”“更合群”“展示自我”“汲取信息”;使用微博的动机依次是“休闲放松”“沟通交流”“汲取信息”“取代无聊”;微电台的使用动机依次是“休闲放松”“取代无聊”“逃避压力”。
为了更深入而真实地探测到少年儿童对新媒体使用的真实感情,笔者特意调查了少年儿童对新媒体的满足情况。结果统计发现,被认同较多的观点主要有:“新媒体帮助我时刻掌握朋友动态,维系朋友关系”“新媒体帮助我获取日常生活小常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用新媒体时我觉得开心,但使用完后会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什么都没做”“新媒体记录了我的心情,随时可以重温”“新媒体让我开心快乐”“新媒体让我和朋友或家人有谈论的话题”“新媒体帮助我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学会为别人着想”“新媒体给我提供购物信息,让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还有一部分不太被认同的观点包括:“新媒体帮助我结交网络新朋友”“新媒体充斥着广告、欺诈等不良信息”“新媒体帮助我展示自己的形象和生活,树立良好个人形象”“新媒体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泄、喷吐心中不快的平台”“新媒体让我变得封闭,跟朋友面对面交流减少”“新媒体让我获得更多的认同和自信”“新媒体让我觉得我跟名人明星更接近、更亲近”“新媒体让我间接参与到不能亲身体验的事件”“新媒体帮助我逃离现实世界”。
可以看出,在孩子的世界中,网络给予他们的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也积极地拥抱新媒体带来的各种便捷。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同时也看出孩子的网络媒介素养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阶段,单向性地看问题。
辅助性学习:依赖教师使用,不善于自用。通过新媒体辅助少年儿童学习方面的调查,笔者发现:8.9%的学生表示会使用新媒体来学习。过半的学生称“新媒体帮助我获取知识,增强学习动力”。88.3%的学生也反映课堂上老师会借助新媒体辅助教学。针对教师使用新媒体给教学带来的变化,94.4%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83.3%的学生表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见表5)。可见,教师使用新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
表5 教师使用新媒体给课堂带来的变化统计
但出乎意料的是,小学生还不善于利用网络来自己辅助学习。当问及 “对于课上没听懂的知识”, 88.9%的学生反映“问老师或学生”。“对于不会做的家庭作业”,77.8%的学生会“问老师、学生或家长”,仅11.1%的学生反映会“上网找答案”。同时,在问及“会一边做作业,一边上网吗”时,56%的学生反映从不,28%表示“偶尔会”,17%表示“经常会”,这也表明少年儿童将学习和上网是区分很明确的,且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严肃的。
同时,我们还在调查中发现过半的学生反对“新媒体使我的文字写作能力下降”,说明新媒体给孩子们带来的书写方面的弊端是微弱的。最后在总的态度调查中笔者发现,56.1%的学生对新媒体持“中立”态度,22.9%被调查者持“积极”态度,21%被调查者持“消极”态度。这表明,新媒体给少年儿童的学习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少年儿童的新媒体素养和网络素养还处在较低水平,自己对新媒体的解读鉴别能力和判断批判能力还不成熟。
给予自由:在新媒体使用中培养网络素养。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指的是在网络世界的主动探究中建构形成与发展的,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有意义的网络生活的目标,具体包括会探究、会学习、会合作、会交流、会创造和会生存的目标。对于少年儿童使用新媒体上网,大多数家长是有偏见的,人们担心的是网络如洪水猛兽般会给身心不成熟的少年儿童各种负面的影响,让少年儿童变得被动,变得懒惰。这是人们对少年儿童的网络素养不信任而形成的认知。其实,网络新媒介与少年儿童的自我发展是共生共荣的一种关系,网络媒介与少年儿童是互动的,少年儿童不是简单对媒介适应和接受,他们在参与网络新媒介实践活动中会与自己的经验建立联结。少年儿童在与新媒体的接触实践,是在体验丰富多元的文化,是在完成文化认知与文化接纳的动态过程。这个文化内化的过程对少年儿童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和生存方式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会促进他们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创造和生存。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少年儿童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在没偏离正常使用的轨道上,让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恣意驰骋和探索,当他们接触网络世界中足够多的精华和糟粕,才会锻炼出一种对于网络新媒体“拿得起,放得下”的自由身,为自己建构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网络生存环境。
引导感知:在新媒体使用中培育情感素养。情感素养(Emotional Literacy),学者Peter Sharp称是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并能恰当表达情绪;Antidote认为情感素养是一种个体或集体思维对情绪如何影响行为或利用情绪理解如何促进思维的习惯。儿童与青少年期是情感素养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期,除了现实中的情感素养的引导,网络新媒体平台是引导少年儿童进行有效感知,培育情感素养的最佳场域。情感素养与情绪感知息息相关,少年儿童在新媒体平台上对新鲜资讯的获得、即时通讯上的沟通交流、自媒体上的心情倾诉、社交媒体上的评论转发等媒介使用行为无不是在进行信息的编码、解码和转码活动,而这个信息提炼和意见传递的实践就是情绪的识别、情绪的理解和情绪的表达过程。可以说,在这复杂多元的网络环境中,少年儿童在新媒体上的每一个媒介使用行为都是促进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环。
本研究也发现,仅有34.4%的学生“经常主动评论他人信息,参与互动交流”,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在网络世界里大多数依旧是“沉默者”和“冷漠者”。如果教师或者家长多关注少年儿童在媒介使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知,有意识地引导其进行情绪的识别、理解和表达以及思维情绪的生成、疏通和转移,这将更有利于培育少年儿童对情绪的调控,帮助他们提升情绪智力,做一个更有温度的人。
强化交流:在新媒体使用中增进人际交往。美国媒介与儿童研究专家Blumle和Katz曾经提出,儿童对媒体需求的四个需求中的第二个就是“满足人际交流的渴望”。通过本研究的调研,少年儿童在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统计中,“沟通交流”是仅次于“休闲放松”的第二大动机。“天涯若比邻”网络超越时空界限让媒介成为洞察世界的窗口,通过网络媒介的使用可以与这个世界进行对话交流。在本调查中,全部被调查到的学生都称“网友全是现实中的熟人”,陌生人求加好友,83%的学生会拒绝,只有6%的学生愿意“联系”陌生网友,这表明少年儿童利用新媒体实现交流的优势还未凸现,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的对外交流的开放程度和交往范围还不够,仅把网络新媒体当成是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
笔者认为,网络新媒介是少年儿童进行人际交往很好的练兵场,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主动意识和平等意识,在网络世界中开辟更多的弱连接关系,即使这种关系不固定,不具有持续性,但这可以拓展和丰富少年儿童们的生活范围,同时对积累人际交往技巧也能提供宝贵的体验。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现实中抵达不了的现实接触和交往,新媒体可以代替完成,毕竟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包容,固步自封将是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