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亮
摘要:对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事故及漏电保护的特征及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对低压电网进行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农村低压电网的用电水平、减少低压电网漏电事故、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从而改变农村低压电网的用电现状,以适应农村低压电网发展和改革的新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触电事故的特征,然后阐述了低压电网漏电现象的基本类型和危害,最后分析了当前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存在的隐患,对农村低压电网的合理配置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网;触电事故;漏电保护
我国触电死亡事故率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当用电大约不到2亿千瓦时,就会死亡1人,而在发达国家,每当用电大约30~40亿千瓦时,才会发生死亡1人的事故。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电力线路漏电导致的伤亡事故发生频率非常高。因此,切实加强对农村低压电网实现漏电保护进行合理配置,是供电企业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这首先需要对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事故的的特征和漏电保护的现状有明确的认识。
就全国农村普通用电情况来看,通过大规模的中低压电网升级改造,使得农村地区安全用电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农村发生因触电而造成的事故却依然比城市超出六倍还要多。其主要的原因包括有:一是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安全用电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电气知识,设备超期服役,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且比较简陋;二是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比较低等;三是农村电网下户线等原有入户线路陈旧,运行质量差,电力设备存在的缺陷比较多;四是农村的用电條件比较差,安装或者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不规范;五是用电设备经常进行移动,分布的又比较分散,用电环境恶劣。
(一)农村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比较明显
由于夏、秋两个季节处于雨季,雷电、暴雨频繁时期,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要容易下降,非常容易发生事故,同时,由于地面也比较潮湿,导电的性能也增强,导电回路的现象非常容易发生;而此时正值农忙季节,随着农村用电量的明显增加,接触和使用的设备就会增多,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也明显增多,再由于思想上麻痹大意,触电的危险程度也会增加;同时,由于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造成皮肤电阻下降,人体多汗,触电的危险性也跟着增大。因此夏、秋两个季节就成了农村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统计资料表明,春、冬季节的触电事故明显少于夏、秋两季,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非常容易发生的时间。
(二) 农村低压触电事故发生的次数要比高压触电事故多
由于低压电网点多线长,覆盖面大,用电设备多,乡村的各个角落都有分布,接触低压电力设施的人员也会增多,老百姓接触中低压电网的机会远远高于接触高压电网的机会;同时,人们对低压设备和线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较为简陋的农村配电设备较为普遍,因此发生老百姓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三)农村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
由于电气连接部位(如接线端子、熔断器、控制电器、压接线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焊接接头、开关电器、缠接线头等处)接触电阻较大、机械牢固性较差、绝缘强度较低,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大量的数据表明,农村大多数触电事故发生于此。
(四) 两相触电事故比单相触电事故要多
农村用电过程中,接触两相设备的机会要比接触单相用电设备的机会少很多,但是,两相设备具有流动性大,安装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所以,两相触电事故比单相触电事故明显要多。
(五)农村临时用电设备事故多
由于农村临时用电的场合较多,例如麦场用电、小水泵灌溉、大棚浇菜、田间脱粒等经常用于农忙季节;临时用电设备安装不规范,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设备在移动后,在接通电源线时,由于不是专业电工而将保护线与工作中性(零)线接错,将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农村用电安全制度不够严格、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操作者素质不高、违反规章制度使用电器设备等原因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线路和电气设备非常容易产生漏电,因为这些线路和设备本身具有容易磨损、绝缘体受潮、设备老化等缺陷,所以在发生漏电时不容易察觉。这种漏电按照有无危害的方式分为无危害的正常漏电(也叫自然漏电)和有危害的不正常漏电(也叫做故障漏电)。
(一) 自然漏电
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设备的外部层面之间,线路和地面之间都存在着电容,当线路和电气设备通过交流电时,就会产生电容性漏电流,同时,虽然带电体与设备的外部层面之间与地面是绝缘的,但是,绝缘电阻却并不是无穷大的,因此也会出现漏电现象,称为电阻性漏电流,这些现象就是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漏电。上述两种电流就产生自然的漏电电流。因为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要求,所以这种漏电是在人的安全接触范围的,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二)故障漏电
线路或者设备的故障漏电,主要有电阻性漏电和短路性漏电两种。国家标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指标有严格的规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和设备,对人身安全不会产生威胁,因为带电部分与外露的绝缘部分传到外壳的电流比人体的感知电流还要小。当设备外壳漏电,并且达到危害的程度,就说明了两点:一是绝缘损坏或严重污秽;二是线路和用电设备可能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或者进了水;线路和用电设备超期服役;线路和用电设备经常是在低压状况或者超负荷的状况下运行等原因。
如果不同的相线之间、中性线与相线、设备与绝缘体发生绝缘体彻底磨损或漏电,就会造成短路性漏电。此时,发生设备和线路这种短路性漏电时,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绝缘外皮严重老化、被雷击穿或者因为机械性的破损;二是可能用户把电源线接错,造成短路。
(三) 线路或电气设备漏电的危害
正常的漏电属于国家安全规程要求的,人的身体能够直接承受而不会造成伤害。能够造成危害的是线路或者设备发生的故障性漏电。所谓故障性漏电就是在线路或者设备发生断线、损坏等意外情况下,把原有的应该属于绝缘范围或者无电的物体产生电流,并且产生的电流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容易造成突发火灾或者造成人和动物的触电事故。因为这种短路性的漏电,造成带电物体的电压值非常接近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值。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带电的物体或设备,在人体上就会产生这种工作电压值,对人的危害最大,甚至会直接造成人的触电死亡事故。这是短路性漏电造成人身直接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生漏电时,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查找出漏电原因和故障点,及时把危险点排除掉。还有一种漏电就是电阻性漏电,这种漏电的危害程度由漏电电阻的大小来确定;当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电阻性漏电的时侯,有没有危险主要取决于漏电电阻的大小。当电压值大于36V,那么对人体就会产生危险,而且,漏电电阻值与人体电压是成反比的,阻值越小,人体受到的电压就越大,人体触电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电阻性漏电,也是造成人身触电死亡的原因。
从技术上来讲,电气设备完全不发生故障性漏电几乎实现不了,即便是能够做到,那么,所要付出的财力物力等就会过高。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考虑,只要在技术上多采取一些措施,那么预防线路故障的漏电发生是目前来看比较适合和可行的最好办法。
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普遍运行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农网改造后农村用电实行四到户管理,分别是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管理到户,实行四到户后,供电公司的企业产权延伸到了低压分支线路直至用户表计, 所面临的安全责任管理范围增加了很多,安全形势会更加严峻,如果不进一步重视农村用电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频发的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和家用电器烧坏等事故, 可能对县级供电企业造成很多法律纠纷,进一步影响到农电供电两率指标而造成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增多。
同时,改造后的低压电网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用电服务要求与城市用电水平越来越接近,城乡服务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农村客户的家用电量增加明显,农网改造后的电能表与家用漏电保护器不成比例,对分支保护器和总保护器造成影响,如用户漏电常常造成分支保护器或总保护器跳闸。再者,由于绝缘线比例低、树线矛盾等问题,遇极端天气情况时,线路漏电严重,导致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跳闸,尤其农村用户大部分未安装末端保护,遇到故障后直接导致分支保护跳闸,有时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后经常一晚跳开十几次,给运行维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农网用户对于连续供电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电力部门正大力开拓电力市场,频繁跳闸停电的现象已不适应农电发展的新形势。
目前,大規模的农村中低压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低压电网的金具和设备材料,如电杆、电线、电瓷、横担等全部或大部份进行了更换和维修,用电村的供电半径和线径等得到进一步加强,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得到很大提升,从而使农村电网的健康水平、配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等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就为全面实现农村低压电网的分级漏电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多功能新型保护器的不断创新和使用,也为实现线路分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农村电力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也为实现农村低压电网的分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所以,切实加强对农村低压电网实现漏电保护进行合理配置,适应农村低压电网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是供电企业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1]袁瑞海.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齐俊奎.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保护[J].科技纵横,2010(04).
[3]练小春.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保护[J].农村电工,2009(04).
[4]赵洪海,马建莉.关于改进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的探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3).
[5]陈毛昌,金立华,卢文安.农村低压电网典型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9).
[6]颜红升,高山,王彦辉.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器的合理配置[J].大众用电,2007(08).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