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宁,宋凤,姜芊孜
(1.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2.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2013年,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完成了《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规范》以风景园林学基本内涵和外延为基础,提出了8个专业知识体系核心领域和27个核心知识单元,构建出包含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规范》的指导下,开设有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应教授的专业知识点和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在《规范》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被列为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知识领域的一个核心知识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等核心知识点,将名称更改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规范》明确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地景规划范畴和教授规划编制技能的课程定位,因而与园林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各类绿地设计知识单元的内容区别开来。然而,当前高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仍然普遍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知识点有重复讲授的现象[2-3];(2)教学实践学时不足,绿地调研的实践安排不能系统训练学生的绿地规划编制技术[4-7]。
文章在调研了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现状后,以山东建筑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在工科院校人居环境科学教学平台上的发展历程和教学改革。
以“绿地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篇名,选择并含“课程”或“教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可见,199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关于“绿地规划”的教研论文有29篇,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教研论文有8篇。经内容梳理后,有10篇系统介绍了本科院校风景园林或园林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部分高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情况一览表
根据现有文献,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出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8-10]、城市绿地规划[2,4-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3,6,11]、园林绿地规划[7]等多种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步骤与方法的总论和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原理的各论2部分。对于总论与各论所占的学时比例,各教学单位差异性较大: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院校只讲总论[9];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代表的农林院校提出以总论为主、各论为辅的教学原则[8];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仍然以传统的各论教学为主[2-3]。对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文献调研的10家教学单位中,除北京林业大学的课程设计是指导学生完成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外[8],其他单位基本以各类绿地调研和某一类绿地的课程设计为主要内容[2-4,6-7]。由此可见,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还未能对《规范》提出的课程定位做出响应,仍然存在教学重点和实践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体系中园林与景观设计领域的知识点重复讲授的现象。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进行了探索。雷芸等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6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阐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由“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再到“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适应了《规范》的课程定位外,创造性的提出了园林规划系列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考[8]。东南大学尝试将总论内容模块化,通过专题研讨课的形式进行理论授课,深化学生对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认识与理解[9]。
2007年以前,园林绿地规划作为工科院校的园林绿地类课程,一直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2个专业的选修课,也是2003年新增园林专业的必修课,有关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内容在课程讲授中均有所涉及。
2007年,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师资情况,将园林绿地类课程按专业进行了细分。建筑学专业仍保留园林绿地规划选修课程,侧重于园林设计内容的讲授。城市规划专业将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分为了景观设计概论和风景园林绿地规划概论(后更名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论)2门选修课程。其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侧重于园林设计的内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论课程侧重于绿地规划的内容。
2009年,建筑城规学院成立景观建筑设计教研室,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2010年新增景观学专业招生,2013年统一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并以风景园林专业名称招生。在此过程中,景观建筑设计专业4年制本科培养转变为风景园林专业的5年制本科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5轮修订。在风景园林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专业课程的授课重点:园林绿地设计的知识由景观设计原理课程讲授;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知识,由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完成;城乡绿地的系统规划知识,则是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对课程的名称与学时安排,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进行了调整,最终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名称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更名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学时由原来的32学时增加至48学时。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自2009年6月-2017年7月已培养了4届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教学团队通过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讨论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培养方案4个运行周期中,对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资源不断探索与改革,基本形成适应《规范》要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课程的精细化发展,最终调整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12]要求的内容为主线,并根据学科发展实际适时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和国家新的绿地规划要求,分为5大模块进行理论讲授。
(1)基础理论模块 包括绿地相关概念、绿地系统规划的历史与发展、绿地的功能、绿地的分类等内容。在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认清课程的学习对象(即绿地),全面掌握绿地的基础知识。
(2)建成区规划模块 包括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绿地指标计算、绿地结构与布局等内容。这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够科学布局各类绿地、准确计算绿地指标、合理构建绿地系统。
(3)市域规划模块 包括市域绿地的特点与功能、市域绿地规划结构与布局、市域绿地分类发展规划等内容。市域规划模块内容在以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中仅作为一般知识讲授。在新时代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实践[13]和专业教育[14]均展开了城乡一体视野下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因此,教学强调市域绿地的生态功能,补充市域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内容,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适应与调整。市域规划模块内容在课程名称更改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后,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
(4)相关附属规划模块 包括树种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绿道绿廊规划、城市海绵绿地规划等内容。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要求各地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各省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审中也将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必备内容加以评判[15]。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中补充国家陆续出台的新政策、新要求,使学生了解新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掌握新内容的基本理论和规划原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5)规划实施模块 包括分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绿线规划、3S技术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等内容。规划实施模块的教学内容强调绿地系统规划的落地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根据课程要求,教学引入法律法规知识、生态正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历史责任感;引入科技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科学规划、技术创新的热情。
2013版培养方案之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和案例讲解法,由于32学时的限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实践内容基本安排在课下完成,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较少。2015版培养方案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学时增加至48学时,其中增加的16学时全部用于课程实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绿地调研和课程设计2部分内容。绿地调研是结合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运用现场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规定城市或城区内的绿地进行分类调研。课程设计是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建成区规划模块、市域规划模块、相关附属规划模块、规划实施模块的教学内容,通过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交互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某个小城镇或城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项编制任务。
改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实践的学时安排,取消了在课程的最后2周集中实践的传统形式,将16学时打散,结合理论授课内容,以课下研习课上讨论的形式开展实践(见表2)。这种实践协同理论的教学方法,有以下2个方面的优势。
表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
(1)利于深入掌握理论知识 讲授完某一章节的规划理论后,立即开展课程内容的规划实践,并通过课堂讨论及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规划理论,并切实掌握规划方法。如在绿地指标计算章节,理论上看较为简单,掌握指标意义和计算公式即可。但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对建成区、规划区的界定不清,对城市用地绿地率的控制不合理等问题而算出不切实际的城市绿地率指标。通过课堂上讨论、解决各小组遇到的计算问题,学生才能够了解一个简单计算公式背后的法规、规范,真正理解绿地指标的现实意义。
(2)利于较高质量完成实践任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明确的规划内容要求,也有大量与绿地相关的规划内容需求,从而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包含的规划内容越来越多。传统教学中,集中在最后两周时间内完成一个专项规划实践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一些学校选择了只做某一类绿地的规划设计[2-7],但这一实践内容并不能达到使学生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的教学目的。改革后的实践安排,从课程之初就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在行课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教师与学生互动、课下与课上互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编制实践。如此完成的实践成果质量较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规划编制经验。
针对教材实例少、社会需求变化快、行业新理论新方法出现多、学科融合发展等现实情况,教学团队注重从社会服务实践、科学研究应用、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积累教学资源,以适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时代要求。
(1)在实践项目中积累教学案例 教学团队主持完成了省内外多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了山东省园林城市的测试与评选工作,在充分掌握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团队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课程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为学生的课程实践提供了各有特色的实践训练题目。
(2)在科学研究中拓展教学理论 教学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领域的研究,主持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基于效能评价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方法研究”(2012-R2-26)通过住建部验收,并鉴定为国家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基于效能评价的城市绿化现状调查方法研究报告》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地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栖霞市为例》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将科研课题与获奖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接触专业前沿,实现科研成果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
(3)在学科交流中实现教学协同 充分利用工科院校人居环境科学教学平台,在行课过程中与城乡规划学科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团体合作开展协同教学,实现跨学科互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获得学术支持。请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讲城市,使学生学会从城市的宏观角度看绿地,了解绿地系统的城市功能属性;请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讲绿地,使学生认识到绿地的复合功能,实现先图后底到先底后图的生态规划思维的转变。
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成果,并在课程实践中锻炼了调研分析、规划设计、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评教均>90分。2016年,建筑城规学院将风景园林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列为精品课程培养对象。
另外,学生的规划思维与系统思维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看待规划设计问题。教学团队指导的毕业设计作品先后荣获2015国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赛艾景奖铜奖;2016“园冶杯”国际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论文)竞赛一等奖;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优秀奖。这些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均较好的对规划设计基地进行了整体把握,并系统的提出了基地问题的解决策略,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系统思维训练的卓著成果。上海尼塔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学生实习单位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均对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规划能力给予了肯定。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进行绿地建设的行动纲领,是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技能。文章在概述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现状和山东建筑大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调整教学内容为基础理论、建成区规划、市域规划、相关附属规划、规划实施措施5大模块;改革教学方法为分散实践学时安排,课程实践协同理论教学;借助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开展绿地系统规划科学研究、与相近学科协同教学等方法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规划思维和系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整体观和生态正义观,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周围.陈亮明.农林高等院校“城市绿地规划”实践课程的改革[J].中国园艺文摘,2013(11):183-184.
[3]杨贤均,邓云叶,晏雪晴,等.风景园林专业“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8):217-218.
[4]朱燕蕾,赵燕.《城市绿地规划》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09,60(3):33-34.
[5]金煜,李俊英,王刚,等.思维导图在“城市绿地规划”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3):59-61,65.
[6]吴曼颖,刘卫国.卓越园林专业《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7,25:153-154.
[7]黎彩敏,周荣.以项目设计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5):211-214.
[8]雷芸,任莅棣.从北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发展60年看园林规划课程的设置[J].风景园林,2012(4):106-109.
[9]周聪惠,胡樱,吴韵.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改为例[J].风景园林,2017(10):117-122.
[10]楼一蕾.风景园林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园艺,2013(22):223-224.
[11]欧阳勇锋,和太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42-4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建城[2002]240号)[EB/OL].(2002-10-16)[2018-1-27].http://www.mohurd.gov.cn/wjfb/200611/t20061101_157073.html.
[13]张云路,关海莉,李雄.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响应[J].中国园林,2017,33(2):71-77.
[14]张云路,高梦雪,刘迪,等.应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风景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4):61-6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EB/OL].(2008-9-16)[2018-1-27].http://www.mohurd.gov.cn/wjfb/200809/t20080919_17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