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6)
陶鬲,似鼎而三足空。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陶鬲有着诸多的特异性,在我国古代陶器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苏秉琦先生曾说过:“鬲的形制尤其特异,在西方似乎从来没有发现过与它类似的器物。所以它似乎确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别产物。同时在中国的古文化中它的存在特别普遍久长,所以竟可视为中华古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和古文明的起源与流变具有特别意义”[1]。由此可见,陶鬲尽管只是一种古器物,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和包含的意义已远非一般,研究它的出现、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追溯统一而灿烂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极其有益的。
东北地区的陶鬲始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典型的就是敞口侈沿、弧形筒状、空足实尖的尊形鬲。而在地跨黑吉两省的松花江流域,白金宝遗址所见陶鬲,又独具其形体样式和发展特色。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松花江流域出土的陶鬲,集中分布在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水域区,松花江干流及其支流迄今未见陶鬲材料的报道。迄今为止,嫩江流域经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陶鬲材料,分别出自黑龙江省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小拉哈遗址、古城遗址、杜尔伯特官地遗址等12个地点(图1)。
图1 松花江流域水系图[2]
白金宝遗址是出土陶鬲的地区,位于嫩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从整个地理位置来看,恰好是松嫩平原的东部地区,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陶鬲这种炊器的产生绝不会是孤立的一个地区或一个遗址,而是连成一片,且呈互相影响的态势(图2)。
图2 白金宝遗址位置示意图[3]
依据陶鬲腹腔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白金宝遗址中出土的陶鬲,分为鼓腹鬲和筒腹鬲两种。
(1)鼓腹鬲。完整器和复原器共两件。又可分为束颈鼓腹鬲、直颈鼓腹鬲两个小类。
束颈鼓腹鬲1件。标本白金宝86F3028:3鬲(图3(a)),束颈,鼓肩,圆唇,侈口,高分裆,袋足较深,下附锥状实足根,素面,器表有刮痕;
直颈鼓腹鬲1件,有施纹,为白金宝86H3086:1(图3(b))
(2)筒腹鬲。这类筒腹鬲依据器表是否施纹,可分为素面和绳纹两种类型。
素面,依据腹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腹壁较直型(图3(c))、腹壁外敞型(图3(d))、腹壁内收型(图3(e))等。
施绳纹, 据腹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腹壁较直型(图3(f))、腹壁外敞型(图3(g))、腹壁内收型(图3(h))等。
图3 白金宝遗址出土的陶鬲
从嫩江流域目前已识别出来的考古学文化中,主要有4个文化类型,分别为小拉哈文化、古城类型、白金宝文化、汉书二期文化。
小拉哈文化处在夏至早商阶段,古城类型属于商代晚期遗存,白金宝文化的时间跨度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汉书二期文化属战国至西汉初期的遗存。
鼓腹鬲仅见于夏商时期的小拉哈文化和古城类型,其中束颈鼓腹鬲为小拉哈文化所独有,目前只发现白金宝68F3028一个单位[4],直颈鼓腹鬲属于古城类型。小拉哈文化和古城类型出土的两种不同形态的鼓腹鬲之间看不出来存在型式上的演进序列,因此应属不同来源的遗物。
筒腹鬲共见于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汉书二期文化晚期不见筒腹鬲出土。
从西周开始的白金宝文化,首次将嫩江流域的筒形罐和鬲整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制作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袋足筒腹鬲,并经过较长阶段的流变,发展了战国时期汉书二期文化的矮袋足筒腹鬲。而筒腹鬲则一直在白金宝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直到汉书二期文化仍占有一定的比例。
要探寻陶鬲的发源地或者其最原始形态,绝不可忽视这些在炊器方面有取代关系的文化类型和遗址。
鼓腹鬲在嫩江流域的存续时间为夏商时期,也就是青铜时代的早期。无论是素面鼓腹鬲所在的小拉哈文化,还是直颈鼓腹鬲所在的古城类型,陶器的基本组合都是以素面平底器为主。典型的器种是平底筒形罐、瓮、壶、盂和单耳杯等,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的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平底器的文化传统。与这些土筑的以平底器为大宗的陶器群相比,鼓腹鬲显然不是嫩江流域原生的文化因素。从形制特点和器表装饰上看,小拉哈文化和古城类型的鼓腹鬲,来源各不相同,应属不同的文化系统。
筒腹鬲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形成的白金宝文化早期,后经白金宝文化的中、晚、后期,一直延续到汉书二期文化早、中期。
仔细观察白金宝文化早期绳纹筒腹鬲和素面筒腹鬲的轮廓和造型,不难发现他们的上部应该是平底筒形罐的器身,下部借用的是古城类型鼓腹鬲的袋足。上下两部分也就是鬲腔和鬲足之间不仅接合痕迹明显,而且为防止断裂有的还在接合处贴附了一周泥条堆纹,起到加固的作用。
再从白金宝文化绳纹鬲和素面鬲的自身演化过程上看,主要是在技术方面经历了由生疏到娴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反映在陶鬲形态上,便是由高裆向矮裆、由腹足接合痕迹明显向腹足浑然一体、由制作比较粗糙到较为精致的演化趋势。
不过当这种技术被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后,古代先民们又在陶鬲的制作手段上进行了一次新的革命,这种革命的时间应该是春秋战国之际,标志则是放弃了在筒腹鬲下面安装3个袋足的制鬲方法,开始采用了直接在筒形器的下部捏合出3个乳状矮腿的新工艺。使用这种技法制造出来的新型陶鬲,可形象地称其为“筒改鬲”[5]。而“筒改鬲”的出现,则标志着嫩江流域的白金宝文化已经正式演变成了汉书二期文化。
从器型上看,白金宝文化的筒腹鬲裆部普遍较高,因此遗址中发现的与其配套使用的陶支脚均呈馒头状,形体比较矮小。汉书二期文化的筒腹鬲裆部普遍较低,所以遗址中出土的用以支鬲的陶支脚均呈实心喇叭状,形态较高。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的筒腹鬲虽然制作工艺有别,而且由此导致鬲裆部位的区别比较明显,但是从陶鬲的整体形态上看,汉书二期文化的陶鬲仍然是一种无耳的直腹筒形鬲,而且也仍然存在着绳纹鬲和素面鬲两个不同的型别,两者之间形态演进关系明显,因此属于一脉相承的同一谱系。
总之,在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陶鬲最早见于夏至早商时期的小拉哈文化,标志着该地区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必须看到的是,作为一种新的外来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素面束颈鼓腹鬲,还没有对当地的平底陶器传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古城类型出现的直颈绳纹鼓腹鬲仍然只是在绳纹方面得到了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借用。事实上,只有到了西周时期,外来的直颈绳纹鼓腹陶鬲和本土的绳纹或素面筒腹陶罐,才真正实现了器型上的融合,并且碰撞出了两种新的器型——绳纹筒腹鬲和素面筒腹鬲。
筒腹鬲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商代晚期的古城类型已经正式转变成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白金宝文化,同时也标志着嫩江流域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便是放弃了以小拉哈文化和古城类型为代表的夏商时期以平底陶罐为主要炊器的文化传统,进入了以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为代表的两周时期以筒腹鬲和弧腹鬲为主要炊器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陶鬲在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两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所特有的器物,对追溯和研究统一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白金宝遗址出土的陶鬲,作为发展体系完整,反映着时代和地域特点的炊器,成为判定嫩江流域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性质及时代的不可多得的器物。其对战国初期这一地区出土的弧腹鬲有着直接的影响,二者虽形态略有不同,但可以看出是同一谱系的陶鬲。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关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的讨论研究一直比较笼统空泛。而通过对陶鬲的对比分析,不仅清晰地揭示了两种文化前后相继、一脉所承的关系,同时也对两者的继承和过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从器物形态学的角度观察,这一时期的松嫩平原正经历着大口深腹罐的衰退和筒腹陶鬲新器形出现的嬗变时期,这一文化现象的过渡不仅见于白金宝遗存,在以往发掘过的肇源卧龙、古城遗址和大安遗址也均有发现。对探究及梳理这一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嫩江流域的陶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夏商时期,陶鬲是外来的,两周时期的陶鬲是本土文化因素与外来文化因素交叉融合的结果。期间虽发生了制作工艺上的变化,但陶鬲形态承继关系明显,演进脉络清晰,始终按照同一变化轨迹延续和发展。直到两汉时期,某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一点陶鬲的残影。
[1]苏秉琦.陕西省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M]//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张忠培.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J].考古,1980(4):311.
[4]赵宾福.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陶鬲:中国陶鬲谱系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
[5]赵宾福.东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格局的研究[J].边疆考古学研究,201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