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高新区在2017年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
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土壤,创新的杭州、开放的杭州是孕育创新创业梦想的沃土。“我们负责阳光雨露,你们负责茁壮成长”,这是梦想小镇处处可见的标志性口号,也是政府决心扶植创新创业的最强音。
刚刚创业的大学生,一个个怀揣梦想,但普遍都是“四无”青年——无资本、无经验、无市场、无支撑。如何帮助年轻人从“四无”转变为“四有”,杭州下足了功夫。去年,杭州出台《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从加大资助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平台建设、加大社保补贴等七个方面,打通大学生创业梦想与现实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投身“双创”,杭州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 加快创新活力之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杭离岗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或在杭注册企业的科研人员,可在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让科研人才在体制与市场中“进退自如”,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落地“生金”,既加快了成果转化,又增强了市场活力。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国率先启动商事登记“一网通”、推出“创新券”“服务券”“活动券”等使用制度……杭州一系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改革与服务,有效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的内在活力。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新设企业9.45万户,同比增长31%。
② 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
③ 中大银座产业园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是否能持续,留住人才一直是永恒的话题。早在2015年和2016年,杭州就已出台人才政策姊妹篇——“人才新政27条”和人才“若干意见22条”,以最包容、最具诱惑力的姿态,欢迎天下英才齐聚这片创业热土。大批创客和高层人才流入,尤其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会师杭州,全面带动杭州经济的创新发展。经权威机构统计,去年杭州市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位。正是长时间的人才要素积累,才引发了前些日子刷爆杭城朋友圈的成都赴杭“抢人大战”事件。
今年年初,杭州市政府出台2018年一号文件《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单个众创空间每年最高可获资助350万元”,为杭州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送来“重量级”大礼包,也更加坚定了创客们为梦想一战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