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劼怡
伴着一路的梧桐、禅唱,我们追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脚步,来到了他曾细细描写过的“双龙胜景”。只是对溶洞还颇为陌生的我不知道,一场令我始料未及的“饕餮大餐”正等待着我的到来……
双龙洞的洞口不高,但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洞口两侧分别雕有两个栩栩如生的龙头,那四只龙眼圆鼓鼓地瞪着,不怒自威,大嘴微微开启,露出锋利的牙齿。咦,它们的嘴里好像还含着一颗光滑圆润、充满瑞气的龙珠呢……石壁上,“双龙洞”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经过多少个日夜的风吹雨打,依然是那样清晰与苍劲。再加上洞口飘荡的几缕朦胧的乳白色雾气,令我对双龙洞的期待又增长了几分。
走进洞内,丝丝寒气立刻扑了上来,毫不客气地吞噬着我的每一寸肌肤,冷得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我连忙穿上外套,才稍稍感到了一丁点儿暖意。
一只小船静静地泊在内洞入口的孔隙处,不过与叶老先生所描述的小船相比,这只小船似乎大了不少,可容六个人躺在里头呢!待我们躺平后,小船缓缓移动,驶进了孔隙。我一惊:这孔隙的上壁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低上不少,就算我不抬头,也会撞到额角,擦伤鼻子……我所能做的,只是将身子往下压,往下压,再往下压,哪怕只是一厘米,只要能让我逃脱孔隙的压迫就好了!
然而,还没等我这样做,小船就到了内洞。我抬头一看,内洞的景象和叶老先生描绘的景象大相径庭。内洞不再有工人提着汽油灯为你逐一介绍那些奇石,而是换成了五彩缤纷的灯光与“名片”供游客自行参观。那一条“青龙”、一条“黄龙”,依然弯弯曲曲地伏在洞顶,好像要扭动着布满黄金鳞片的身子,努力游出这个“关押”了它们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年的洞穴……我不禁想:龙也会厌烦这种万众瞩目的生活吗?
洞中奇石比比皆是,“小龙宫殿”“仙人帐”“水中盆景”都很有趣……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活灵活现的“青蛙偷仙草”了。从侧面看,那个石笋的形状恰似一只仰着头的青蛙;而石壁上一条条流苏状的石钟乳,则像极了一棵棵蓬勃生长的仙草。恰到好处的迷离灯光给“青蛙”刷上了一层绿漆,给“仙草”蒙上了一层蓝雾,宛如一只青蛙正垂涎欲滴地望着头顶上萦绕着薄薄灵雾的仙草,后腿情不自禁地暗暗发力,内心想偷尝仙草的欲望已经膨脹到了极点,可又怕触犯禁忌,正与自己苦苦斗争着……
小船沿着蜿蜒曲折的水道驶往冰壶洞,我只觉得自己仿佛进了冰窖一般,浑身凉飕飕的,急忙又将外套裹紧了些。
还未走出水道,巨大的轰鸣已经先一步灌进了我的耳朵。我爬上陡峭湿滑的石阶一看,只见一瀑汹涌的“雪浪”翻腾而下,途中数次遭到岩石的“阻击”,轻盈地跃起,划出数道优美的弧线。这些起伏不定的弧线,似精灵一般欢快地跳跃着,时而聚拢,时而分散,“叮叮咚咚”地敲出一曲急促的进行曲。一个个音符聚集起来,汇成了这性子急躁的“子瀑布”。
“母瀑布”虽然没有“子瀑布”那么华丽,但是它的“身高”却绝不在她衍生出的“孩子”之下。奔腾的水流从上方一个神秘的、黑幽幽的深洞里泻下,像一条白龙似的笔直笔直的“轰”的一头扎进深深的水潭之中。变幻的灯光更给它增添了一份灵动……
双龙洞和冰壶洞,仅凭一条纽带般的地下河相连。我不禁想到:当年,那两条龙会不会就是沿着这条河,从冰壶洞游到了双龙洞的呢?
本文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我们跟随着小作者依次游览了双龙洞景区的多处景观,却丝毫不觉乏味,这得益于文中丰富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小作者在参观“双龙”和“偷仙草的青蛙”两个景点时产生的联想,更是生动、新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