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勇,杨 丽,邹联克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2.贵州省教育厅,贵阳 55008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拥有独特自然田园风光、深厚历史文化、多彩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的乡村旅游,受到常年生活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的城市居民的青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不再是一种理想。回归自然、感受独特民俗文化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已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不同特色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乡村旅游具有长远影响的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却困难重重。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对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发展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培育有特色品牌的村镇旅游模式、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的基本思路。不容置疑,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而区域特色品牌不仅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也是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和乡村自然风光的有效手段。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可以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1〕。
区域特色品牌是指将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如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建筑、服饰、手工艺品、历史文化等)打造成该地区的形象与标志。特色品牌是一个地区的符号,是一个地区的象征,具有知其一就知其二之功效(如只要提到“风、花、雪、月”人们就自然想到大理)。
18世纪后期,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别样民俗风情等区域特色的田园度假乡村旅游活动在欧洲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区域特色品牌旅游刚刚起步。在大扶贫战略下,特殊的旅游开发扶贫政策在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地区应运而生,但起初的乡村旅游没有关注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发展总体起步较晚,但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古朴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等区域特色优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特色品牌旅游的渴望增强,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区域特色品牌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初显成效,发展迅速,规模扩大,结构趋于优化。《2017-2021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至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和26.2%。其中,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游客2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已达4 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达25亿,旅游消费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
乡村区域特色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增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特色品牌在乡村旅游业中发展出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休闲度假、区域科普文化(如贵州平塘大射电)、回归自然等旅游形式。同时,出现了乡村旅游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的趋势。近几年,我国各地区乡村旅游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民俗文化传统,形成了一批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消费对象的旅游市场,正在形成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相结合的区域特色品牌。充分体现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区域民俗特色,乡村区域特色旅游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鼓励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明确了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三位一体”“三生改善”“三产融合”①即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村镇。为了推动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与发展,有关媒体加大了对区域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CCTV推出了“一镇一品”“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对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进行深入挖掘。各地也充分抓住机会谋发展。北京市怀柔区利用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特殊建筑、满族风情、科技文化、影视文化等区域特色,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区域特色品牌,并依靠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国际性重大活动推广自己的区域特色品牌;贵州平塘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优势,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目前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平塘县借助“大射电”,抓住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2017年相继获得了“全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殊荣;此外,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凤凰古城等都是利用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村落乡镇等区域特色,发展属于自己的区域特色品牌。如侗族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侗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2〕。
近年来,乡村区域特色旅游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乡村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这与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相一致。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要想在众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自身独特的区域特色品牌。
目前,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3〕。就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打造而言,毫无疑问,区域特色品牌在乡村旅游中起着支撑性作用,但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对区域特色品牌仍然不够重视,甚至严重忽视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尽管党和政府重视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对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发展之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都还处于单纯的休闲观光模式,基本上是以古镇、特色小镇的形式展现,而古镇的建筑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现象严重。古镇与特色小镇不但商业化严重,而且古镇里的商品大多也不具备当地的品牌特色,基本上还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商品。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质量低、品种单一,价格昂贵,忽视了游客需要体验不同地区生活习俗的心理需求。大多数乡村旅游的接待方式以农家乐为主,而农家乐内的娱乐形式基本上还是摘菜、钓鱼等单纯的农家活形式,其饮食、住宿等方面要么与城市生活相差无几,要么太过简朴。同时对于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还没有做到“一村一品”,也没有做到“多村一品”,更没有做到“一村多品”,不能让来自城市的居民感受到不同于城市生活和其他地区的独具当地特色的体验。
贵州省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种类繁多,拥有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少数民族建筑,民俗风情各具特色。但各地区也没有深刻挖掘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区域特色,导致各地区的旅游区域特色不鲜明,一些地区的区域特色甚至相同。“苗寨”“侗寨”“蚩尤祭地”等区域民俗风情特色粘贴复制式的重复使用,其内容都是相差无几的民族建筑和大同小异的苗歌、侗歌等,致使贵州省的旅游不能形成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链。
区域特色推动着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但无论是挖掘特色,还是打造完整的特色产业链,或是提高区域特色知名度,都需要有一定的品牌规划。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当地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与发展,甚至会忽视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或仅限于单一的旅游风景特色,忽视了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吃、穿、住、行”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链,乡村旅游游客也无法感受到当地的风土民情等区域特色。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资源差距大。从理论上讲,各个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区域特色。但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真正做到对自身区域特色的挖掘,而是盲目跟风,人为地、刻意地去制造不属于自己的人造景观。为了短期利益,迎合游客一时的需要,一些村落毫无保护意识地毁坏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物,或是对原有的古建筑进行各种改造,使其历史韵味不断消逝。一些乡村在打造区域特色的过程中捕风捉影、虚构历史,结果弄巧成拙,不但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区域特色品牌,还将自己本身具有的区域特色弄丢了、毁坏了。位于江苏省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本身就具有江南田园风光等极具区域特色价值的风景与文化,但是华西村的建设没有做到道法自然、顺势而为,而是花大量的资金去仿造其他地区甚至是国外的标志性建筑,从中国的“天下第一村”变成了一座备受争议的“山寨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族节日。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大降低,许多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民族文化逐步消失。同时,由于人们对独具区域特色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不强,各民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影响下产生的充满文化感的民族节日在现代快速的市场化生活中不断受到冲击,逐步发展为毫无意义的假日或单纯的吃喝玩乐形式。区域特色的发展中不注重民俗文化与民族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发展,致使许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以别具一格民俗特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发展之路十分坎坷。如贵州省少数民族乡村众多,民族文化、民俗节日类型多样,少数民族节日有1 000多个,且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文化意义与活动形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节日都被逐渐遗忘。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独具意义的民俗节日作为当地区域特色品牌,那么贵州省的乡村旅游每一天都是旺季。
宣传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我国对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宣传力度小,在宣传中既没有深入了解游客的旅游目的,抓住游客的心理需求,更没有抓住该区域的特色品牌,将其放大宣传。同时,区域特色品牌的宣传内容不鲜明,使游客无法抓住重点。各地区对于乡村区域特色旅游品牌的宣传没有积极主动地抓住各种机会,将区域特色品牌宣传出去。对区域特色品牌的宣传范围小导致了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弱。
我国地域广阔,各乡镇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色,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规模小,缺乏创新,还仅局限于单个区域特色的发展,基本上还没有做到利用一个区域特色的发展带动同区域的其他特色发展,或带动相邻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发展。此外,即使当地的某个区域特色旅游发展起来,也未必能够从根本上带动当地其他区域特色的发展。甚至因为“多村一品”现象导致乡村区域特色旅游竞争激烈。
观光农业应重视因地、因时制宜,差异化发展、打造观光农业品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思路,以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境内各村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习惯,各区域具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特征。挖掘乡村旅游区域特色,要立足于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势、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源。也要深入走访,从村落老人的诉说和当地生活习惯中挖掘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特色。从当地的民俗仪式、节日活动中挖掘当地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特色,发展旅游+科技(如贵州平塘大射电、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文化等区域特色旅游,或是以其独特的农业产品,带动别具一格的农业生产景观发展,发展农业+景观的区域特色旅游模式。当然,在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中要充分尊重地区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地挖掘与发展乡村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各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打造独具区域经济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
我国众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服装、建筑、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的区域特色。对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要坚持“吃、穿、住、行”多种区域特色共同挖掘、共同发展。在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中也不应只重视单个区域特色的发展,而是应该利用发展起来的区域特色品牌带动同区域的其他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甚至是带动相邻村落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坚持推动多种区域特色品牌共同发展,丰富区域特色品牌的内容,打造“吃、穿、住、行”一体化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产业链,致力发展“一村一品”甚至“一村多品”的乡村区域特色旅游模式。
面对文化资源流失、创意缺乏、高级文化产业人才不足和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滞后等困难,政府对区域特色的政策保护不能局限于财力、物力等物质上的支持。尤其是对传统区域民族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不能融入过多的现代元素,而要以传统区域建筑特色为主进行修缮与维护。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区域特色文化的保护政策上不能过于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应以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经济效益应是在传统民俗文化等区域特色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下附带出现的。不仅要加强对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保护,更要改善人们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对保护区域特色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同时,区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只有政府单方面的行动,更要呼吁社会群体的积极参与。此外,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区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要避免文化产业同质竞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地方政府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科学定位区域文化产业和产品优势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创新中外合作形式,加强文化产品的中外合作生产〔5〕。
对于传统的民俗文化及其独特的手工艺技术的传承与保护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让乡村传统的区域特色逐步“现代化、网络化、社会化、生活化”。
乡村区域特色现代化是运用现代流行元素对传统的乡村区域特色进行改造创新,如可将区域特色的主要标志或元素与现代服装、建筑等进行融合,但在融合过程中要注重以突出区域特色元素为主,使该区域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乡村区域特色网络化是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乡村区域特色进行宣传,如可将极具乡村区域特色的风景元素、民族元素以及乡村百姓独特的生活劳作方式等区域特色元素融入网络游戏当中,让人们对乡村区域特色的自然生活充满向往;乡村区域特色社会化是指在打造传统的乡村区域特色旅游品牌模式时,要充分了解现代社会旅行者的出行理由、出行目的以及态度,让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融入社会,更深层次地满足现代旅行者的旅行需要;乡村区域特色生活化是指让传统乡村区域特色走进当地居民的生活。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乡村百姓放弃原有的生活,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并带回大量的城市生活习惯,随着该地区老人数量的逐渐减少,乡村的区域特色慢慢减少,所以,让旅游者深刻地感受到独具一格的乡村特色生活,“记得住乡愁”尤为重要。
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6〕。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模式要突破单纯的休闲观光模式,要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体验千篇一律的农家生活向独具个性的创意活动模式转变。乡村区域特色品牌打造与发展的模式要加强区域特色生活的体验,强调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的内在价值。同时,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结构不能太过单一,对于区域特色的结构模式不但要做到区域化、特色化,也要做到全域化,更要做到多个地方的区域特色共同规划、协调发展,加强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资源共享、品牌各塑、市场共建”的发展思路。但在推动区域特色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区域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做到差异化发展。各乡村在建设区域特色品牌时应坚持共商、共享、各建原则,有效地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建区域特色品牌发展共同体,利用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展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各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可以在该区域特色旅游路线上寻找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扩展发展新空间,实现区域特色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旅游路线,发展一村一品的乡村区域特色旅游。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出,某一空间的地理位置或区域特色是可以成为品牌的。区域特色品牌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标志,各乡村地区的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区域特色都可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吸引外来者的注意力。因此,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要建立在鲜明区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地形地势等区域特色资源,以最独特的区域特色资源为主,打造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色大品牌,将其他不够鲜明的区域特色打造成区域特色大品牌下的小品牌圈。同时,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宣传方式也不能局限于口头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主要传播渠道对区域特色品牌进行宣传。也要利用我国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找准推广时机,抓住机会,对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将我国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影响范围扩展到国外市场,吸引外国游客。此外,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品牌打造也不能局限于政府单方面的行动,更要呼吁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区域特色品牌的保护与打造,提高区域特色品牌的影响力与带动力,让区域特色品牌更具有当地的民族特色,让民俗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民情,提高游客体验质量。
发达国家乡村区域特色旅游发展早,对区域特色品牌打造的意识强。大多数地方不但形成了“一村一品”,而且形成了“一村多品”甚至“一户一特”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有的还打造出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特色品牌产业链(如日本水上町——工匠之乡、农村公园,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国度,美国纳帕溪谷——红酒田园等)。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7〕。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极其深厚,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农耕模式。对于区域特色极其相似,且地域相近的乡村可以进行整合,立足本土,仿造日本打造“农村公园”大规模的乡村区域特色旅游模式,扩大乡村区域特色旅游规模。我国乡村区域特色旅游虽然总体起步晚,发展路途坎坷,但也有部分乡村找到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如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的袁家村,利用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关中民俗文化体验为主,发展“关中印象体验地”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在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可将农业生产景观化,农耕生活田园化,利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发展农耕体验活动,使特色活动多元化,让农耕活动走向田园,并将区域特色农业生产、农耕景观与农业产品连接在一起,打造“生产+景观+产品”的区域特色品牌链。要以点带面,依托地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特色〔8〕。同时,对每家每户的农产品生产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其不同之处,从“一村一品”进一步深化为“一户一特”,使区域特色品牌内容更加丰富。
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战略要做到“中央、省、州、县、乡、村”的行政层级划分。行政区划及其形成的政区权力结构,除了具有政治性、经济性的作用外,还有社会性、文化性的作用,故应尽量稳定,其调整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除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便利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地方文化特性维系和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9〕。因此,在推动乡村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与发展过程中,既要做到突出重点,也要做到兼顾全面,明确当前各级的重点任务、目标责任,实现顶层规划、中层衔接、基层落实相互衔接。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联动”〔10〕。一是中央要制定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打造与发展的大政方针;二是省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三是州级、县级政府要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当地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深入落实;四是基层的乡镇村在州、县级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品牌。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田光辉,田敏.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153-156.
〔3〕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34(8):1409-1421.
〔4〕尹丹红,徐峰.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2):25-30.
〔5〕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5):118-123.
〔6〕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29-34.
〔7〕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8〕伍海琳,夏杰.精准扶贫视角下张家界PPT发展战略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8,3(1):124-128.
〔9〕范今朝,张锦玲,刘盈军.行政区划的调整与遗产“原真性”的保护:以遗产(地)所在政区的更名对区域遗产保护的负面影响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9):1558-1563.
〔10〕王廷勇,王雪苇,王珊,等.家庭承包制的演变及其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大理大学学报,2017,2(1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