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云
(云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北京 10007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VZV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激活潜伏在其体内的VZV,使感染VZV的皮肤细胞扩散到邻近的感觉神经末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进而诱发该病。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属于“蛇串疮”、“缠腰火丹”、“缠腰龙”等范畴。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1]。临床实践证实,带状疱疹患者持续发生剧烈疼痛会使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的质量[2]。本文主要探讨联用中药和刺络拔罐法对36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云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收治的36例带状疱疹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在这36例患者中,有男8例,女28例;其年龄为25~78岁;其中,发病时间<2天的患者有8例,为2~14天的患者有11例,>14天的患者有17例;其中,带状疱疹发生在肋部的患者有9例,发生在头颈部的患者有5例,发生在大腿部的患者有6例,发生在面部的患者有4例,发生在耳前区的患者有3例,发生在躯干部的患者有9例。
1)患者的患处出现潮红斑,且呈群簇状分布。2)患者患处的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3)患者水疱的疱壁发亮,疱液澄清,无大疱及血疱。
对这36例患者联用中药和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为这些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该中药方剂的药物组成为:生地20 g,黑山栀15 g,龙胆草、黄柏、柴胡、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甘草、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蒲公英各10 g。在此方中,为便秘者加用大黄、莱菔子各10 g;为疼痛感较重者加用川楝子、元胡各10 g;为热重者加用黄连 10 g。将上述中药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续用药10天。2)为这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为肢体远端发病的患者选取曲池穴、太冲穴、尺泽穴等穴位进行治疗;为脊柱相应节段发病的患者选取夹脊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治疗[3]。为肝经火旺者加用太冲穴、支沟穴进行治疗;为脾胃湿热者加用血海穴、三阴交穴进行治疗;为气滞血瘀者加用膈俞穴进行治疗。操作方法:⑴采用0.25 mm×25 mm的针灸针在患者疱疹的周围进行围刺,行捻转泻法,待患者局部的皮肤出现酸胀感后,留针30 min。⑵针刺患者的夹脊穴时,应在其脊柱旁1.5~2 cm处进针,直刺0.7~0.8 cm,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1次/天。⑶针刺患者的曲池穴、合谷穴、支沟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穴位时,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 min,1次/天。连续治疗10天。⑷如果患者疱疹的范围较小,可采用三棱针对其疱疹的间隙处进行点刺,并在点刺处进行拔罐,留罐 l0 min。拔罐时,应尽量覆盖患者的疱疹区域。每3天治疗1次。如果患者的疱疹范围较大,采用三棱针对其疱疹间隙处进行点刺,每次点刺的距离应相距3~5 cm。点刺后,在点刺处进行拔罐,留罐10 min。每3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天。
观察这3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1)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带状疱疹完全消失,其无疼痛后遗症。2)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带状疱疹大部分消失,其疼痛感明显减轻。3)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带状疱疹部分消失,其疼痛感有所减轻。4)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带状疱疹未减少,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经过治疗,在本组中发病时间为<2天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发病时间为2~14天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5例,为显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6%;发病时间为>14天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1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1.8%。
周某,男,65岁,2017年 8月10日就诊。该患者于在4天前突发右侧腰部疼痛的症状,其外敷膏药却未见好转,且疼痛感逐渐加重。近日,患者右侧腰部开始出现簇状疱疹,水疱如米粒般大小,疼痛剧烈,故前来就诊。
对周某进行探诊后发现,其舌红苔黄,脉象端直而弦细,故为其联用中药和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采用三棱针对该患者右侧腰部的疱疹进行点刺,并在其点刺处进行拔罐。拔罐时,应尽量覆盖患者的患处,留罐 l0 min。然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患者患处的渗液及血液,再对其夹脊穴施行泻法,留针20 min。2)为周某使用龙胆泻肝方和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该中药方剂的药物组成为:生地20 g,黑山栀15 g,龙胆草、黄柏、柴胡、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甘草、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蒲公英、大黄各10 g。将上述中药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告知患者每日服1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3)周某于次日复诊时发现,其疱疹结痂,疼痛感有所减轻,故为其停用拔罐疗法,转为中药疗法、刺络疗法继续为其进行治疗。7天后,周某的病情痊愈。对周某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随访发现,其未发生并发症。
带状疱疹是社区门诊中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该病属于 “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多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等有关,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火毒入络后,炼液伤津,使患者病变肌肤周围津亏血少,气血凝滞不通。由此可见,治疗带状疱疹应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去火解毒为主要原则。临床实践证实,带状疱疹患者治愈后常伴有角膜炎、后遗神经痛、内耳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导致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为: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其受损的神经功能很难进行自我修复。2)患者罹患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等。3)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后,其全身免疫力低下[4]。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但其较易产生耐药性。有研究表明,使用中医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如果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出现后遗神经痛等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联用中药和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