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仁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 265300)
预防接种即利用某种途径,于健康人体内接种特定抗原或抗体,使机体生成被动或自动免疫,进而最大化避免传染病发生[1]。预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部分,可显著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生率。但预防接种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某些不良反应,对疫苗的使用质量造成影响,且会伤害儿童身心。本文旨在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结果如下。
选择本市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1.51±0.14)岁;接种疫苗类型为:卡介苗5例,脊髓灰质炎疫苗4例,百白破疫苗7例,乙肝疫苗18例,乙脑疫苗8例,甲型肝炎疫苗11例,麻风疫苗7例。
回顾性分析患儿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类型与发生原因,再给予针对性解决对策。
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耦合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接种时间、操作因素、疫苗质量、患儿体质和接种后作息与接种环境等。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发生原因概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43例(71.67%),异常反应14例(23.33%),耦合反应3例(5.00%),一般反应发生率与其他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生原因为与接种时间相关13例(21.67%)、操作因素 10例(16.67%)、疫苗质量9例(15.00%)、患儿体质 19例(31.67%)和接种后作息与接种环境9例(15.00%),其中,患儿体质与接种时间占比较高,与其他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常见手段,不同疫苗的接种时间、接种注意事项等内容有明确规定,但不良反应依旧较为常见。结果中,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43例(71.67%),其由疫苗因素引发,症状为头痛、高热、腹泻、肌注部位红肿和呕吐等。异常反应14例(23.33%),其由过敏反应、非特异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引发,症状为肌注部位红肿、头晕和感染等。耦合反应3例(5.00%),其与疫苗因素的相关性较小,症状为肺炎或感冒等。患儿接种前多数有发病迹象,接种后可能加重病情。一般反应发生率最高,与其他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原因为与接种时间相关13例(21.67%),包括不同种类或是同一种类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短,首次接种时,患儿的起始月龄过小等。操作因素相关10例(16.67%),包括消毒方法不当、剂量不精准、途径错误等。疫苗质量9例(15.00%),包括疫苗使用后并未及时冷藏,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或存储温度偏高等。与患儿体质相关19例(31.67%),包括患儿的免疫力低、紧张恐惧与过敏体质等。接种后作息与接种环境9例(15.00%),包括接种后剧烈玩耍和环境闷热等[2]。其中患儿体质与接种时间占比最高,与其他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以上原因,接种应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接种前干预:接种人员需掌握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熟知免疫程序,接种前为患儿进行体检,并登记其身体情况。严格遵守首次接种的起始月龄要求,将每次接种时间间隔28 d以上。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向家长讲解过敏反应与注意事项,为其发放健康手册,并组织家长建立QQ群或微信群,以提高其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度,加强其沟通性,使其积极配合接种工作[3]。接种中干预:接种人员反复核对接种物品,并校对疫苗的有效期、批次,注射器的有效期和药瓶完好性等内容,使用正确方法消毒。反复核对患儿资料,保证注射准确。营造温馨且清洁的接种环境,于墙上张贴漫画或放置玩具,以分散其注意力。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儿交流,使其配合接种。接种时充分稀释疫苗,并将其摇匀,疫苗使用后应立即放于冰箱内,检查患儿接种后的皮肤情况。接种后干预:接种后告知家长应留观30 min以上,若无意外情况再离院。告知家长2 d内禁止患儿剧烈运动,确保皮肤干燥,禁止手抓或浸泡,禁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若有高热等反应应到医院就诊。总之,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原因复杂,需在儿童接种后给予科学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确保接种安全。
[1] 罗红艳,钟燕,丁大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9):84-86.
[2] 张传梅.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5,3(z3):320.
[3] 罗革,刘桂华,杨学.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8(32):4597-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