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磊,田金花
(酒泉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甘肃 酒泉 735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外周血管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动脉内膜或中层出现增生性、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动脉血管壁变硬引起的[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在本研究中,酒泉市人民医院联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和高压氧疗法对3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从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1)患有下肢坏疽。2)入院时其VAS评分>9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46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58.67±8.74)岁;其中有轻微主诉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例,间歇性跛行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例,静息痛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例,组织坏死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57.32±6.79)岁;其中有轻微主诉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例,间歇性跛行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静息痛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例,组织坏死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本研究经酒泉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为对照组患者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睡前服用),连续用药14 d。前列地尔注射液的用法是:静脉推注,10 μg/次,1次/d,连续用药14 d。为研究组患者联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和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尿激酶的用法是:将25万U的尿激酶溶于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股动脉注射,1次/d。连续用药5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 d)。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方法是:将患者送入高压氧舱,并将高压氧舱内的压力设置为2.0 ATA。让患者使用面罩进行间歇吸氧(每隔5min吸氧10min),共吸氧3次。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4天。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病灶部位的皮温明显上升,皮色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病灶部位的皮温、皮色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在加重。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本研究中的数据均录入数据库中。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均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的对比(±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的对比(±s )
组别 VAS评分(分) 最大行走距离(m) 无痛行走距离(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1) 8.1±0.6 4.9±0.3 400.8±12.6 614.9±65.9 109.7±6.8 201.5±50.6研究组(n=31) 8.3±0.6 2.1±0.7 401.9±13.2 967.5±67.5 106.7±5.5 391.5±52.7 t值 1.312 20.470 0.305 16.444 1.021 14.48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以往临床上常联用阿司匹林和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但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尿激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此药可激活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进纤溶酶原裂解为活性纤溶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可起到促进纤维蛋白凝块和胶原纤维溶解的作用[4-5]。有研究指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毛细血管内的氧弥散量,舒张其血管平滑肌,促进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恢复,从而可改善其闭塞血管远端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均长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1]马庆峰,曹岐新. 超声评价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4): 278.
[2]叶丹,余银花,闫波.高压氧在动脉硬化闭塞症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0):1194-1196.
[3]戴慧芳,朱烈烈,李海.心理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3):35-37.
[4]庄金满,李选,李天润,等.忽略股浅动脉重建在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1):33-37.
[5]吴毅泰,李江涛,蒋晓峰.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9):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