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梅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3)
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建设主管部门都出台了规范省外勘察设计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的相应管理办法,实行省(区)外勘察设计企业进省(区)信息登记备案和承揽业务登记管理制度,进行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监管。
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实行的省外勘察设计单位信息登记备案或者诚信登记备案,其性质是一样的,目的相同,内容也大体相似。下面对跨省承揽业务的设计单位的信息和项目登记备案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营业执照所含内容、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联系人的基本信息等,填报信息并上传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照片等扫描件。
资质证书信息,包括企业设计资质类型、等级,业务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等信息,并上传资质证书扫描件。
企业注册人员信息,包括各专业注册人员基本信息,身份证、注册执业证包含信息、联系方式等,并上传身份证、注册证、社保清单和照片、签字等扫描件。
企业技术人员信息,包括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所包含的信息,并上传这些证件、社保清单、照片、签字等扫描件。
设计项目登记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详细地址、规模,技术指标等,参与本项目的设计人员,并上报设计合同等。
目前,各省(区)实行的省外勘察设计单位信息登记备案或者诚信系统登记备案、承揽业务登记备案,其性质是一样的,内容也大体相似。但是,具体到每个地区,情况又各具特色。下面就不同点分类列举。
①有些地区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进行企业信息登记备案,项目所在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承揽业务登记备案,如河北省。②有些地区是企业信息登记、承揽业务登记备案都由省厅负责(云南省、福建省,甘肃省)。③有些地区省厅负责企业信息登记备案,下属有的市仍有企业信息登记备案和承揽业务登记备案。④有地区企业信息登记和承揽业务登记都下放到项目所在的县、区级建设主管部门。这样,如果在一个城市的几个县、区都有承揽业务,则需要在这个城市进行多次重复信息登记备案。
①有一些省份在建设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勘察设计企业版)V5.0平台上有模块,开通后,可以登录填报,设计人员也可从本单位的数据库里进行选择,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河南省、甘肃省等。②多数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是自己开发的填报平台,而且填报平台也是有的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内,有的是另有网站。这样,查找该省的备案要求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另外,由于软件开发单位不同、时间不同,对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要求不一样,现在的计算机配置都没问题,但浏览器版本的要求不同,如有的必须用IE11,有的系统却只能IE10或更低版本的浏览器。
①有的省份实行全过程网报,如安徽省、福建省、贵州省、甘肃省、重庆市等,直接在网上申请用户名、密码或申办U盾,登录网上填报平台,把本企业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以及注册、非注册人员信息一一录入,并上传所有证件的扫描件,当地主管部门在网上进行审核,不用再去现场送资料和现场审核原件。②有的地区是先到当地主管部门申办U盾,然后网上填报,生成、打印备案表,要求设计人员亲笔签字,按要求把各种证件的复印件、社保清单等装订成册,并带上各种证件的原件,去现场接受审核。如有不符合,则补齐后再审核。
①有的地方是当天立办,有的地方审核3~5个工作日,也有审核10个工作日的。②备案通过后,有的地方是对外公示,不发证书;有的地方是公示并且颁发证书。
备案登记证的有效期,目前有3种形式:①备案当年有效。②有效期为固定周年。③与企业的资质有效期相同。
①有的地方去现场审核时除了要带单位资质原件和设计人员的毕业证、职称证、注册证原件外,还要带设计人员的身份证原件。②现在有些地方身份证只要复印件即可。③也有的地方开发的网站平台可以连接身份证阅读器,设计单位可以在本单位直接录入设计人员的身份证,去现场审核时,不用再带设计人员的身份证原件。④有少数单位除了审核设计人员社保清单外,还要求审核设计人员的劳动合同原件。
目前,还有省份要求省外勘察设计企业在当地设有办公场所,须提供租房合同原件和房产证的复印件等。
信息登记备案流程基本分2类:①全过程网报,不现场审核原件。②网报,并现场审核原件。如图1所示。
图1 登记备案流程图
如果计划到某个省份承接设计业务,要先到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查找省外勘察设计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的登记办法。通过上面情况的列举,可知不同省份登记备案的填报平台不同,所以,查找备案要求文件就颇费时间。对此,在达到对勘察设计市场、对勘察设计企业及设计人员监管的情况下,建议消除壁垒,充分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等手段,简化跨省备案程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化备案工作。
统一平台、统一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共享、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进行省外勘察设计企业的企业信息登记备案。避免计算机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不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承揽设计项目登记备案时,就可填报承揽项目的信息,之后直接从企业信息登记人员中选择参与本项目的设计人员,不用重复填报人员信息,然后提交给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审核。避免重复填报,降低勘察设计企业备案难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建议使用身份证阅读器录入身份证,不再要求跨省单位带设计人员身份证原件到现场审核;注册证书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已经发布的,可以通过查询,截图证明;毕业证、职称证已经有审核通过的,平台上显示已经审核通过,公示共享,不用二次审核原件。
建议不再要求省外勘察设计单位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固定办公场所。
社保清单足以证明设计人员就职于哪一个单位,完全可以代替劳动合同。所以,建议资料里不再包含劳动合同这一项。
在简化备案登记程序的同时,设计单位要对本单位信息变化、员工的职称变化信息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充分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等手段,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变重“前置管理”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使企业重合同、守信用,最终达到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监管,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