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一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铃铃行古道,尤有汉唐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今天的“一带一路”,彰显着中国愿在力所能及之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助力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泱泱大国,正在岁月的磨砺中日臻强大,逐渐成熟。而国家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休戚与共——正如一位学子所言,“作为青少年,我们见证了大变局之下的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与国家命运、世界未来密切相关。”本期,我们所推荐的两篇文章以文学性视角、青少年眼光,开创性地展现出青少年对“一带一路”独到思索。文字有激扬、有稚嫩,总昭示着新一代青年,不再局限于自己一方小天地,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
“一带一路”,绘出心中蓝图;“一带一路”,唤醒征人无数。新的起点,让我们同心上路……
——题记
历史铭记,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金秋。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稻穗累累、压弯了枝头。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成熟了。他感叹,全球那么多盐碱地,如果都种上“海水稻”该能多养活多少人,帮多少国家拓荒多少田地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站在海边,胸怀世界,闻着盐碱地里的稻花香,仿佛一张美丽的画卷已展现在眼前……
可是,谁又能想到,一粒小小的大米,也曾穿越了千年丝路之旅。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这是宋真宗年间转运使对占城稻描述的榜文。占城稻,原产于中南半岛,北宋时,由闽商引入我国,然后迅速普及,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粮食产量。而一千年后的今天,大米的旅程并没有结束,中国企业家把中国的大米技术标准带回了东南亚的老挝等地,让那穿越千年的大米重新焕发了生机。
老挝地处东南亚,所产大米稻香浓郁,米味甘甜,但当地人思想保守,加上交通不便,种植方式绿色天然,使得老挝大米亩产量极低,而且知名度不高。一次偶然的机会,炫烨公司董事长徐国武接触到了老挝大米,那特殊的味道一下子吸引住了他。这么好的大米,怎么才能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吃到?于是,带着那一缕令人难忘的大米香,徐国武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那甘甜清香的老挝大米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从而结束了老挝大米“零出口”的历史。老挝大米远渡重洋,不仅为中国百姓的餐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为老挝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使两国老百姓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粒小小的大米,从古到今,穿越千年丝路,承载了中老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把两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造福了中老两国人民。如同那粒为中老两国人民带来幸福与温饱的大米种子,“一带一路”倡议也让中国与世界共同敞开了心扉,在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架起了一座心心相通的桥梁,为中国与世界的美好未来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种子。丝路兴,则中国兴,丝路兴,则世界兴。“丝绸之路”,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打破了壁垒,拉近了距离,联通了民心。
民心同,则天下通。公元前140年前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西方相通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两通西域”。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者之所以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们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战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丝绸之路,这历史留下的伟大财富,即便所有的器物被岁月淹没,但只要看看意大利威尼斯的“骆驼之家”,读读“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诗句,想想波斯乐器吴得琴和中国琵琶的相似之处,就没有人怀疑这条风雨古道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相互敞开了胸怀,建立起了庞大的“朋友圈”,让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使各国人民得益于此,受惠于此,这就是丝路精神。
瓜达尔,这个世代以近海捕鱼为生的巴基斯坦小渔村,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淳朴的当地居民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感慨:“只有把瓜港交给中国人经营,才能给我们的命运带来转变”。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无偿援助的瓜达尔地区法曲儿小学,印证了这句话。在得知中国在当地捐资助学却遭遇政府征地难的消息后,一位名叫沙伊尔·穆哈迈德的老人,不顾土地价格快速攀升带来的经济诱惑,无偿捐出了自家700多平方米的土地用作校址。老人并不富裕,却一下子捐出这么多土地,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子孙后代能接受教育,拥有更好的未来。开工后,沙伊尔和当地的许多村民,每天都到工地守望,眼中满含期待。如今,在这里上学的349名孩子,为自己是“中国学校”的学生而备感自豪。
丝路通,则民心通;民心通,则事能成。
一带一路,需要真情的交流和民心的共振,一带一路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让一个个普通的民众得到实惠。四年来,一带一路的蓝图由草创到一笔笔绘就,一带一路的倡议从愿景变为了一个个现实。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一帶一路”的建设就像打造一艘大船,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用心建造,这艘大船就一定可以航行得更远。
“丝绸之路”上,让我们一路同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