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18年高考语文大纲》正式公布,与去年相比,在写作的要求上只有一字之变,那就是将“用词贴切”改为了“用语贴切”。这一改变有何考量?难以蠡测。不过按常理推测,这应是严谨的改动,而不是无为之变。这样的一字之变,应该传达出了某种信息,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最终引发一场“风暴”。
近几期,教育部考试中心旗下的《中国考试》杂志已经传来了“风声”,它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考改革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聚焦于各科考查内容、试卷题型和评分方案等方面。这必然深刻地影响到甚至直接运用到2018年高考命题上。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已经有权威文章将《大纲》里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具体表述为“实用类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诸如书信、通知、消息等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章”“分析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
“分析性写作”如果横空出世,那么必将是高考写作史上的一次革命性改变,也必将对正在进行2018年高考备考的同学们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本期杂志中,我们特邀请高考作文命题研究专家黄助昌老师为大家揭开“分析性写作”的神秘面纱。
“分析性写作”是高考作文“进化”的新趋势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命题有过三次影响深远的突变: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从话题作文到材料作文,从材料作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每一次突变后,作文体式与表达与以前都有较大的不同,作文的整体风格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有了另一种审美。此亦是古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之谓也。
1999年之前的高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比如1994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为:“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这样的题目有很大的限制性,难以让考生充分发挥。
1999年,人类已经走近了新世纪的门槛,高考作文命题率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当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命题一出,立即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如潮好评。该题的命题材料是: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这样的作文题目可以说是有了空前的开放度,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而这样的作文题目也开启了话题作文的新时代,甚至此后的材料作文的命题基本上还是沿袭这个模式。
那么,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为什么会在“各领风骚三五年”之后就相继衰落了呢?在文学史上,四言诗衰落,五言诗兴起;五言诗衰落,七言诗兴起;唐诗衰落,宋词兴起;宋词衰落,元曲兴起……为什么没有一种文学体裁能长兴不衰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剖析得很明白:“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同样的道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相继思维僵化,于是“宿构、套作、模式化、文艺腔”大行其道。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在《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沉重而犀利地指出:“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参见2014年3月18日《光明日报》)“人人喊打”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样考下去,“国危矣”;“人人参与”是因为高考就是这么考的,你必须适应它。恶果是“全线崩溃”,归因是“套式训练”,温教授一针见血,深中肯綮。类此洪钟大吕之音,其实一直不绝于耳,足以振聋发聩。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组又在反思中苦苦探索,想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封杀“宿构、套作、模式化、文艺腔”。
于是在2015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全新亮相!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张开先生曾以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和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命题为例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了明确的闡释:
如全国新课标卷Ⅰ和卷Ⅱ的作文题都在以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新课标卷Ⅰ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卷Ⅱ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可以断定,2018年的高考作文决不会是2017年的简单复制,正如2017年的高考作文并没有对2016年的高考作文简单复制一样。2018年的高考作文或许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但它肯定是处在“进化”之中的,而“进化”的趋势必然是走向“分析性写作”。
“分析性写作”揭秘
“分析性写作”其实是“舶来品”,它是美国教育界非常重视的一种写作能力,被视为学术研究的思维基石,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训练这种文体。比如,美国的小学生就能对国家的税务政策、中东冲突、民主选举等问题发表他们的“高见”,这一点早已让中国留学生惊叹不已。
既然要揭秘“分析性写作”,首先当然还是要知晓它是从哪些方面对作文进行评价的。只有明白了评分中各方面的要求,才能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简明起见,笔者综合各种可靠的信息,将美国对“分析性写作”的评价标准列表如下:
“分析性写作”有两种基本文体,一种相当于“立论”,一种相当于“驳论”。“立论”即正面议论,相当于我国高中生演练的议论文;“驳论”是批判性思维的产物,也是“分析性写作”最为推重的文体。
“分析性写作”对于论点的设立,并不要求必须符合“主流价值观”或“传统价值观”。阅卷人对论点或立意也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只看考生是否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考生能质疑权威或反传统定论,当然更能引起阅卷人的重视,但这也不是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价值理性”固然需要,但“工具理性”更为重要。“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没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实现就是水中捞月。
“工具理性”表现在写作上,指的就是结构、逻辑、语法、词汇量、标点符号等。这些是阅卷人考量的重要因素,只评估考生阐述和展开论证过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这与中国的“立意第一”的传统作文评价标准大为不同。也就是说,中国阅卷者评定一篇作文的好坏,看重的是“主流价值观”或论点的优劣,而美国阅卷者则更看重“语言的工具性”。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很难判定孰是孰非,但文章中的结构、逻辑、语法、词汇量、标点符号等却是非常客观的评判要件。比如说,持有与鲁迅对立观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鲁迅文章的精悍有力。
很显然,“分析性写作”是对独立思考和逻辑论证的语言练习,考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能否对某一个问题展开有说服力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及能否通过写作把论证过程有效传递给读者。所以考生必须思考并确立:
1.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2. 我是否同意某个观点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为什么?
3. 这个观点是否做出了某些假设?如果是,这些假设是否合理?
4. 这个观点是否只在某些环境下成立?如果是,这些条件是什么?
5. 我是否需要解释我阐述观点时所使用的某些术语或概念?
6. 如果我对这个问题选择站在某个立场,有哪些理由可以支持我的立场?
7. 哪些例子——真实的或虚构的——可以用来阐述理由并加强我的观点?哪些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
8. 别人会用什么理由来反驳或削弱我的观点?
9. 我该如何在我的文章中反击这些观点?
这样的思维方式与辩论赛的风格非常相似,因此,要写好文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逻辑设计”。关于“逻辑设计”的作用,曾任复旦大学辩论队顾问的王沪宁教授阐述得非常精辟:“逻辑是骨架,就像造高楼大厦一样,先要有钢骨架和架构,然后才能有墙,有层,有装饰,有其他种种设计思想的实现。辩论也一样,先要有骨架,然后才是理论、事实和材料的组合。当然,在分析逻辑关系的时候,也要有理论、事实和价值的参考系,因为逻辑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对理论、事实和价值的掌握而来的。”
且看王沪宁教授为一场辩论赛“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所做的“逻辑设计”:
王沪宁教授对此解释道:“审题的逻辑设计是:温饱是辩论中显然会发生争论的概念,对方会压低温饱的内涵,认为温饱等同于贫困甚至生存,这样有利于他们的立场。而我方认为温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状态,不同于贫困,更不同于生存。所以,规定了是从社会总体上来谈,而不是具体谈某个人或某些人,这是一种逻辑上的防线。在后来的辩论中,对方果然是用生存来代替温饱的概念。谈道德,我方也放得比较宽泛,包括个人、社会和政府,在这三个层面上,任何一个谈了道德,就是谈道德,那么这里的事例数不胜数。谈,我方也规定得比较宽泛,也是为了做一个大的筐子,来装对方的逻辑设计……”
“分析性写作”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逻辑设计”,因此,王沪宁教授的经验可以参考与借鉴。
此外,“分析性写作”的命题方式与辩论赛的命题方式也是相同的,即命题本身显示的内涵并无优劣之分,并不预设立场与观点,各种论点都被视为是“正确”的,评定写作成绩的唯一考量是“写作技术”,即:不仅考量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考量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能力。
而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性写作”则是一种个性化思维,它要求考生不迷信权威和名人,只相信自己理性的思考,它把一切都纳入质疑,但绝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而是习惯性地通过质疑过程,辨明是非、优劣和真伪,然后决定是认同,还是不认同,是部分认同,还是全部认同。“批判”在这里表现为一种方式和手段,而绝不是目的。批判性思维所表明的不是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一个人潜在的素质和能力。事实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是尖端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这一点,一直是中国教育界想改善的。其实,理性思辨与逻辑思维已经被强势引入到高考作文的评价体系中,根据《2018年高考语文大纲》的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性写作”也应该在酝酿、斟酌之中。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学生与老师都应该意识到这种命题的可能性,应该着手研究并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作文题加以训练。
“分析性写作”备考建议
其实,“分析性写作”就是如今还在广泛强化训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正版、升级版,因此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除了要积累大量具有哲理思辨色彩的名言警句之外,更要积累一些有关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的原理,诸如 “破窗效应”“优势富集效应”“廷克定律”“奥卡姆剃刀原理”“剧场效应”等,以及历史经验教训、新近发生的新闻时事与各类“大数据”等等。多浏览主流媒体的时事评论,尤其是分析性的文章,吸纳其理性观点,揣摩其谋篇布局的构架与思维方法。料要足,材要实,积累永无止境。
2. 强化逻辑力度,丰富论证手段,呈现多维分析。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分析、评论,以小见大,由点带面,表达你对这件事情的观点(不能只停留在时事本身,而要引申,探究并解释现象的共同特征),要从特殊到一般,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推演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开掘要深刻)。适当引用名言、社会科学理论或自然科学原理。可以旁佐一些同类的事例和事理加以论证,不可游离于中心之外。要想增强论证的思辨力量,必须运用丰富的论证手段,必须着重训练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对比、归谬、因果、假设、条件、类比、辩证、引证、喻证等等。紧紧围绕论点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这个基础上,应当旁佐一些同類的事例和事理进行推导,为此必须要树立一个“假想敌”,将所有想到的反驳言辞一一加以再反驳,堵住思维上可能存在的各种漏洞,这样才能保证逻辑上的缜密与自洽。
3. 更加注重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谋篇布局要遵循“言接律”。在文章里,词与词的有序衔接构成句子,句与句的有序衔接构成独立性更强的语段,语段与语段在意贯脉络、逻辑关系的约束下构成篇章。词与词的有序衔接构成句子,这是最为基本的语言能力,但是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还是能够发现不少词语搭配不当的句子,或语法错误的句子。语病、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等等都会视数量的多少而酌情扣分。文章的气势离不开各种句式的运用,在“言之有序”的前提下,要综合展现各种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复句,散句与整句,对称句与排比句,警句与秀句等等。
综上所述,有“任务驱动型作文”打底,“分析性写作”也就是“洋八股”,只不过是更具有学术论文的“气质”而已,看似陌生,其实也熟悉,只要广大考生领会了它的写作理念,未雨绸缪,胸有成竹,知道往正确的方向努力提升,同样可以左右逢源,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