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04-11 06:20段利华褚远辉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通识价值观核心

段利华,褚远辉

(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任务。在我国,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并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一重要论断。

一、通识教育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融入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其中的重要素质结构要求就是德才兼备。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的“才”主要通过各类专业教育来完成,而“德”则需要通过包括通识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形式来实现。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和Liberal Study翻译而来的,学术界一般把前者翻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将后者翻译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等。由于研究目的、立场和观察问题视角及侧重点等差异,人们对高校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大家普遍认同高校通识教育是指“通过通识内容来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旨在通过所有学生对通识内容的学习与体悟,使其在基础知识、必备能力、健全人格、价值共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它具有国际性与民族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广博性与基础性、普遍性与价值性等特征”〔1〕。从高校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来看,它不仅与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更直接指向于培育他们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等。正是基于高校通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内在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高校通识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及载体,或者说,高校通识教育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取向。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历来就具有重视通识教育并强调通过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价值观的教育传统。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独立议》中就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在其中就蕴含了通识教育与价值观养成的思想。类似的观点还有“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性格,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2〕。“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石的现代社会,人类不可避免地走向专业分化,有一种现代教育是每一种文明进行社会整合、塑造文化认同、推动文明演进的文教手段,也是每一个具有专业职分的个人获得其应有修养,从而实现美好生活和人生价值的途径,它在美国被称为General Education,在日本叫做‘教养教育’,在中国,它就是‘通识教育’。”〔3〕尽管人们对高校通识教育的界定多种多样,但它始终具有以下三重意蕴:“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解放性、教育内容的均衡性。”〔4〕

近20年来,我国高校从引入通识教育概念起,到接受和认同通识教育的思想及理念,再到开展基于通识教育的自主性实践探索与创新,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内涵式发展,同时,也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一条新的实现路径。

二、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认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具有独特和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及价值,并由此提出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受功利主义教育目标观的负面导向,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通识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实际效果。概括起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及全面认识;二是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有通识教育之名,而无通识教育之实;三是没有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只是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并沦为专业教育的附庸;四是缺乏专业化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的统筹安排不足;五是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比较庞杂,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设计;六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够等。除以上列举的问题外,从高校通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则是高校通识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然价值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价值观上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掌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全面素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其次,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开展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时间不长,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特征和运行规律等的认识不够深入;再次,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还主要停留在学习和借鉴阶段,而引进的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做法和模式没有与我国高校的实际有机结合,高校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和自主化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最后,高校通识教育开展的系统性和统筹性不足,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较少,与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等的配合不够等。概括而言,就是没有把通识教育上升到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高度来思考。2013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就提出,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这是切中其弊的,与此同时,参与论坛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偏差不仅影响了通识教育开展的质量水平,也离散了通识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价值功能。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根本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通识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功能的缺失可谓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多方面及全方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开展通识教育的价值目标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和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等。其实,无论是中国高校还是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等,而就我国高校而言,就是要帮助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外高校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开展通识教育的最重要目标。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在该委员会呈送给校长的报告函中提出,“美国教育的要务不是使少数幸运的年轻绅士学会欣赏‘美好生活’,它是要将自由的和人文的传统灌输到我们整个教育系统之中。我们的目的是培养最大量的未来公民理解自己的责任和利益,因为他们是美国人,是自由的人”。而有学者就指出,这段话是理解西方或美国通识教育的“总纲”。美国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国家之一,但美国式的通识教育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真理,而是深刻根植于“自由社会”——也即美国社会的教育。通识教育既是西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延续,也是西方社会为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而开出的教育良方。通识教育的所有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全部都是为了克服英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危机,为培养“自由的美国人”和为美国利益服务的。这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通识教育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脱离了这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背景,我们就不可能准确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通识教育。因此,美式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对美国自由民主社会的信念,认同美国自由民主社会的价值观,推动美国自由民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式的通识教育就是美国社会的教育,带有鲜明的美国烙印,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教育〔5〕。也有学者指出,“美国的通识教育中,始终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等传统社会价值的继承作为重要方面”〔6〕。还有学者以“通识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塑造——美国高校通识课程改革及其启示”〔7〕为题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总之,美国高校把核心价值观(或共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开展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而其他国家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大致如此。

从国内的高校来看,情况更应该是这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及根本之所在,这一方面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属性和通识教育的特征及任务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这一重要论断在国家颁布实施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与充分论证。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后也提出:“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全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是一篇指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纲领性文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在这些讲话和政策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高校通识教育,但这些要求对高校通识教育无疑是适用的,也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必须要遵循的。

当前,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同时,从国家层面上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对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渠道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构成了我国公民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可谓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也是国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要求,同时还是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纵观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出现了教育,教育成为人们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此时的教育主要具有生产的属性;而当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的社会,教育又具有意识形态和阶级的属性。从本质上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教育都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本国的核心利益服务的。教育在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也实现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而这种转变是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的熏陶来达成的。毋庸置疑,高校通识教育不可能脱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和坚持的。

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和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而要实现这一重要价值目标则要求我们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立足点和着力点:一是要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理直气壮地阐明中国观点和立场,体现国家意志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二是在高校通识教育中既要传播人类的文明成果,又要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并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纳入到通识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体系中;三是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大学生的需求来设计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体系,切实彰显通识教育的时代性、有用性和有效性;四是要加强高校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形成联动机制,并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良性互动;五是要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通识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本土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等。唯有如此,才能通过通识教育的引入来重构教育系统及教育过程,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体制机制,最终服从和服务于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通识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