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农业农村主要矛盾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18-04-11 03:25杜志雄朱思柱
东岳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乡农业农村

杜志雄,朱思柱

(1.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102;2.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农村要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一)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农业农村方面尤为突出,农业与其他产业效益不平衡、农民与市民收入与获得感的不平衡、农村与城镇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如期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的潜力和后劲都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为何如此突出?

1.农民仍然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的弱势群体。一是农村人口仍然并将长期保持较大比重。2016年中国乡村常住人口5.9亿,占比42.6%,未来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等措施,即使这一比例降至20%,仍然有两亿多人口留在农村,大量农民仍将长期生活在广大乡村的国情不会改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首先不能忘记农民,尤其不能忘记农村的弱势群体。二是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人均收入比仍然高达2.7∶1。从农村人口和收入的结构来看,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口达2.82亿,接近农村人口的一半,在城市的务工收入比留在农村的人口高20%以上,在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了第一大支柱地位,但受到城市生活成本高、基本社会保障不平等、就业难等原因,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比例呈现上升态势。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全国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达700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比例为68.5%*农业部:《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700万》,《经济日报》,2017年9月15日。。三是农产品供给呈现整体过剩,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下降。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收后,粮食价格面临全面下调压力,对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户收入冲击较大,尤其对过去几年通过种粮增加收入、扩大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影响巨大,未来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2.农业生产缺效益、农产品缺竞争力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农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不平衡。中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尤其是确保口粮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和农产品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供过于求的多是数量过剩,供给不足的多是优质不足。普通农产品数量多,价格低迷,效益得不到体现。主要粮食品种面临“三高”和双重“挤压”,农业生产格局无法满足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又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二是现代农业发展对小农户的有机衔接不强。农产品竞争力与经营规模密不可分,当前全国已有家庭农场数量超过87.7万户,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在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流转比例超过一半。与此同时,全国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数量仍然超过2亿户,占全部农户的比例仍接近八成*《10亩以下农户超2亿 小规模分散经营难改变》,《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5日。。小农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基本单元、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经济社会“稳定器”。小农户自身面临的耕地规模较小、细碎化问题突出、老龄化兼业化严重、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信息手段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是农业多功能性与附加价值挖掘不够。以往农业发展路径主要依靠农业的生产功能,通过大肥大药追求高产、增产。如今,随着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农产品的优质、营养、绿色、生态、高效的需求不断增强,对于农业的休闲、观光、体验、科普、加工等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强,受到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市场、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的多功能性、可持续性和附加价值挖掘不够。

3.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一是农村发展要素流失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止血”。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靠农业为重工业提供原始积累,依靠农村支援城市,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农业剩余,为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城乡要素之间的单向流动造成农业现代化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农村还没有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现如今农村人才仍然不断流失、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不足,很大一部分农村仍然呈现衰落态势。二是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2003年开始实施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农村仍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已有的政策体系更加倾向于城市化建设,一些地方依靠土地财政实现城市快速扩张,农村并没有条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要素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并未停止,城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三是城乡融合互利平衡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率超过50%,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会转向农业部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在特定阶段出现这种趋势*王东京:《我看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时报》,2017年11月24日。。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基础设施、道路、信息化、教育卫生和社保均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变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城市病与农村衰落并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生起了对农村的向往。2016年我国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39.8%和51.6%,城镇化率攀升至57.4%,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已下降到8.6%。未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快超过1万美元、城市人口比重将很快超过60%*《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7日。,城市充分具备了反哺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具备反哺第一产业的能力,但目前城乡融合互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二)为什么是乡村而不是农村?

乡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根据《辞海》对于农村的定义,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从人类发展史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是原始村落为主,村落里的劳动力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农村和乡村基本是同一个概念。随着近现代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出农业从事非农产业,城市化、城镇化逐渐取代农村,农村与乡村的概念逐渐开始出现分化。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南农村企业快速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不断提升,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城市化、工业化成为先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乡村的内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乡村的物质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不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场所,而是一个融入了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功能性的综合体。除了传统的农业产业外,手工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也融汇到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不再只是从事农业劳动者的居住地,从事非农产业和兼业者不断增加,甚至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很多发达地区的乡村甚至已经鲜有农业。

二是乡村的功能和内涵得到不断挖掘和充实。乡村不仅是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同时也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地区综合体,是构成经济社会组织网络架构的基本单元,可以说没有乡村就没有城市,没有农民就没有市民。

三是乡村的范围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原有的乡村更多地是基于农业生产的便利性而建立起来的农业劳动者的居住场所。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乡村和城镇化同步发展,更多的乡村选择建在生活更加便利、更加靠近城市或城镇的地区。乡村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系统,乡村的振兴已经远远不止农村的振兴,还包括了农业和农民的振兴,因此乡村振兴的概念涵盖的更加广泛和全面,是涉及到全国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系统工程。

正是由于这些乡村特点的演化,中国现代化发展从空间格局来看也已进入一个由过去注重城镇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城镇以外的乡村发展的新时代。

二、为什么需要振兴乡村?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农业占比高、农业人口多、农村范围广,农民历来都是重要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正是由于在革命战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正确处理了农民问题,才使广大农民拥护党、跟党走,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是党的一条根本经验。新时代新阶段,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发展过程,党中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的国情,关于城乡关系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各有侧重。

(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

1.1949-1957年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时期。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两项重要安排,一是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二是要把“城乡兼顾”确定为新中国发展城乡关系的核心原则。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乡关系中,“城市政治上统治乡村,经济上剥削乡村”造成了城市的片面繁荣和乡村的全面破败,因此将“城乡兼顾”确定为新中国发展城乡关系的核心原则。离开乡村的城市,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新中国的建设必须把城市和乡村兼顾起来,谋求共同发展。

之后,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包括粮食和其他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等在内,致使城乡二元分隔制度化的体制开始形成,为城乡二元体制的正式确立和二元结构的固化埋下了制度根基。

这一时期,尽管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农民。同时农业发展速度跟不上工业发展速度,棉花、油料、甜菜、甘蔗等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供给远远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需求,轻工业产品的供应也趋于紧张。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需要协调工农业发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

2.从1958到1978年,是城乡分隔体制正式形成并固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互相强化的制度和政策安排。首先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和运行,农民向城市的自由流动被法律严格限定,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倒流”在各种政治动员和政策推动下多次发生。其次是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凸显了城乡身份差别。户籍制度把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在二元户籍制度下,形成了诸多城乡二元制度,包括人才与就业制度、粮油、副食品及燃料供应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住宅制度、征兵制度等十余项。

通过统购统销制度限制工农产品平等交易,通过强化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面临不平等的发展机会,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开始形成。同时,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釆取提高农业集体化程度的办法来提升农业产出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缩小统购统销政策运行的成本,尽可能地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形成了“以农助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关系发展格局。

1952-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5倍,而农业总产值只增加了1.3倍。农业农村农民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促进城市较快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农业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半自给的生产状态,城市化水平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带来了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的回顾与展望》,《改革》,2009年第11期。。

(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要素流通

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供给得到空前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并逐步放开了大多数农产品的经营,大部分农产品实现市场定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显著调整,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渐消除。

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小城镇快速发展,直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由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二元结构转变为城市工业、农村工业、农村农业相结合的三元经济结构。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也是产业结构由农业向非农化的转变。这一时期,农村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大量流向城镇和城市,尤其是农业精壮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业总劳动力的接近一半。

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具备了城乡融合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物质条件和管理能力,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差距仍然较大、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尚未建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仍待加强。虽然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但仍有5.9亿农村常住人口和2.8亿农民工,农民还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即使今后城镇化率达到80%甚至90%,也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习总书记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三、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处理好“十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和阶段性发展目标。我国各地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与面临的阶段性矛盾存在较大差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方法与路径,在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三农”内部之间的关系。“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增收,要增收首先要产业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创造效益、吸引人气,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不光要发挥好农业基本的生产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三产融合,建立和完善三大体系;生态宜居决定了发展的质量,产业的发展要确保绿色生态发展,切忌边发展经济边破坏环境,要在生态保护中发展,通过发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乡村文明是乡村文化传承的自然体现,是乡村时代发展的灵魂,要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和优良民风民俗,展现乡村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复合性,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将现代科技、管理理念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将中华文明之火生生不息传承下去;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乡村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乡村治理的底线是法治,要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网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德治和人治相结合;生活富裕是产业兴旺的自然结果,只有生活富裕了,乡村才能留得住人,才有建设好乡村的资本。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的提速期,城市和工业通过获取国家的政策倾斜、社会资源的支持,农业农村的人财物向城市转移,城市集聚了大部分的发展要素,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乡村缺少活力,吸引投资能力差,乡村的衰落就成为一个铁律。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将广大农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发展到更高水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还要充分发挥好市场“看不见的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完善农村农业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形成政府和市场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三是处理好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城乡兼顾”战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渐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试图通过以城带乡和资源要素间的重新优化配置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从实际发展经验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制度保障和利益互惠机制而导致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发展要素单向地流入到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是相互独立的过程,农村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光环下的“盲区”,仅仅依靠农村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跟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最后导致“大城市病”和乡村衰落并存。首先乡村振兴不是所有的全部的乡村都要不计成本的振兴,而是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让不再适合人居的乡村自然消亡;其次乡村振兴也不是要去城镇化,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不会制约乡村振兴,反而可以通过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来促进乡村的振兴;三是必须要重塑城乡关系,重塑农业农村价值,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光要加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倾斜力度,建立与城市相配套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外,更要充分发挥乡村自身的特点,利用与城市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空间布局、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互补性,增加城乡要素流动的双向互动性,构建城乡共荣共生融合发展之道。

四是处理好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就决定了农业之于中国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国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美国农业产值仅占总体经济的1.2%,农业从业人口不到1%。我国的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大城市的农业产值和从业者也都降到了1%以内。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已下降到8.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相当大一部分农民仍将生活在农村。尽管农业的经济地位在下降,但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位不会改变,农业作为食品来源的基础功能不会改变。要想稳住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首先必须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满足人们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三是深度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村的历史、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重塑乡村价值。

五是处理好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2016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5.9亿,在城市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农业外出务工人数2.8亿,农村常住人口和外出务工者的比重依然高达63%。虽然名义城市化率达到57.4%(包含了所有的农民工),但实际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1.2%*《去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2%》,新华社,2017年2月13日。。中国仍然处于农村人口居多的历史发展阶段,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差异明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农民、农业外出务工者和市民之间的关系。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符合一定落户条件并且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不符合落户条件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消除户籍歧视;三是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在农村生活的群体享受到与市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让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获取合理的劳动收入,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者者安居乐业的家园。

六是处理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呈现,为解决“谁来种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的生产关系。按照过去十年农村流转土地面积年均3%的增速计算,2030年和2050年全国土地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仍将有1.7亿户和1亿户,占全国耕地比重达80%和70%。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必须要处理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小农是中国长久以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的历史和现状,小农户经济仍然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继续通过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吸纳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增加非农产业就业机会,营造良好的农村农业创业环境,提高农业人口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三是通过土地“三权分置”、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规模经营主体等方式,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机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做给小农看,带着小农干;四是要建立健全与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购买竞争服务等形式,不光要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还要适应小农户的现实需求。

七是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乡村是一个集生产、生活和可持续(生态)于一体的综合体。传统的不惜牺牲资源环境代价、一味追求高产增产的农业发展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够,甚至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怪象,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还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生态宜居”首先要求生态环境优美,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与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一是要树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二是根据各地不同生态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人制宜,建立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外部约束与内在激励机制,减少不规范生产、生活方式。

八是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粮食安全是中国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中国人多地少,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势必就需要将很大一部分耕地用来生产粮食,种粮的经济效益决定了种粮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因此,粮食安全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一是发挥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作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建立“两区”利益补偿机制;二是改革和完善粮食收储制度,理顺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行市场决定价格、价补分离和多元主体收储制度;三是培育专业化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构建适应粮食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收入、保险、服务等方式保障粮食综合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现代物质装备、现代农业科技、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通过社会化组织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全产业链服务,提高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九是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党中央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数以亿计农村百姓福祉,关乎全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重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全面实现。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基层干部的实践。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和官员晋升条件要求必须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一是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通过科学规划制定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明细,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改革和创新基层干部考核方式,不光要考核任内完成的指标和任务,更要看完成的质量和科学性;三是建立乡村振兴终身负责制,不可急功近利,又不可碌碌无为,通过终身追责确保终身负责,消除乡村振兴战略执行者的侥幸心理。

十是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乡村振兴面临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市场环境各不相同,即使一个省、市、自治区辖区内乡村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只有统一的发展目标,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路径。一是破除一切制约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激活农业农村市场主体,盘活乡村发展关键要素,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要充分挖掘乡村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条件,发挥乡村传统和现代发展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农业的多功能特征,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三是各地要不拘一格,动员全社会各类人才和要素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注重建设质量的同时形成一批局部的单个“点”的典型,通过总结经验带动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