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丽
奏鸣曲盛行于18世纪,是钢琴专业学习者之爱.在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经典、有名的钢琴奏鸣曲.然而,浪漫主义时期被称为“音乐诗人”的舒伯特也创作了仅次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王岚发表在中国音乐学的论文《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数量考证》文章中,最后定为21首.[1]在这21首钢琴奏鸣曲作品中,多数于舒伯特死后才被人们发现或出版,此后大家才开始认识、学习、演奏和研究,并对他的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就是其中一首,创作于1816年,首次出版时间则是舒伯特死后的1843年,从创作到人们认识学习它相隔了27年.由于作品构成和时间的缘故,它受到人们的颇多争议.虽然如此,此曲的五个小品乐章:第一乐章中速快板;第二乐章诙谐曲;第三乐章柔版;第四乐章柔版小快板;第五乐章悲怆快板.这五个乐章充分反映了舒伯特浪漫主义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它不仅具有古典乐派的手法和影子,也在各个乐章中呈现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情绪和色彩.其次,这是舒伯特早期奏鸣曲创作相对完整的一首作品.为此,《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是首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作品,本文将对乐曲最重要的第一乐章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在音乐史上,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被称为浪漫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的表现技法、体裁空前丰富,在继承古典乐派的同时,又渴望追求一种自由、文学、情感等精神上的表现.才华出众的奥地利音乐家弗朗兹.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舒伯特生于1797年,1828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2-3]在他短暂的一生时光中,他以其非凡的天赋闪耀在众多群星中,而这些天才构成了音乐家、画家、诗人的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短短的十几年,舒伯特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600多首艺术歌曲、9部交响乐,21首钢琴奏鸣曲和一些小钢琴曲.作品体裁丰富,内容广泛,对此时期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此时的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十分有名气,而不满足于现状的舒伯特开始尝试着一些新的创作领域,于1815年2月和9月分别创作了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和第二首钢琴奏鸣曲.在其基础上,经验逐渐丰富的舒伯特1816年又进行了第三首《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的创作.这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舒伯特已辞去教师职位,成了一名“自由艺术家”.没有固定收入的他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作为中心人物的舒伯特带着大家演奏欣赏音乐,研讨艺术发展、创作等问题.[2]《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就是舒伯特此时期创作的产物,是舒伯特思想、生活和艺术状态的写照.同时,也是舒伯特尝试和探索各种各样曲式结构的过程.
《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第一乐章,从作品的数量级曲式结构角度来看是一个典型的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发展较为高级的专业曲式,于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形成,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其呈现出三部性的框架.[5]
结构图示如下:
呈示部
(1——53小节)
展开部
(54——79小节)
再现部
(80——124小节)
本乐章是《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的首乐章,主要调性为E大调,4/4拍,中速的快板,共有124个小节,作品篇幅较长,规模庞大,在继承古典主义时期的同时又呈现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风格特点,属于典型的奏鸣曲式.
此部共有53小节,从上图可以看出,它主要由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部构成.
3.1.1主部主题:主部主题是乐章的核心部分,由主题Ⅰ(A)和主题Ⅱ(A1)构成,调性为E大调,是本乐章主调.1—8小节为主题Ⅰ,由两个不同的方整型开放性乐句4+4(即a+b)写成.前四小节为a句,分为两个乐节.第1个乐节(1—2)是本乐章的主题头,一乐汇开始音E以附点四分音符的胚胎形态先上后下级进到弱拍位的两个四分音符,形成了主干动机,亦称为动机①.接着以二度级进的方式进入第二个乐汇,主干音符以缩值的形态向下级进至属音B,属音再以向上八度跳进,并均分时值持衡作跳音处理形成副干动机,故称为动机②.(见谱例1)
谱例1:
以上两个正副乐思形态动机构成了整个乐曲的核心材料.随后,第2个乐节(3—4)是第1乐节的二度变化模进,第3小节在上方四度加入全音符B,第4小节同样在上方叠置三度音程B,这样给人厚实感与变化感.5—8小节为b乐句,采用新的材料写成.由于多次出现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因此,音符时值缩减,旋律节奏逐渐加密,最后开放结束在不稳定的属七和弦上.
第9小节到17小节为主题Ⅱ(A1)),主题Ⅱ的陈述层次更为推进.由两个非方正型乐句4+5(即a1+c)写成.a1句(9—12)由第一乐段的a句做八度扩值变化发展而来,给人一种舒展的感觉,左手和声在保持第一乐段基本节奏的情况下,把长时值音均分成八分音,造成前进和急促的动力.c乐句从第13小节开始,它的节奏与第9小节相同,但旋律做高八度变化重复推进.随后的2个小节采用了动机①的胚胎骨干音(即附点音符)的形态,置放在第二个弱拍位上形成新的材料,第16小节和前两个小节一样用一个重音记号强调了第二拍,最后和声以收拢性终止结束了主部主题.
此部两个主题以同头换尾的方法写成,前两个乐句大致相同,后两个乐句均采用新材料进入,构成属主呼应的平行复乐段关系,即主题Ⅱ是主题Ⅰ的变化呈现,同时也是主题Ⅰ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此,这两个部分对主部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陈述.
3.1.2连接部(18—20):此部只有3个小节,小节之间关系暧昧,乐句未能划分.其数量虽短小,但起到了调性转换和新材料引入,以及承上启下的作用.第20小节最后一个音落在E大调属音B上,此音的出现预示着调性有所变化,副部即将开始.旋律材料引用了动机②的弱拍位八分音符形态,以下行三度模进开始,然后上行级进,之后用一个附点八分音符过渡折转下行至调性转换音.由于上、下声部均采用单线条律动,以及装饰音(波音)的进入,音乐形象渐渐发生了变化.(见谱例2)
谱例2:
3.1.3副部主题:副部主题采用新材料写成.它从第21小节开始至第33小节,篇幅短小精炼,属于减缩式的单乐段,由三个非方整型的乐句构成即4+4+5(a+b+c).调性首先建立在E主调的属方向B大调上,后经过两次转调,即#g和E大调,最后回到B大调,并以收拢性的完满终止式结束此部.
一乐句a(21—24)调性为E主调的属方向B大调,材料是采用连接部的“塑型”写成,呈现出复调线条,旋律先疏后密,和声先密后疏,上下形成疏密交替的稳定形态.二乐句b(25—28)与一乐句的材料不尽相同,动机①的附点式缩值形态(八分附点音符)一直贯穿于高声部的前三个小节中.和声调性有所变化,呈现出三个调性功能,即从B大调开始,之后第26小节转入与它的平行关系#g小调上,第27小节回到E主调.(见谱例3)
谱例3:
第三乐句c由5个小节构成,其调性一直在B大调上持续运动至结束.此乐句的写作材料与前两句有所不同,第30—31小节上、下声部均采用纵向和弦的进行曲节奏,把音乐推向一个小高潮,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最后两小节以弱收的方式结束了副部主题.
3.1.4结束部(34—53)
经过主、副部主题的陈述、发展后呈示部进入了结束阶段,其篇幅扩充,节数增多,是个无再现的二段式,即结束部Ⅰ(A)和结束部Ⅱ(B).Ⅰ乐段(34—43)为一个4+4+2(a+a1+补充)的非方整型重复补充乐段.它最初本应呈示的是个4小节方整性结构,在第41小节处就已经终止结束,但在后面又加了两小节的重复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补充的第42小节从音高层面上看是前一小节的原位重复,但由于此小节还原了D音,从而改变了调式调性,调性由B大调转换成同主音的b小调,第43小节又转回到E主调上.此乐段材料采用核心动机的元素写成,即动机①的强位附点四分音符和动机②的弱位八分音符的合成.旋律声部和次中音声部保持长时值形态推进,而中音声部和弦节奏却采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运动,低音声部则一直采用持续二分音符来压轴.因此,声部之间形成具对比又稳定的结构形态.第二乐句的前面四小节(38—41)是第一乐句的平行原样重复,第42—43小节是第一乐句后半句(36—37)的低八度移位的补充变化再现,是一个双重复结构乐句,调性从E主调转入B大调,最后又回归到E大调,形成典型的T—D—T调性功能圈.
经过结束部Ⅰ对主、副部主题的调性及材料的巩固、总结后,作曲家采用两组进行曲式的和弦三连音和极强到渐弱的音乐情绪进入结束部Ⅱ(B).结束部Ⅱ(44—53)的材料较为新颖,调性多变,但结构与结束部Ⅰ的相似,均为4+4+2(b+b1+补充)的非方整型补充重复性乐段.不同的是第二乐句的第51小节的旋律采用了和弦式上行分解,然后转身向下六度大跳又折转上行级进的写作技法.第52小节则是第51小节的向上八度模进重复.第一乐句44—47小节的调性由远关系的#F大调转至E主调.第二乐句48—53小节则由#F大调转至主调的属方向,即B大调,第52—53补充小节也对这一调性给予了强调和巩固.因此,整个呈示部以开放的调性形态结束在属调上.
此部共有26个小节,从54—79小节,是乐章深度发展和推进的阶段,由导入、中心和属准备构成,调性采用了一系列新调,以不稳定为特征.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乐章的核心动机因素.作曲家舒伯特采用主部主题材料导入的方式作为此部的开头,构成一个6个小节的乐句,调性转换为与主调有着同主音关系的e小调,并结束于此调属和弦,形成开放性终止式.
中心又分为中心Ⅰ(A)和中心Ⅱ(B).中心Ⅰ(60—71)有三个乐句(a+b+b1),每个乐句均为4小节.三个乐句在导入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副部主题材料第30—31小节的节奏音型一起融合、模进、分裂和展开.乐句之间形成上下交替,递增式移动模进的发展过程,把乐章推向了最高潮.中心Ⅰ的调性一开始延续导入的e小调,到第62小节转入C大调.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句都落在C大调的属和弦上,均构成开放性半终止式,第三句降B音的出现,使调性转入了F大调,并结束终止在此调上.
中心Ⅱ(72—77)是个由6小节构成的乐句.调性较为复杂,从C大调开始,先转入与它的平行关系a小调,再回到E主调.他把旋律放在中低音声部,裁截了主题副动机的元素材料作反向进行,用长时值二分音符处于弱位并用连线引入到下一小节的强位旋律,用先持续后向下模进的手法形成环环相扣的连环链.(见谱例4)
谱例4:
当一件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必有向下回升的趋势,音乐作品也不例外,此作品经过展开部的深化发展后,作曲家用了两个小节来作为属准备阶段,调性转入了E主调的下属方向A大调,并开放结束于属七和弦上,预示着再现部的到来.
这是个缩减式的再现部,从主部主题Ⅱ(A1)开始再现直至结束.此部与呈示部相较而言,除主部主题长度缩减了8小节外,其在结构组织、句式段落、写作材料、节奏、旋律、和声及织体方面完全相同.它们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作品中的再现部没有向其他奏鸣曲一样立即回到主调,而是把再现部的主、副部主题和连接部整体向上四度移动推进.调性先转入主调的下属方向A大调,经过3个小节的连接后副部主题才回到E主调.第二乐句中又进行了两次无展开性的小型转调,即#c小调和A大调,最后完整结束于E主调.由于旋律位置的移动,因而使调性发生了转变,二者形成了鲜明的调性功能对比.这样的写作方法把作品再次推向了高潮.
再现部结束乐段的写法与主副部反其道而行,作曲家采用的是往下移动五度的方式,让其旋律及和弦静静沉稳下来,最后反复用ffz到渐弱的音量来控制旋律,然后由低向上爬行至重音和弦结束.与此同时,调性上也发生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调性一直在主、属、下属调上来回转换.最后落在E主调上,以收拢性的完满终止式给整个乐章划上了句号.
从以上对《E大调钢琴奏鸣曲》D459第一乐章曲式结构的分析和探讨中可以看到,作品在继承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写作的基本结构下,作曲家舒伯特也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技法.其作品一级结构为奏鸣曲式,二级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各部中又由不同层次的次级结构和不同数量的陈述过程构成.尽管如此,它们始终围绕着核心乐思及核心乐段,通过不同的技法和调性对比层层推进和展开.这些新状貌的呈现,不仅让我们嗅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写作气息,更加深了我们对此乐章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王 岚.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数量考证[J].中国音乐学,2001(4):36-47.
[2]刘 悦.西方古典音乐欣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77-79.
[3]余 雄.论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J].音乐探索,2006(1):60-63.
[4]李 虻.名曲72首赏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5-37.
[5]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