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全市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连续9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保障了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淮安市把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年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责任告知、承诺和报告“三项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行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123456”工作举措(一张清单、两法分析、三项制度、四类告示、五全保障、六种机制)和“三个一分钟”工作法(企业每个班组明确一名安全员,开展工作之前用1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提醒;工作过程中定时不定时进行1分钟安全检查;工作结束时用1分钟进行安全回顾),让一线作业人员时刻讲安全、想安全,让主体责任传到“末梢神经”。
淮安市深人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量依然较大,在全市开展的前几轮大检查中,有的企业旧的隐患未改又产生新的隐患,究其原因还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造成的。
记者:经过调研分析,您认为目前企业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庄护林:一是依法依规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部分企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并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效益轻安全、重生产轻管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被动应付多,主动作为少;盲目侥幸、麻痹大意多,抓管理、抓基础少,导致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有些企业“唯利是图”,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
二是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够到位。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全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仅依靠企业的个别部门、少数人;建立的责任制流于形式,责任落实出现了“缩水”“打折扣”的现象;现场管理、生产过程重点环节管控制度缺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打折扣;对制度执行缺少刚性约束,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组织安全生产的能力不强。一些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能力不强,安全管理不精细,经常性教育“不经常”,专业性教育“不专业”,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造成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懂、不会、不知”,形成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应急管理不得力,防范遏制事故的机制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安全技术力量不足,安全生产存在“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
四是隐患排查整治不够扎实。企业隐患存在“不去查”“不会查”“查不出来”“整改不了”等问题,一些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导致隐患“藏而不露”“除而不尽”。特别是一些老旧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欠补”,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仍较突出,企业安全风险长期得不到消除。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您认为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庄护林: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和定期会办,对本辖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分管领导要履职尽责,具体抓好组织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推进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同时,要建立具体联系人员的信息网络,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使企业通过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活动,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二要全面扎实推进。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建筑施工、道路(水上)运输以及涉及易燃易爆物品、劳动密集型等企业和近年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为重点,狠抓落实,以重点带动一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解决不放手,解决不好不撒手,实行挂账销号。要大力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良性发展。
三要严格检查考核。对所属各级、各部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组织检查督查,凡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要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纳人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加大分值权重,健全长效机制,促进企业更加自觉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从2013年开始,金湖县全面实施安全文化系列示范创建工程,建成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长廊、安全体验厅、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室各1个,安全文化视频宣传点6个。出版发行《金湖安监》月报,联合电视台开办“安全视界”,在《金湖快报》开辟“安监专版”,开通移动短信平台,组织“安全生产月”系列宣教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先后命名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建成了一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标杆企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安全大讲堂讲座和“安全沙龙”活动,激发企业法人代表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的责任意识。
举办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强化企业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工程,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集训、轮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水平和能力。
金湖县出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若干规定》,对企业从安全制度完善、机构设置、资金投人、应急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分不同企业类型制定26类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指导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要求企业正常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从隐患的排查、建档、防控、整改、验收、销号到信息上报等进行闭环管理;编制《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手册》以及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八查八看”,要求政府部门从企业源头管理、责任制落实、监管人员设置、教育培训、安全投人、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督促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先后对部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约谈,责令就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作出承诺,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党政领导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谈心对话活动,面对面宣讲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实施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对不履行主体责任造成事故的企业从严控制其项目审批以及用地、融资、贷款等,并禁人地方招投标工程项目。
金湖县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建成含企业安全基础信息采集、危险源智能感知、应急救援辅助决策、隐患排查治理及培训教育管理为一体的全县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平台,实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抽查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现场管理,督促及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逐企建立安全监管“一企一档”基础台账,对企业安全监管实行全过程记录“留痕”;成立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3~5名专职监管人员,并筹建乡镇综合执法局,赋予安全生产执法职能,为基层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供有力抓手;加大政府安全投人,县财政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防控资金,专项用于企业事故预防、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等支出。
以县安委办为依托,吸纳全县各行业领域技术骨干参加,成立近40人的县安全生产专家组,先后为近千个企业免费提供安全检查、技术咨询、标准化辅导等安全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江苏泰康安全环境有限公司为全县重点监管的65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检查和标准化运行审计服务,帮助企业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
年初,金湖县安监局指导各镇、各部门与所监管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督促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履职承诺书,年终组织对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核不合格企业将取消各类评先评优和项目申报,并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帮助查找履行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为下一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对象。
以“安全生产执法年”为载体,实行部门联动,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政策引导与行政强制相结合的方法,关闭取缔县城园林路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歌舞厅37户,消除了困扰多年的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商务、安监、公安、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成品油市场安全专项治理,对全县91户无证经营的加油站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县安监局实行内部科室(大队)联动,每周开展两次一体化执法,处罚结果一律公开曝光,起到了处罚一个、警示一片的作用;借助“四个一批”等专项治理行动,关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条件不达标的非煤矿山企业14个、化工企业11个。
淮安区按照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以深化安全标准化创建、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强化监管执法为手段,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淮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反复抓、反复强调,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安全责任。区各乡镇、各部门扎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五级五覆盖”落到实处。全区所有化工企业、危化品经营存储企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均与区安监局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重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建筑施工单位、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文化娱乐场所等与交通、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各园区重点企业、烟花爆竹零售经营户均与本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签订了责任状。各企业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落实到每位员工。
淮安区持续开展危化品、冶金工贸、职业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对检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重拳打击。联合多部门依法对49起违法经营油气的行为集中整治,对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点依法取缔;对17家存在安全隐患的金属制品加工企业下达停产停业整顿通知书,对其中12家存在较大生产安全隐患的企业,依法采取强制停电措施;对45起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取缔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4家;对淮安市鑫达铝粉厂安全隐患长期未整改、陈月红无证经营汽油等企业、个人失信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并集中公开曝光。
淮安区将标准化创建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出台了《全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企业进行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由安监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专职人员为企业给予帮助指导,对创成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由政府承担其创建考评费用,提高了企业创建标准化的积极性。同时选取部分企业作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试点示范企业,组织学习借鉴企业经验,并做好跟踪服务。
淮安楚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自投产运营以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现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为“零”;重大设备(含特种设备)事故为“零”;火灾、爆炸事故为“零”;新增职业病病例为“零”;厂区内交通责任事故为“零”;危险化学药品泄漏、中毒事故为“零”;相关方厂区内事故为“零”。
海螺水泥公司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且落实责任人,根据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不同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公司领导、职能部门、生产工段、基层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公司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常务副总经理担任主任,安委会下设安委办,由安全处负责人担任主任,具体负责公司安全生产日常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公司每季度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每月组织各部门召开安全例会,统筹协调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做好安全生产必须有经费作保障。为此,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每年初下发年度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每月由财务处统计月度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费用使用台账,安全环保处定期对安全费用支出的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
公司每年度下发公司级、部门级、工段级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建立员工个人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确保安全生产教育档案“一人一档”,每月开展安全培训落实情况检查,并下发通报。另一方面,与当地的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培训关系,按照季节变化特点,实时开展相应安全培训。
为了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在公司更有效地执行,公司开展了全面评估和核查。依据反馈的问题、评定的结果等情况,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融人,公司将修订后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成册,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工段、班组,各部门按要求开展培训、考核。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公司通过开展岗位达标,对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素质、操作、管理及其作业条件、现场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价,确认是否达到岗位标准。
在岗位作业过程中,公司按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在生产现场,所有皮带机、斗提机、风机等设备的外露传动部位均设置了防护罩;对手持电动工具、压力器具、吊机、焊机、工业气瓶、计量设备等均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建立台账进行登记、归档;现场登高作业平台及巡检通道踢脚板齐全。进一步健全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和保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责任制,克服“重用轻养”。
为辨识及评价公司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公司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辨识,根据危险等级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和记录。强化清库、进磨、登高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管,按程序进行现场审批,召开作业前安全会,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负责人,并加大作业全程的安全监管。
公司建立常务副总经理为总指挥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按计划开展应急救援训练。结合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公司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人身事故、特种设备、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专项应急预案均设立应急小组,并按照应急救援的需要储备充足的救援物资。
为避免可能发生噪声、粉尘等职业伤害,公司定期对危害场所进行检测,采取有效的防护与防治措施,配以合适的劳保用品。针对噪声问题,对噪声源采用吸声体等消声装置,实现了敏感点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厂界噪声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的要求。针对粉尘问题,在线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环保设备台账,由生产运行工段负责日常点检,处室负责月度点检工作,确保环保设备相对主机设备运转率100%。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组织员工职业卫生体检,自建厂以来未发现职业病例。
(本专题由淮安市安监局供稿,本刊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