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夫人镜头里的民国世相

2018-04-11 11:33荷兰爱伦凯特林文并摄影奥地利费里德里希希夫绘张春颖
书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吴先生音乐

☉[荷兰]爱伦·凯特林文并摄影 [奥地利]费里德里希·希夫绘 张春颖 译

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爱伦·凯特林女士是一位摄影师,拍摄了大量老北京的风光、民俗照片。她遴选部分照片,配以适量文字,并由奥地利籍著名犹太漫画家费里德里希·希夫绘制滑稽漫画,编成一册结合优秀摄影作品和风趣漫画的旧京图集,于1934年在上海出版。书中通过虚构人物皮姆先生及导游吴先生的游览,再现了当时北京城及北京人的生活。

观象台

皮姆先生获悉,中国现在的观象台是由一位外国人创办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南怀仁神父。他是17世纪耶稣会的一名传教士。因为南怀仁神父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所以由他负责北京天文观测台的管理工作。这个天文观测台最初是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建造的。

南怀仁神父在北京天文台工作多年。当时,他铸造了许多新的仪器,还从欧洲进口了其他一些仪器。南怀仁还将一部分数学原理引入了中国。这些数学原理取代了中国占星学家以往对四个象限和二十八宿的迷信研究。

音乐

在中国,有很多东西是外国人很难理解的。最让他们感到莫名其妙的就是中国的音乐了。

皮姆先生根本不会欣赏中国乐队弹奏出来的任何曲调和节奏:他几乎听不懂他眼里的那些奇怪的乐器所演奏出来的5/4拍的音乐。

后来,皮姆先生遇到了一位中国音乐教授,便向他请教:“中国音乐对于我来说,只是单调的声音。我一点儿也听不出节拍的强弱,更辨别不出音乐节奏的变化。我根本不懂得中国音乐到底要表达怎样一种内心的情感。”

音乐教授答道:“公元前200年,有人写了一本《中国史》(Chinese History,疑为《史记》)。上面有一句话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教授继续说道:“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音乐轻柔舒缓,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那么表明这个国家一定很富足、很安定;如果一个国家的音乐音调不协调,让人难以理解,则证明该国政局不稳,政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所以说音乐与政治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现在,你所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此。中国音乐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首先,在中国,音乐一直是一种贵族艺术。作曲家努力通过音乐来表达道德情感和英雄主义。他们所写的词、所作的曲都是为历代君王服务的。由于他们对‘天子’惟命是从、忠心耿耿,他们不得不把音乐的创作按照传统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把人类的所有情感展现在帝王的面前。其次,历代帝王的最大愿望就是利用音乐向平民百姓逐渐灌输最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忠心和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音乐灵魂之所在。因此,中国没有任何偏激的音乐。中国古代一位皇帝曾经对中国音乐做了如下解释:‘所有音乐都应该朴实而轻柔、友善而勇敢、质朴而谦逊,毫无残酷之感,毫无傲慢之意’。”

皮姆先生认为,中国五千年的音乐知识底蕴也许也影响了现代西方音乐。

拉二胡

纳妾

吴先生有一个朋友,是位家财万贯的老富绅,属于社会名流那一类。因妻子疾病缠身,亦不能生育,富绅娶了二房传宗接代。但二房在为富绅生下一子后,变得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富绅对她再无怜爱之意,于是又从茶馆里买了一个漂亮的戏子。富绅对这个戏子宠爱有加,非常舍得为她花钱,给她买房子、衣服、珠宝首饰、几十瓶法国香水、鲜花以及其他物品一百多种,并纳其为妾。随后,老富绅邀请吴先生来看看他的新宠。

吴先生想让皮姆先生开开眼界,遂带他一同前往。于是,皮姆先生有幸跟北京城里最漂亮的戏子坐在一起喝茶。北京城里聚集的都是全国最漂亮的戏子。

卢氏

一座小塔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皇帝定都南京的时候,修建了一座小铁塔。皇帝非常喜欢这座塔,经常到那里去祈福。

后来,皇宫向北迁移,搬到了北京。小铁塔被孤独地留在了故都南京。它变得十分抑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它忠实的皇帝。最后,小塔再也无法忍受离别之苦,启程去寻找它至高无上的朋友。

从南京到北京的路途非常遥远。长途跋涉之后,可怜的小塔精疲力竭,几乎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快支撑不到北京了。

但是,小塔苦苦坚持,终于有一天,它能够远远地望见新首都的城墙了。气势磅礴的城墙深深地触动了小塔疲惫的心。它浑身一软,瘫坐在地,再也无法挪动半步。

御林军发现了疲惫至极的小塔,急忙向皇帝禀报说小铁塔在来京觐见的路上由于过度劳累瘫倒在了路旁。皇帝深受感动,带领文武百官出城隆重迎接小塔。皇帝还下旨在小塔瘫倒的地方另建一座高塔,将小塔置于高塔之上,以便让小塔好好地休息,同时还可以远眺都城。

直到现在,小塔如同一根破旧的铁棍依然矗立在那里,凝视着远方的城池,城中的皇帝早已带着忠诚的信念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是小塔的故事永远地流传了下来。

小塔

剧院

皮姆先生和吴先生来到剧院。剧院里座无虚席,人们喝着茶水,嗑着瓜子。男女老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全神贯注地看戏。剧院里有许多打杂的伙计不停地打扫着地上的花生皮,给客人们添茶倒水,为他们递上热毛巾擦手擦脸,然而,却没人注意这些忙碌的伙计。

舞台上传来震耳的铜锣声。伴随音乐的节拍,演员们陆续出场。他们嗓音尖细,音调很高,姿态怪异,脚步舒缓而有节奏地通过舞台。

皮姆先生转过身来问他的朋友:“请您给我讲一讲中国戏曲和欧洲的表演之间的区别吧。”

“首先”,吴先生答道,“我们不会像你们欧洲人那样去剧院看‘惊悚片’,那一类电影讲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或者是我们这代人的个性问题。中国所有戏剧的主题都是相似的,主要描述的全都是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赞美英雄人物的美德和高尚行为。”

皮姆先生吃惊地说:“对于演员来讲,每次都以生动而富有个性的方式去扮演相似的角色该有多难呀!”

吴先生紧蹙了一下眉头,说道:“朋友,我们中国的剧场并不允许你所说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演员’上场。演员的每一张脸谱,每一个姿势以及手脚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画有白色脸谱的演员扮演的是奸诈狡猾但地位显贵的角色;扮演乞丐的演员都穿着棋盘状的亮色丝织外衣;扮演皇帝的演员总是身着黄袍出场,上面绣有上下盘绕着的五爪龙;如果扮演的是地位显赫的官员,也都会身穿黄袍,袍上绣有俯首的飞龙图案。演员左手执鞭,表明其即将下马,右手执鞭,则表明其即将上马。扮演女性和英雄的演员不化浓妆,只是略施脂粉而已,其官职和人物个性主要靠服装来进行区别和表现。”

“但是,演员们是如何掌握有关戏曲的这些详细知识的呢?”

“要想学习这门复杂的艺术,准演员们在七岁左右就进入戏曲学校开始学习中国戏剧。北京的戏曲学校是全国最好的。在七年的学徒过程中,男孩子们必须吃住在学校。他们从早晨七点开始,一直学习到晚上九点半,所学内容包括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还要进行杂技和唱功方面的刻苦训练。”

正在这时,皮姆先生看见一个妩媚多姿的女子正缓步走过舞台,步态优雅端庄。他随即问道:“你为什么只谈论男孩子?那些想成为演员的女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

排练节目的女孩子们

戏园子里练功的男孩

吴先生答道:“直到现在,在中国的绝大多数舞台上,女性的角色都是由男性代演的。”他瞥了一眼身旁的这位欧洲朋友,接着说道:“因此,在男孩子所学的课程当中,有一项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像中国的女子一样,学习用裹过的小脚走路。另外,你现在看到的舞台上的这名女子其实是男人。”

在接下来的表演过程中,皮姆先生一直沉默不语。

随后,皮姆先生又多次去剧院听戏。他非常渴望能够理解这门艺术,因为戏曲是中国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一次,皮姆先生欣赏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演出。梅兰芳扮演的女子比生活中的任何女子都更甜美、更富有魅力。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充分体现了所扮演的女性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皮姆先生终于明白了,中国戏曲所蕴含的道德和教育力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影响和教化着中国古老文明的子孙后代。

人力车

在北京火车站外,有许多辆人力车停在那里等待客人。皮姆先生刚到中国时,曾经发誓永远都不会接受这种服务,这些车夫为了一点点微薄的收入就拉着客人跑街串巷。于是,吴先生向皮姆先生讲述了在北京电车启动仪式上人力车夫发生暴乱的事情。

当首批有轨电车开过北京哈德门大街时,成千上万的人力车夫蜂拥而至,推翻了威胁他们生计的这些机动车。他们宁可继续从事这份廉价的工作,也不愿意因为失业而无所事事。

人力车车站

皮姆先生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任何国家,发展都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但是,在不知不觉中,皮姆先生意识到,让人力车夫挣几个钱以维持他们的生计,可能比都坐现代交通工具而令他们饿肚子要好得多。

遛鸟

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并不像我们一样热爱动物,唯一的例外就是他们对鸟类情有独钟。皮姆先生经常见到这样一些中国人,他们用手小心翼翼地托着鸟笼,让笼中的小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鲜花开满枝头的树丛中,鸟儿在自由地歌唱。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想让笼中的小鸟聆听并附和这些鸟儿的歌声呢?

遛鸟的老汉

猜你喜欢
吴先生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小吴先生列传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微笑受害者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