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萍
摘 要:在幼儿美术课的教学中,鉴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美术鉴赏教学就是教幼儿去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帮助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从中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品味,让幼儿能更好地感知整个世界,感受和欣赏生活。本文从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探究能够优化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优化;幼儿美术鉴赏;审美能力
学习美术有助于幼儿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力,对提高幼儿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美术鉴赏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美术鉴赏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不仅给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也给广大的幼儿美术教师带来了重大的考验,如何优化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成为了每位美术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现笔者结合自身在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内容,希望能为广大幼儿美术教师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一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的学习有助于幼儿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对艺术生成过程的体验,形成一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审美评价,从而收获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为了培养幼儿较高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师必须要让幼儿们经常欣赏、评鉴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去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只有教师自己拥有较高的品味,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例如,教师可以多读一些美术史、美术理论或是美学方面的学术文章或著作,首先要从理论上形成对美术学科的正确认识。比如有很多幼儿都不知道“美术”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的美术老师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些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資料或是找图书馆里的文献,来探索“美术”这个词的来源轨迹,还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学者观点,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以便在课堂上帮助幼儿理解“美术”的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在熟悉经典作品之余,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了解其形成原由和特征,以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吸收优秀的经验与思想,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影响幼儿。
二 革新教学理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美术鉴赏课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语言、图画、手工等)为一体,是一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创作性的综合艺术课程,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很多教师都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单向地授课,严重忽视了幼儿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导致很多幼儿认为美术知识都只是空洞且不实用的理论。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必须要革新自己陈旧的教学理念,要先去培养幼儿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鉴赏潜力。
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但是不要直接就开始讲解,况且在幼儿教学时期受到幼儿认知能力的影响,教师需要从幼儿周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降低幼儿对于“美”的陌生感,从而逐步培养幼儿对于“美”的认识。例如可以从引导幼儿独立作画开始,让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想画的事物,从而激发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
三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堂总是先由教师讲解,然后让幼儿课下复习回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环节构成,在这些过程中,幼儿都是按照教师精心的“导演”完成的,这种学习方式过于乏味、死板,失去了美术鉴赏本身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尊重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效的教学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培养综合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我的一家”为题,让幼儿发挥想象,不设定幼儿作画的环境、事件,然后在幼儿完成作品以后,让小朋友选取其中画得最好的几幅图画,并让小朋友细细观察和欣赏。然后让小朋友进行讨论,说出“优秀作品”好在了哪里?这样一来,幼儿的探索欲完全就被激发了出来,教师可以趁机去让作者小朋友亲自介绍这幅作品的内容、初衷、意图和表达的意愿等等,让幼儿在边看边听中感受作品丰富的内涵。再如,在中国民间艺术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去搜集一些旧的年画、剪纸、草编、竹编等民间艺术作品,或从相关资料中搜集一些图片资料,并为之附上作者、创作年代、作品风格等文字说明,这些都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让幼儿有效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并从中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朴实、热情、淳朴、聪明的人格品质。
总之,美术鉴赏课的优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去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启发幼儿的真实感受,以便引导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鉴赏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燕燕.谈幼儿园中班创意美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15.
[2]奚静.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与游戏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