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8-04-10 03:34陆晓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应用型本科对策

陆晓霞

摘要: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教材建设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基础工作,在目前教材建设滞后问题突出的状态下,探索新模式下的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阐明校企合作模式下教材开发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材建设;应用型本科;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C-0061-03

教材既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媒介和重要载体,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教材编写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纸上得来终觉浅”,所学非所用,成了一条腿走路的人,有的甚至感觉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用不到10%,而很多用人单位也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太差,必须重新学习应用型技能,这从时间成本上来说是非常不利于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而应用型本科教材更是如此。尽管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构建系统且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缺乏真正的企业历练,无法从它们的角度编写教材,以至于教材建设发展滞后,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也没有充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和职业要素,无法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

一、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的现状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来源一般为“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所谓权威教材,多为研究型大学所编写,也就是说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并无本质区别。一方面仍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内容相近、体例相似、内容陈旧甚至粗制滥造的教材;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即便是全国统编的所谓精品教材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教材几乎是乏善可陈。可见,传统的教材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材建设不均衡。大部分教材内容比较固定, 很少修订增删, 即使修订也是在原来基础上稍做改动。基础性课程教材和热门专业教材相对偏多,新兴专业、冷门专业教材不完备,有些专业出现无合适的教材可订购,甚至不得已申请使用高职高专教材,或使用版本过于陈旧的教材,不能及时反映先进技术和工艺。

二是实践(实验、实训)教材匮乏。实验实训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大多数为教师教学使用,企业和行业专业人士编写的实践教材少之又少,即便有,也跟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理论性教材相比,对实践类教材建设的要求就更高,内容需要投入更多的案例和更多的创新,这对教师和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已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三是多媒体应用率不高。教材并不仅仅指固定的文字材料,还应包括电子、音像教材,活页教材,课程资源库等。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运用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新兴媒介,能够更好地传播新知识,传授新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方法虽然在计算机类教材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在其他专业教材中的应用还相对薄弱。

四是与国际化教育接轨不够。虽然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在尝试直接引用国外原版教材,但受制于语言、文化、师资等方面的因素,这些高校在教材编写、出版、发行等方面想要融入国际教育大市场还需要漫长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之一就是要加强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理论类课程、加强理实融合课程、增设应用技术类课程和强化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如果教材问题得不到解決,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应用型”的特色就难免流于形式,最终必将陷入发展困境导致踯躅不前。其解决的途径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合编专业教材,突出行业特色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要求。作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应用型本科高校自编教材是否适用,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加强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已迫在眉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 教材应当反映当代课程建设与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编写顺利进行,高校应该根据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发和建设适应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材。教材内容中的理论应以够用为度,主要突出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技能型,注重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并有发展。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材建设工作。

(一)加强管理机制,成立教材开发委员会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办学、合作、治理等方面的系列管理制度,建立教材开发委员会,负责整体合作项目的整体运行。一般由学院院长和企业负责人担任委员会主任,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40%,他们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校的管理,包括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教材开发和建设中要用足够比例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保证教材的适应性。此外,教材开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积极争取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定期召开会议,就教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规划和指导,尤其在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知识结构的侧重点上,更多地向应用性和创新性方面倾斜,实现能力培养一体化,使教材建设真正成为激励提高专业技能的起点和摇篮。

(二)加強队伍建设,保证教材建设的合理性

学校应鼓励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与企业实行共建教育集团或共建共管二级学院。通过改革教师聘任制度、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更新考核评价办法等方式,大力引进行业公认的高才、专才,聘请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并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学习培训、项目参与、挂职锻炼等途径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定期打造一批专兼结合、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双能素质型”师资队伍。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学院要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积极组织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参与学术教学活动,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一起参与编写或提供素材,加强校企教材开发团队的培训,定期派遣人员外出学习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以保证教材建设的合理性,把教材编写的队伍打造得更有实力。

(三) 明确责任与义务,提升编写要求和技巧

根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原则,校企合作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通过教学交流、教学互动、调研走访、调查问卷等模式紧密协作,从任务设置、专业分析、教材选题、案列筛选、素材处理等方面,共同研讨教材编写思路、审定教材编写大纲、确定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优化编写流程,以契约的方式,推行双主编制度,分工到人,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保证编写任务的完成。另外,可以借鉴优秀教材特别是国外精品教材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以及章节安排,摒弃传统教材知识点设置按部就班、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枯燥无味的弊端,以学生为本,重视实践环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四)构建反馈和评估体系,提高共编教材质量

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度,抓好教材编写、使用、检查和反馈评价,逐渐提高教材开发的质量:(1)建立信息反馈体系。新编教材在充分试用后,开展编写质量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搜集各学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及社会其他各有关单位对教材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编教材进行质量跟踪。(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校企双方组织专家通过设立一二三级相关指标,从教材与课程的匹配度、教材的适用度等方面对教材质量进行考核、研究、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此外,鼓励校企联手申报国家级与省级规划教材,为校企合作提供足够的扶持,建立稳固长期的协作关系,提高学校、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五)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

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加强教材编写队伍的有力驱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1)立项资助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增加新开发教材的投入,调动教师和企业骨干编写教材的积极性。(2)产学研融合激励机制。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既有利于鼓励教学名师和行业专家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建设中,也有利于企业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进行转化。(3)职称晋升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定中,出版教材可作为教师、企业骨干晋级的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在评定中起到加分作用,在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4)奖励激励制度。一是经济奖励,即是让参加教材建设的教师获得如采用计算教学工作量或直接给现金补贴的方式进行奖励作为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二是荣誉奖励,即在学校定期开展教材评优活动,对获奖者给予奖金奖励并授予荣誉证书。

总之,一本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发的应用型本科优秀教材,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理念,注重吸收行业企业发展的新技能新技术,有效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满足课堂教育与工程实践两方面的需求。这样才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在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以及创新型人才上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为企业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学生好就业、企业有人用、学校有发展、创新有活力”的多方共赢,成为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LU Xiao-xia

(Nantong Polytechnic College, Nantong 226002,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mod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the basic work of training new talents.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lagging behind, th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extbook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mod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five aspects.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应用型本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