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院多企”联盟 实施院企贯通培养

2018-04-10 03:34曹本义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联盟校企融合

曹本义

摘要:为实现院企合作育人、协同发展,南京浦口集成电子学院构建了“一院多企”联盟合作体系,围绕“发展联盟、深化联盟、丰富联盟”的三联举措,推进企业调研,创新培养模式,开启多元交流,成功搭建了校企资源互融、互渗快速通道。

关键词:集成电子学院;贯通培养;校企融合;联盟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C-0051-04

一、集成电子学院建设背景

随着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交通装备产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4+2”产业升级,江苏省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浦口中专”)紧密围绕“着眼于新区发展,将学校打造成江北地区龙头职业学校;着眼于未来发展,将学校打造成高水平高质量的高职校;着眼于全球发展,将学校办成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十三五”目标定位,成立集成电子学院。同年11月,学校召开了南京浦口集成电子学院建设专题会议。提出了以服务新区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共建为纽带,全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思路;明确了学院根据必要性、适用性、持续性、平等性原则,在全校原有的186家合作企業中遴选出32家企业,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组建“一院多企”联盟,实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贯通培养,实现建成“有文化、有内涵、有影响”的专业学院的建设目标。

二、构建联盟,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贯通培养的价值考量

职业教育属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范畴。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相互转化,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构造院企联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诸多要素的优势,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出更具时代特征、专兼结合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用亚里斯多德话来说就是充分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1]

(一)构建联盟,实施贯通培养的时代性

构建联盟、实施贯通培养是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构建联盟,实施贯通培养的重要性

构建联盟的目标是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也即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育人机制。它应具有五点基本内涵:一是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校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和技术信息,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三是学校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四是企业强化办学意识,不断为学校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提供方便;五是培养人才不单是学校的行为,也是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构建联盟,实施贯通培养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院企联盟可以促进办学观念与办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能够为学校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学校的办学带来新的思路,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正如浙江省一所职业学校的全国名校长所说:“职校是鱼,企业如水。如果中职学校游离于企业之外,关门办学,那么必将陷入山穷水尽境地,不要说是发展,就是连生存都谈不上。”[2]

三、“三驾马车”全程助力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

学校深化院企协同育人,围绕“一院多企”联盟,坚持“发展联盟、深化联盟、丰富联盟”的三联举措(见图1),推动并完善了院企深度合作育人、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

(一)构建新型“一院多企”联盟合作体系

1.组织结构

(1)会员(代表)大会作为联盟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章程、制定会员选举办法、听取和审议院企合作重大决议。

(2)联盟主席负责督查联盟重大工作执行情况,提名专家顾问、名誉主席等人选。

(3)秘书长负责联盟全面工作,主持联盟各机构开展日常工作,领导各职能部门做好巡视和调研工作。

2.职能部门

(1)联盟秘书处(企事业代表总人数不低于60%)负责发布联盟工作动态,筹备和跟进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

(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学院专业建设的指导机构,由企业专家、职业院校专家、学院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3.功能部门

根据联盟阶段工作和发展需要,灵活机动地成立各种功能部门,如企业调研团队、院企文化传播社、媒体宣传组、活动策划组等。“一院多企”联盟组织结构图见图2。

4.联盟工作职责

(1)制定联盟策略和行动纲领,发布合作信息。

(2)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共育专业人才,技术合作与培训合作。

(3)对院企融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程跟踪和反馈。

(4)积极促进院企融合的有效开展,搭建融通的快速通道。

(二)发展“一院多企”联盟,全面推进企业调研

1.构建调研体系

成立学校、集成电子学院的“两级”调研工作指导委员会,重视吸收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参与。建立以就业处为主体,学院、行业专家参与的“三位一体”企业调研团队。

2.重视调研过程

学院结合培养计划和实习、就业学生的专业构成拟定计划,明确调研企业的数量、规模、合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职能部门牵头、网络拓展、兄弟学校引荐等方式,根据适应需要原则、平等参与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寻求优质合作资源。

3.实行团队调研

(1)团队分组。将调研团队分成三组:电子组、计算机组、信息组,三组分别由各专业班主任、相关专业部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

(2)团队调研备案。调研前到调研团队秘书处登记调研内容,调研结束后做好调研文案记录。

(3)团队工作过程评估及激励。评估共分三个等级:实质性合作、意向性合作和潜在性合作。学校对表现突出的学院小组成员在年终评优、专业晋级、外派培养等方面优先考虑。

(三)深化“一院多企”联盟,多角度构建院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浦口中专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精神,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进“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1.“双定生”模式

学院向联盟企业发出“双定生模式”菜单,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保障措施。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评估小组,确定符合“双定生模式”的企业名单,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定向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

2.“专业工作室”模式

“专业工作室”是校企共建的綜合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教科研场所。工作室建设过程分为必要性评估、企业筛选、协议签订,共建共商。工作室培育专业人才的实施路径为:共同制定培养大纲、共同编写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参与管理、共同制定评价体系。

3.“现代学徒制”模式

学院在“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注重系统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努力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实训与就业、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五融合。主要试点内容有:建立学徒制管理制度,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建设校内外实岗育人基地,实施校、企分段教学,推行双主体评价机制等。

(四)丰富“一院多企”联盟,开展院企多元交流

1.企业文化进校园

(1)以社团为抓手,保障文化传播的组织性

企业文化传播社团由企业文化宣传人员、就业专职教师、优秀就业学生代表、学生会宣传部四部分组成。经过招聘形式选拔,经过竞争性上岗测试和规范系统考评。

(2)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文化教育的普适性

院企文化共建,一开始就把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主体定位在学生身上。社团代表通过赴企业参观学习,召开座谈,确定活动主题,老师和企业代表只作为活动的“顾问”身份参与其中。

(3)以项目为平台,强调文化活动的多元性

一系列校企文化互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身临“企”境。企业文化“大讲堂”活动,遵循“选择专业,成就职业”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行业文化校园行”,将不同行业文化与专业对接,打造学生的职业归宿感。

2.企业专家做导师

(1)导师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学院改革以往的传统模式,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新专业、新课程的论证,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把职业要求与学生的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力求按照企业生产的自身规律来研发教学模块。

(2)导师参与课堂教学

为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聘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将企业特定技能培训植入课堂。同时要求学校教师也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课程或随堂听课,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3)导师参与全程化实习管理

学院从联盟中挑选一批技术工程师与实习管理教师共同组成“一企双师”实习管理辅导员队伍。在全程化实习管理过程中强调三个融合、三个阶段,寻求管理创新。三融合:学校跟踪管理与企业定点管理融合,学生自主管理与校企制度管理融合,实际管理成效与考核奖惩落实融合。三阶段:“双师”引导阶段,“双师”服务阶段,“双师”总结阶段。

3.学院培训驻企业

为帮助联盟企业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学院构建了长、短、新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开展岗前、岗中、转岗的相关培训。注重文化讲述和科技创新,促进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四、持续发展路径及思考

(一)打造现代专业群

学校围绕新区的发展规划及台积电、清华紫光、上汽、北斗导航等重点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着“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打造集成电子专业群。通过现代专业群的打造,将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硬件设施、校企融合等方面释放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培育发展能力,注入创新活力。[3]

(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拓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术访问、短期进修、合作研究、定向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科队伍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高水平高技能教师的比例,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国外专家参与到学科的建设中来,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英.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杭州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

[2]肖称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与激励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2(34).

[3]冯丹丹.浅谈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J].教育前沿,2015(41).

Building the "One-college with Multiple-enterprise" Alliance and Carrying out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herent Training

CAO Ben-yi

(Nanjing Puk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18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Nanjing Pukou Integrated Electronics College established the cooperative system of "one-college with multiple-enterprise" alliance. Around the measures of “developing the alliance, deepening the alliance and enriching the alliance”, the college promotes the enterprise researches, makes innovation in the training mode, opens up multiple exchanges, and successfully builds the school-enterprise mutual resource sharing and rapid infiltration channel.

Key words: Integrated Electronics College; coherent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alliance

猜你喜欢
联盟校企融合
校企融合 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