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离家记

2018-04-10 01:51山王
NBA特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奥尔良球馆包厢

文/山王

在NBA,球迷就是当仁不让的上帝。谁得罪了上帝,谁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相信对于2002年的夏洛特黄蜂队老板乔治·辛恩[George Shinn]和他的死党合伙人雷·伍德里奇[Ray Wooldridge]来说,恐怕早已深刻体会到了当初那种众叛亲离的苦涩滋味。

难以挽留的离别

2002年,在NBA官方举行的29人会议中,当在座的主场迁移委员会成员以压倒性的多数投票通过了黄蜂队的有关主场迁址至新奥尔良的申请之后,沉默多时的夏洛特球迷们终于忍不住愤怒了。尽管他们的呼吁呐喊早已无法阻止黄蜂队正式迁址的匆匆脚步,但他们还是决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复这些无情无义的家伙们。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看吧。2002年1月4日,在主场比赛之前, 夏洛特体育馆前的偌大停车场内只有寥寥几辆汽车停在那里,无事可做的车辆领位员们一个个挥舞着手中的橙色指挥棒在空旷的场地内四处闲逛;体育馆内更是一片寂静荒凉的景象,将近两万个空位越发显得馆内冷清萧条——那时的黄蜂队以平均每场卖出的11400张门票在NBA 29支球队的门票销售榜上光荣“垫底”,但实际上,球迷上座率还远远低于这个生拼硬凑出来的数字;体育馆内百无聊赖的出售啤酒零食的小贩只能边看杂志边打发无聊的时光。整个场地之内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恐怕就是依然悬挂在体育馆上空的大型条幅:向前,黄蜂队,向前进!向哪前进啊?是向新奥尔良?向新球迷?还是向新老板呢?场地内,几个黄蜂队员们正在无精打采地做着赛前热身活动,当时队内的惟一一名全明星后卫拜伦·戴维斯(Baron Davis)在场边来回踱步地煲着电话粥,瞧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总之肯定是和即将开始的比赛无关的事情了。这场比赛是黄蜂队主场迎战勇士队。虽然赛前卖出了大约8000张球票,但因为下雪天冷的缘故,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只有不到1000人。在可以容纳23799人的体育馆里,区区1000个球迷简直是聊胜于无,管理员只好招呼球迷们到最前面最好的位置坐下,让他们可以更近地为球队呐喊助威。尽管黄蜂队最终以114-102战胜了勇士队,但偌大的场地内稀稀拉拉的掌声还是让奋勇作战的队员们泄气不已。

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他们的梦想被辛恩粗鲁且毫无道理的私下交易以及签约行动击破时,他们便开始以走出球馆来作为对辛恩及其同伙们无声的抗议方式。只可惜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辛恩老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随着入场观众人数的不断下降,辛恩不仅没有痛定思痛地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经营策略是否得当,反而在那几年来先后引进了几名颇有争议的问题型球员:例如他在1999年引入球队的那位场下官司始终缠身的安东尼·梅森(Anthony Mason);另外一个麻烦缠身的大前锋德里克·科尔曼(Derrick Coleman)刚刚来到球队不久,就在随后发生的一场酒醉驾车的意外事故中令搭顺风车的队友埃尔德里奇·莱卡斯内尔(Eldridge Recasner)受伤了,整个常规赛季就此报销;而一直被誉为该队模范生的鲍比·菲尔斯(Bobby Phills)在一次训练后也因在高速公路上与队友大卫·韦斯利(David Wesley)飙车而不幸身亡。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先后有五名黄蜂球员登上了社会新闻版头条,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当球队老板也不甘寂寞地再次上报时,其为球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1997年秋天,一名女子控告辛恩对她进行性侵犯,随之而来的长达11天的听证程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民风淳朴的夏洛特小镇不啻于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虽然辛恩极力辩解说双方都是自愿行为,并且原告也在后来撤销了对他的控诉,但由于辛恩在事后坦承自己曾先后同三名啦啦队队长发生过婚外情,自此他便在当地多了一个流传甚广但不太文雅的绰号:伪君子。

对于辛恩和斯特恩来说,黄蜂搬迁是NBA的一件大事。但对于夏洛特和新奥尔良的球迷来说,却分别有不同的滋味在心头。

黄蜂搬迁备忘录

球票目标:新奥尔良保证8000张季票、2450张散票和54张豪华套票的销售,否则黄蜂有权选择是否搬家。租借期:10年再加上两个额外的5年特权。如果在10年合同结束后黄蜂要迁址,他们需支付1000万美元的补偿费。

场馆建设:2002-2003赛季前,路易斯安那州800万到1000万美元的资金到位,而2003-2004赛季前,州政府将再付500万美元。

训练设施:2003-2004赛季前,市政府投资650万美元建成训练馆。

租金:如果观众达到11000人或更多,每年球队支付200万美元。如果少于这个数字,租金可适量减少,但不得少于100万美元。

黄蜂得益:票房、场内广告牌、停车费等100%的收入。州政府保证黄蜂在此项上第一年至少能得到1800万美元,而且每年以5%递增。如果达不到此数字,州政府一年最多补偿200万美元。

冠名权:黄蜂拥有100%收益,州政府保证每年在这项目上黄蜂得到150万美元。

迁址费:州政府支付25万美元申请费、搬迁费和临时办公场所费,最多将达到175万美元,并提供配套服务。

其他:州政府支付最多不超过500万美元补偿给黄蜂“由搬迁导致的可能会发生的费用和义务”。

市场的差距

然而真正令辛恩对夏洛特彻底绝望的因素还是在于球馆问题。尽管从外观看上去,夏洛特体育馆同其它地区的NBA比赛球馆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研究其内部结构就会发现,这里存在着一个其它球队都没有的致命伤:缺少豪华包厢。这样的豪华包厢通常都不是普通球迷可以享用得起的,而是提供给那些有钱有势的富人们享受的。在包厢里面,所有豪华设施一应俱全,球队从每一个包厢上每年可以赚取几十万美金的巨额利润,足以顶得上一百个普通球迷一年的球票钱。拥有2.4万个座位的夏洛特球馆曾有过连续364场比赛卖光门票的惊人纪录,但它只有12个豪华大包厢,缺少豪华包厢使黄蜂平均每个赛季将少收入2000万美元。由于每天满座的缘故,在球馆创立之初这种弊病还体现得不是十分明显,然而在到场球迷人数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没有豪华包厢就成为球队收支无法平衡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早在球馆建立之初的几年中,夏洛特市政府曾就扩建新球馆问题和辛恩老板展开过磋商,并计划以增加税收和集资的形式来筹集这笔扩建资金。但却被辛恩以无法拥有球馆冠名权等理由严辞拒绝了。等到鼠目寸光的辛恩在若干年以后发现到问题的严重性,再向市政府提出新建球馆的计划时,日益下降的人气早已让市政府对新球馆的前景心灰意冷,重建计划也就此停滞不前了。

然而,最令黄蜂队球迷们为之气结不已的还是辛恩那种两面三刀、令人不齿的卑鄙行径。他一方面向市政府乃至其他社会人士大吐苦水,并动辄以搬家作为要挟的手段来募集扩建资金;另一方面却在暗中寻找可能接手的买家,为自己留下一条可靠的退路。曾经与他接洽过的人包括NASCAR赛车界巨擘布伦登·史密斯(Brunton Smith)、美国第一黑人亿万富翁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以及由夏洛特地方商人组成的合购团体。最终,辛恩还是向死党雷·伍德里奇出售了部分股权,并将球队的大部分经营事务交给后者,以避免形象不佳的他在公开交涉时出现屡屡碰壁的尴尬局面。然而与辛恩相比,伍德里奇却是个更令人棘手的老狐狸,凡是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用“狡猾”这个词来形容他。自从伍德里奇正式走马上任以来,他即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为球队寻找合适的“新家”。从路易斯维尔到汉普敦,从俄克拉荷马到印第安纳,最终,他把目光对准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伍德里奇相信NBA联盟肯定会批准他们的申请,因为新奥尔良市向他们许诺的条件实在是太理想了,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

辛恩在新奥尔良家中的游泳池也被画上了黄蜂队的标志,但随着球队的搬迁,他的住宅也荒废了。

拜伦·戴维斯是黄蜂队的领袖,可惜他的命运也和这支球队一样多舛。

无法拒绝的条件

新奥尔良市所在的路易斯维尔州政府保证,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民间手段帮助球队销售球票,同时政府也将为球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经济帮助。在通过政府路政建设和城市建设中收取的税款中,将有一部分用来帮助黄蜂队兴建一所新的训练场馆和办公楼,同时他们还将为新球馆提供更多资金援助,包括新建更多的豪华包厢和座席,以提高球队门票方面的收入。最令人吃惊的是,路易斯维尔州政府甚至明言,他们将保证黄蜂队每个赛季能从高价座席门票销售、停车场收费、冠名权等项目中中获得1800万美元的收入。这种政府对职业体育的直接支持,在美国体育界是相当罕见的。此外,黄蜂队的搬迁费用也将由新奥尔良市承担。他们还承诺,如果无法实现承诺,新奥尔良市政府将弥补部分损失,每年最多可支付200万美元。而且该市还将至少出资1950万美元,装修当时仅仅建成两年的新奥尔良体育馆,并且为黄蜂队专门修建全新的训练馆。而黄蜂队要付出的,仅仅是每年至多200万美元的场地租金而已。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奥尔良之所以愿意投下如此血本,是因为他们担心联盟高层对他们存有疑虑,同时他们也想为城市重新引进一支NBA球队。1979年,爵士队曾经义无反顾地抛弃这个城市,投奔到盐湖城,因此新奥尔良体育馆经理索伦顿自己也承认,自那时之后,他们一直很难取得联盟的信任。同时,新奥尔良比夏洛特市场更小,如果黄蜂队搬迁至此,它将成为目前NBA最小的电视市场。但索伦顿说,他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不管该地球迷是否支持篮球,他们都依然能够保证黄蜂队有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而这也是最吸引两位黄蜂老板的地方。在过去的两年里,辛恩和伍德里奇损失相当惨重。伍德里奇曾有一次面带苦楚地向记者抱怨:“在我一生中,这是我第一次遭遇到亏损。前一年我们亏了1200万美元,而今年将远远超过2500万美金。”一旁的辛恩也皱着眉头补充说:“我的心告诉我,我们应该留在夏洛特。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和伍德里奇肯定会面临破产的悲惨命运。”

在黄蜂队重回新奥尔良之后,德怀特·霍华德也来到这里,本赛季,他是新奥尔良黄蜂队中表现最好的球员。

为了将球队继续留在夏洛特,当地热爱篮球的人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夏洛特是全美五大银行之一的瓦霍维亚和美洲银行的总部所在地,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实力雄厚的公爵能源公司。为了留住黄蜂队,这三家大企业都相继表示,他们愿意出资1亿美元,帮助黄蜂队修建一座价值2.5亿美元的新球馆。夏洛特当地商团还希望能从黄蜂两位老板手中购得股权,但这些提议再次遭到了拒绝。在向辛恩提出的种种购买黄蜂队的提案屡屡遭受拒绝之后,他们又费尽千辛万苦地组织了有关创建新球馆的大规模公民投票,然而人气已经一泻千里的黄蜂队在投票中却以43比57败下阵来。人们仍不死心,他们又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好几个极富想象力的提案,其中包括购买有出售谣言的奥兰多魔术队然后将其迁至夏洛特;建议联盟在黄蜂队迁走之后在夏洛特重新成立一支球队等等。然而,不管人们再做多么巨大的努力,他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以挽回的现实:黄蜂队要离开了。

面对大局已定的既成事实,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联盟主席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也不得不勉强同意通过夏洛特黄蜂队搬迁至新奥尔良的提案,但前提条件是,黄蜂队在新奥尔良的预售球票数量能达到联盟规定的平均水平。“新奥尔良的球迷们、市民领袖们和商人们,还有整个路易斯安那州的人,对于拥有一支NBA球队都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热情,”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随后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既然我们已经看到这里的承诺与热情,我对于将黄蜂队的主场授予新奥尔良充满了信心,我同样相信这里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主场。”然而就在此时,看似尘埃落定的黄蜂队内再起波澜。有报纸披露伍德里奇为了营造夏洛特地方不支持黄蜂队的气氛,令黄蜂队顺利搬迁至新奥尔良,竟然谎报夏洛特售票数量,向联盟隐瞒了实际的票房数。此消息一出,夏洛特市内上下一片哗然。在黄蜂队主场比赛中,各种恶意辱骂伍德里奇和辛恩的标语海报纷纷张贴在馆内的各个角落里。在2002年季后赛首轮黄蜂队同魔术队的比赛中,两位众叛亲离的老板索性赶赴奥兰多观看黄蜂队的比赛,反而不敢在自己的主场看比赛了。

黄蜂搬迁日志

2001年2月。新奥尔良州的官员宣称,他们将采取措施以吸引有意搬家的温哥华灰熊。为此新奥尔良将同孟菲斯和肯塔基的路易维尔展开竞争。

2001年3月。黄蜂有意搬到孟菲斯去,但是在NBA准许灰熊从温哥华搬迁到孟菲斯后,计划告吹。

2001年6月5日。夏洛特的投票者击败公民投票的结果,允许黄蜂在新的地区筹措资金。

2002年1月5日。黄蜂老板乔治·辛恩和伍德里奇访问新奥尔良。而新奥尔良已经加入到了同路易维尔、阿纳海姆,以及加利弗尼亚的诺福克,梵和圣路易斯等城市的竞争行列中,所有人都试图能将黄蜂吸引过来。

2002年1月17日。路易斯安纳的政府官员迈克-福斯特宣称,在球队向NBA提供要求搬迁的正式文件时,一项协议将黄蜂带到了新奥尔良。球队也同时宣称关于赛季票的委托事项需要在3月15日前谈妥,约有8000张普通赛季套票,2450张俱乐部票和54张豪华套间的套票。

2002年3月15日。黄蜂的老板宣称他们已经达到了目标,球队可以搬家了。他们卖出了55张豪华套间的套票和8121张赛季套票。

2002年3月20日。NBA重置委员会成员访问了新奥尔良评估申请搬迁的地点。NBA委员大卫-斯特恩做了陈诉,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一处。

2002年4月19日。福斯特签发一项议案将黄蜂加入到税金回扣的程序中来,该项议案要求将“质量工作”交给路易斯安纳,而后者除了支付高额税款外,还要交纳健康保险。这样黄蜂在球队薪水上就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在保证税务信誉的同时,每年可以总计有365万美元的收入。

2002年4月30日。福斯特签发了向新奥尔良注入100万美元以帮助当地发展的法案。该项工程包括完成豪华包厢的施工和对更衣室的改造。

2002年5月2日。NBA重置委员会一致倡议NBA各队所有者同意黄蜂由夏洛特到新奥尔良的正当搬迁活动。

2002年5月11日。NBA各位老板投票通过黄蜂搬到新奥尔良。

黄蜂队给新奥尔良市民带来了精神安慰,帮助他们度过了天灾的侵袭。

最后一点快乐

2002年4月9日,夏洛特市长迈克罗里(Pat McCrory)带领全夏洛特人民发动了最后一波挽留攻势,在全美各大新闻媒体上发表了一封致联盟主席乃至联盟其它球队老板的公开信,试图做最后的尝试与努力。但结果还是令他们倍感失望的。5月13日,联盟正式通过同意黄蜂队搬家至新奥尔良的申请提案。至此,“夏洛特黄蜂”这支球队在2001-02赛季结束后在NBA历史上正式作古了。

2002年5月13日,季后赛第二轮黄蜂队对篮网队的第四场比赛。许多久违了的球迷再次回到了夏洛特体育馆,挥舞着手中白色毛巾的他们为主场作战的黄蜂队起劲地呐喊助威着,试图为自己留下最后的这一点点快乐。

对于离别,黄蜂队主教练西拉斯的一番话更为感人:“这就像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什么错误都没犯,却仍无法避免受影响。不过,我们做到了我们期待的事,就是赢得了铁杆球迷们的尊重。”当然,也有一些“没心没肺”的家伙们对于这种伤感并不放在心上,黄蜂队后卫韦斯利就是其中的一个:“要不是记者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这事。我不看电视,也不在意什么流言蜚语。这些根本不重要,我们只关心怎样赢得总冠军。我想,球队里至少有七、八个人不会在乎这件事。”

在新奥尔良黄蜂队的短暂历史中,克里斯·保罗是最伟大的球员。

输球之后,失望沮丧的球迷们心里很清楚,最后的离别时刻终于来到了。一小部分球迷们忙着在球馆内四处留影,更多的人们则久久地伫立在观众席上,伤感地回忆着这里的点点滴滴。直到球场管理人员小声地提醒他们球场马上就要关门了时,满怀留恋之情的他们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这里。

灯光骤然熄灭,夏洛特黄蜂队上演的最后一幕戏也至此落下了帷幕。所幸,这座城市在2004年就迎来了全新的NBA球队,虽然新奥尔良直到2014年才把“黄蜂”这个名字“还给”他们,但和失去超音速队的西雅图相比,夏洛特人还算是幸运的。

猜你喜欢
新奥尔良球馆包厢
运动中的数学
方璇空间设计作品
庞鲜、卢栩枫室内设计作品
新奥尔良会展旅游局正式更名为新奥尔良旅游局
金钱之味
DOTA2圣地钥匙球馆的兴衰没落
卸妆
悬梁之剑
新奥尔良成美国经济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