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双音节动词重叠研究

2018-04-09 11:47周永研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语法结构

周永研

摘 要: 《醒世姻缘传》中动词重叠现象已经大量出现,我们在穷尽搜集该书双音节动词重叠用例的基础上,对其重叠格式﹑重叠特点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对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重叠有自己的特点。在双音节动词重叠中,“ABAB”类格式最多,双音节动词重叠极少带宾语。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动词重叠 语法结构 语法意义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地主要是山东济南府绣江县明水镇,全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醒世姻缘传》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上承《金瓶梅》,下启《红楼梦》,是反映从明末到清中叶大约一百多年间语言事实的重要研究语料。该书的写作较多地使用了山东中部方言,晁瑞(2014)对该书的方言有较为全面的研究。

能够重叠是汉语动词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重叠形式多种多样。动词重叠研究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題之一,《醒世姻缘传》出现了大量的动词重叠现象。王宝利(2008)对明清小说动词重叠V1V1V2V2式进行考察,研究对象涉及了《醒世姻缘传》,但不够系统全面。贺卫国(2004)对《醒世姻缘传》动词重叠进行过系统考察,其着重点在单音节动词方面。秦存钢、于亚楠(2008)对《醒世姻缘传》动词重叠进行过系统考察,指出“要对动词重叠格式的发展演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就应该关注《醒世姻缘传》,并作进一步的研究”。可惜的是该文研究只针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没有涉及其中的双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出现的时间较晚,徐正考(1996)认为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中开始出现。于江(2008)认为双音节动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或早于明代的作品中。为了完整呈现汉语动词重叠式发展的面貌,我们选择《醒世姻缘传》的双音节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在穷尽式搜集该书双音节动词重叠用例的基础上,对其重叠格式、重叠特点及重叠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研究。

《醒世姻缘传》双音节动词重叠共出现150多次,具体可以分为“AABB”类、“ABAB”类、“ABOAB”类、“AB了AB”类、“AB一AB”类五大类。此外,还有一些不完全重叠格式,如“AB了一AB”类、“AB了一B”类,“AB一B”类,“AB一A”类,等等。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用“V”代表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原动词,用“O”表示宾语,用“C”表示补语,用“AB”表示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原动词。本文所引例证均出自翟冰(1997)校点的《醒世姻缘传》。

一、双音节动词重叠语法结构分析

(一)“AABB”类

这种重叠式,古已有之,其原始形式是什么,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远不像“ABAB”式那样明了。太田辰夫(1987)认为,《史记·李斯列传》中的“战战栗栗”是由双音节动词“战栗”重叠而成。“AABB”重叠式在《形式姻缘传》共出现62次。

①卧榻中,睡着一个病夫,塌趿着两只眼,咭咭咕咕。(2/12)①

②哭哭啼啼的不住。(36/274)

③奈不过人们拉拉扯扯的,再没得打个心满意足的。(90/739)

除了以上例子,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唧唧哝哝(2/12) 哼哼唧唧(3/17) 絮絮叨叨(8/55)

收收拾拾(9/63) 央央插插(10/72) 挨挨挤挤(12/88)

喃喃呐呐(13/100) 谷谷农农(13/100) 乱乱烘烘(18/138)

掩掩藏藏(19/143) 淹淹缠缠(21/159) 拉拉扯扯(22/167)

恓恓插插(22/170) 义义合合(22/171) 滔滔滚滚(23/176)

说说笑笑(24/185) 滉滉荡荡(25/188) 嚷嚷刮刮(27/207)

游游衍衍(31/241) 踉踉跄跄(32/245) 唧唧哼哼(33/255)

招招架架(34/264) 躲躲藏藏(40/308) 都都磨磨(48/370)

丢丢秀秀(48/371) 咕咕哝哝(64/491) 偷偷伴伴(68/521)

缕缕道道(74/568) 赤赤哈哈(79/607) 骂骂刮刮(80/612)

冒冒失失(82/630) 吵吵闹闹(84/645) 打打括括(84/645)

停停当当(86/649) 咭咭聒聒(88/675) 唉唉哼哼(96/740)

(二)“ABAB”类

这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在元代杂剧和“三言”话本中最早发现这样的用例。

1.ABAB不带宾语类

①只是你大爷虚的极了,多服几剂,保养保养.(2/14)

②奶奶可也查访查访,就听他的说话?(43/333)

③你)摇摆着支架子,可也该寻思寻思,这荣耀从那里来的。(56/435)

④狄老爷,你务必替俺辩白辩白。(96/742)

除了以上例子,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告诉告诉(3/19) 骑拉骑拉(19/142) 掏嗤掏嗤(21/162)

豫备豫备(30/233) 拾掇拾掇(33/254) 托生托生(33/255)

告讼告讼(46/354) 缩搭缩搭(49/376) 商议商议(55/421)

洗刮洗刮(57/440) 教诲教诲(58/448) 擦刮擦刮(58/448)

弹挣弹挣(60/465) 安排安排(67/514) 撰换撰换(71/545)

游荡游荡(77/596) 收拾收拾(78/598) 照管照管(81/626)

铺排铺排(84/645) 插补插补(85/655) 打听打听(85/657)

提掇提掇(86/661) 算计算计(86/661) 躲闪躲闪(97/746)

这种双音节重叠,发展之初,应该以不带宾语为常。徐正考(1*/996)认为《水浒传》中V1V2V1V2式前面不能加修饰语,后面不能带补助语、宾语。

2.“ABAB”带宾语类

这种形式在文中出现得不多,如:

①如今端午到了,小鸦儿媳妇每日进来助忙,咱也与他两匹夏布,教他扎刮扎刮衣裳,好叫他替我们做活。(19/143)

②叫他们自己耕种着吃,也是你爷做官一场,看顾看顾族里人。(22/165)

(三)“ABOAB”类

文中这种形式不是很多,如:

①我拿票子到他家呼卢他呼卢(10/77)

②我感他这情,寻思着补复他补复(30/234)

③你叫了他来,咱查考他查考。(67/518)

④好央他松放我松放儿。(82/631)

⑤就是我也好可以特故作威,镇压他镇压。(97/747)

(四)“AB一AB”类

“AB一AB”中的“一”不能認为是数词,而应该是一个助词,有没有这个“一”,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基本都是一样的。

①如今就到家堂内老爷爷面前着实与他祷告一祷告。(3/17)

②若是偶因气滞,把那血脉闭塞住了,疏通一疏通自然好了,并不是都治不得。(8/56)

③这既是江右的高人,我烦他与我推算一推算,若是命宫注定如此,我只得顺受罢了,连背地里抱怨也是不该的了。(61/466)

④只道是他自己错误,被了汤火,怎么是被妇人烧的?见教一见教,倒也广一广异闻。(97/752)

类似这样的在文中还有:

留恋一留恋(8/61) 准备一准备(11/84) 撺掇一撺掇(22/173)

爱惜一爱惜(26/200) 蹭蹬一蹭蹬(33/251) 忖量一忖量(62/479)

(五)“AB了AB”类

“AB了AB”应该是“ABAB”的完成体。“了”镶嵌在重叠动词中,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于江(2008)指出这种动作的动词重叠表达方式清代初期才使用,以后有所增加。在《醒世姻缘传》中这种形式只有三例,如:

①晁大舍将晁住娘子打发了打发,各自去安歇。(19/144)

②唐氏打发小鸦儿出去,也不刷锅做饭,只梳洗了梳洗。(19/145)

③他却不进城里去住,依旧还在明水庄上,略略的将祖居修盖了修盖,规模通不似个宫保尚书的府第。(23/176)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分析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下面我们根据《醒世姻缘传》的语言实际,分析该书中动词重叠所具有的几种主要语法意义。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少

①叫他写休书!我就走!留恋一留恋,不算好老婆。(8/61)

②他却不进城里去住,依旧还在明水庄上,略略的将祖居修盖了修盖,规模通不似个宫保尚书的府第。(23/176)

③这里再也没有别人,这是晁住那砍头的瞎话,奶奶可也查访查访,就听他的说话?(43/333)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强调

①那告状的挨挨挤挤,不下数百余张。(12/88)

AABB式重叠“挨挨挤挤”强调人特别多,挤得非常厉害。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长久反复

①[计氏]打发老计父子去了,在房收收拾拾,恰象真个回去一般。(9/63)

②他把生活故意不替你做完,或把田禾散在坡上,或捆了挑在半路,游游衍衍,等那日色一落,都说:“日色落了,你难道还好叫做不成?”(31/241)

③艾前川自己已是又焦又悔,怎又当得个老婆走在耳朵边唧唧哝哝个不了,千声骂是“贪心的狠忘八”,万声骂是“喂不饱的狠强人”。(67/514)

④晁夫人欢欢喜喜的嘱咐,晁梁合媳妇、春莺哭哭啼啼的听闻。(90/696)

(四)表示感情色彩的不喜欢

①至于人家的小妇,越发又多了一个大老婆碍眼,若说有光明正大的布施与他,这是确然没有的事,只是偷偷伴伴,掩掩藏藏,或偷主母的东西,或盗夫主的粮食,填这两个盗婆的溪壑。(68/521)

显然,句中的“偷偷伴伴”、“掩掩藏藏”均含“不正经、令人讨厌”的色彩。

三、结语

在《醒世姻缘传》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双音节动词重叠,重叠式可以带补语、带“着”等。双音节动词重叠在清以前,以不带宾语的为常见。《醒世姻缘传》中,双音节带宾语也不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醒世姻缘传》出现的双音节动词重叠,根据其形式可以分为5格式,“AABB”类,“ABAB”类,“AB了AB”类,“ABOAB”类,“AB一AB”类。双音节动词重叠是在早期的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ABAB”类、“ABOAB”类、“AB一AB”类主要表示未然的动作行为,明代或明代以前已见使用,多用于对话中,常在孤立的单句中作谓语,主要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意愿,突出行为的动态性,而且例用较多。“AB了AB”类用来表示已然的动作行为,清代初期开始使用,多出现在非对话的陈述句中,主要描写连续动作或伴随动作,而且例句不多。从语法功能看,《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重叠主要担当谓语,其次是充当状语,充当其他成分的比较少见。

总的来说,《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重叠有自己的特点,并在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对动词重叠格式发展演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就应该关注《醒世姻缘传》,并对其动词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2/12,前为回数,后为页码,下同。表示该词在齐鲁书社1993年版《醒世姻缘传》第2回,第12页.

参考文献:

[1]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历史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贺卫国.《醒世姻缘传》动词重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秦存钢,于亚楠.《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J].泰山学院学报,2008(5).

[4][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

[5]王宝利.明清小说动词重叠V1V1V2V2式性质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3).

[6][清]西周生,著.翟冰,校点.醒世姻缘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7.

[7]徐正考.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探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3).

[8]于江.双音节动词重叠的早期表现形式[J].上海大学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醒世姻缘传语法结构
浅谈《醒世姻缘传》名词性四字格词语的语法功能
初中英语主谓宾简单句的掌握和拓展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