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凭借着极具科技感的表现形式,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事实上,这其中便有新松机器人公司移动机器人的功劳。作为一家拥有全球最全机器人产业链的企业,新松公司服务了众多行业、企业的智能制造。作为一家拥有非常丰富的智能制造实战经验的企业,他们如何看待纺机行业的智能制造?又有哪些专业建议?
《纺织机械》:在您看来,智能制造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企业?
王金涛:智能制造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市场,涉及到升级改造的企业或数万家。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下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想要摆脱传统渠道的依赖和束缚,把智能制造的理念在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方面完全的展现出来,需要企业在具备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进行全流程的变革及大规模的投资,因此这个特殊时期的智能制造可以推广但未必适合所有行业、企业。
王金涛
《纺织机械》: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之下,机器人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还有哪些空间?
王金涛: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如今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R2.0时代,并被赋予了新的概念(是一种具备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正成为各行各业、各工艺工序的作业专家能手,以新松为例,我们的工业机器人成熟具备了焊接、磨抛、喷涂、装配、搬码、上下料等工艺包与专家系统,广泛服务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电子电气、食品医疗等领域。
《纺织机械》:从贵公司服务市场的经验看,什么样的企业,哪些环节适合使用机器人?
王金涛:在一些作业环境恶劣的场合,如辐射、粉尘、噪声、高温等;一些作业环境要求特殊的场合,如无尘室、真空环境等;塑料、橡胶、化工等高污染行业;劳动密集型、动作重复性高的作业环节;产品品质、一致性程度高要求的企业;我们都建议引入工业机器人。从制造业发展形势来看,除尘布新是趋势,任何的制造业企业都有应用机器人的机会。
《纺织机械》:新松的产品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情况如何?
王金涛:近几年,新松机器人应用领域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家电制造、工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卫浴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能完全替代进口,功能性、可靠性完全媲美国际一流品牌。在纺织行业的化纤领域,新松为用户规划并实施了国内首条氨纶丝饼全自动分拣包装生产线,提供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完成氨纶落丝后称重检测、分拣、打标,最终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重新组盘、机器人装箱、贴箱标、封箱、捆包、码垛等的功能,在业内极具应用价值。
《纺织机械》:您如何看待纺织机械的智能制造?在您看来该如何推进?
王金涛:纺织机械必将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首先,纺织机械作为传统工业领域,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为主,人员成本在整个企业成本构成中占比较大。
其次,纺织机械制造属于高噪环境作业,长期恶劣环境并不适合人工作业。再次,纺织机械面临着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定制化,企业订单愈发小型化、碎片化的发展现状。再加上传统的纺织机械业产品质量无追溯和不可控,精细化管理、可追溯、快速响应的智能模式成为了市场诉求。智能化生产模式将会有效提高纺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更好地迎合柔性化市场需求。
纺织制造机械涉及产品种类广,每种设备都具备固有的制造流程,建议企业开始时选择自动化程度高的,具有一定自动化基础的工序作为切入点,比如在包装工序,车间物流控制、布卷运输等环节中实现自动化,来提高柔性作业程度,规范车间管理、提高效率及精准度。
《纺织机械》:制造企业进行自动化乃至智能化提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王金涛:首先是要找准定位。智能制造的最终目的是为销售服务,找准未来发展方向,适合企业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定位。
新松包装码垛机器人。
其次是企业从上至下实现智能制造的决心。第三是重视协同合作,在选择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从整体开始规划。要整体考虑智能装备的应用,数据采集、设备布局、物流控制、工艺优化、材料创新等。从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搭建,到信息平台的完善,全渠道建设中都要深入沟通,详细分析。第四是后续设备的维护和高素质人员的能力培养,最好能提前做好专业的技术培训。
《纺织机械》:机器人等智能化提升手段介入企业的生产制造最关键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
王金涛:最关键是的专业性,无论是机器人、智能设备,还是用户制造环节、工艺流程,都需要术业有专攻,并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团队做支撑,才能在各个环节中能够有的放矢。
最难的是如何做好定制化规划及实施,也就是完全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映射及融合。很多时候受限于现场已知的设备或环境,规划与实施会有出入,将规划时期的数据实时准确的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施,实现人机共融、机机共融,或许是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