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爽,杨 霞
(西华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方式,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首次提出旅游扶贫(Pro—Poor Tourism,PPT),旨在通过发展旅游使贫困人口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的净收益[1]。我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与贫困人口分布地区高度耦合,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四川省汉源县曾是省级贫困县和国家级实施边远地区津贴县。因受区位、环境、历史等因素限制,一度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增收乏力,2010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2.6%[2]。到2016年底,全县总人口达33万,农业人口占90%。近年来,汉源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全县旅游开发,开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造血式”扶贫,为进一步推进贫困村脱贫而努力。
本文采取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了解汉源县的贫困现状。2017年4月17日至5月2日期间,在汉源县多个农村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汉源县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6年汉源县内常住人口有32.9万,其中城镇人口3.3万,农村人口29.6万,农民占比高达90%,是典型的农业县。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县内高山地区,难以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人们只能依靠传统农耕作业,交通闭塞,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发生;也有分布在城乡过渡地区,这一地区人地矛盾问题十分突出,贫困发生率较高,以九襄镇为例:九襄镇是汉源县除县城外的第一大镇,其面积只占全县总面积的3.45%,人口却占全县总人口的30%,加之近年来移民安置和城乡规划建设,使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对教育、医疗等部门产生较大压力,学校、医院扩建和新城规划建设等占用大量耕地,使人地矛盾问题愈发尖锐。在九襄镇入户调查发现,人地矛盾问题是导致这一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源县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受访者中26%的农民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0%;37%的受访人员家庭成员患病或者残疾;83%的受访者表示,除农业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53%的受访者认为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汉源县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广种薄收,农业产出难以维持生计;城乡过渡区农民失去了土地作为收入来源,只能改变收入方式,失地农民中10%转而经商, 89%的人选择外出务工。文化、思想、身体素质低下,外出务工会受到学历或技能限制,能找到稳定长期工作的只占27%,就业困难。
汉源县是农业大县,工业起步晚,工业化水平不高,到2014年底,全县工业化率为38.4%。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财政收入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水平低,依靠传统农业收入难以维持发展。汉源县近十年来先后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还有滑坡、泥石流、洪水、冰雹等其他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37%的受访者由于受自然灾害导致贫困,而受到影响的贫困人口则在原本贫困的基础上更加贫困,财政资金不足,帮扶速度缓慢,长期不能脱贫。
汉源县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获益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通过出售和加工本地农副特产,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收入,这是汉源县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最直接和最普遍方式,问卷调查有62%的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获益,但受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制约,获益情况因人而异,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二是开办农家乐和度假村,成为第三产业经营业主,10%的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获益显著,不仅脱贫还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三是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资金,由于宣传不到位和贫困人口对信息不了解,只有7%的人主动参与,但获益较为明显。还有21%的受调查人员未参与到乡村旅游扶贫中。
汉源县开展旅游扶贫以来,以三强村、申沟村为代表的36个贫困村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使13万人融入产业链,帮助农民增收人均超过1 3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比重的45%,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脱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的受访居民愿意在未来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旅游扶贫工作中去;57%认同旅游扶贫,总体对旅游扶贫的预期持乐观态度,具体见图1。
2015年汉源县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达到16.97万元,占比达到了总收入的26.79%,同比增长6.5%,拉动经济增长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5%。旅游综合收入为79 610万元,增长20.8%[3]。开展旅游业进行“造血式”扶贫,使汉源县21.51%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人口流动和资金流转,加快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增加了汉源县的地区影响力和地区经济整体实力,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有效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访者中44%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而就业,增加非农业收入,缓解了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问题。实地调研发现,汉源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以来,获益人员主要有餐饮住宿行业人员、交通运输人员、旅游企业员工、个体户及零售摊贩、建筑工人和景区工作人员,其中以餐饮住宿行业人员获益最大,其次是个体户及零售摊贩,而相对来说建筑工人获益较少(详见图2)。
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加快了汉源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公共厕所等)的建设,91%的受访者认为优化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打破了乡村地区交通不便的状态,使文化、信息、资源、商品快速流动,促进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互动,更新了当地居民原有的旧观念。23%的受访者表示,对参与旅游扶贫的贫困人口免费开展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人口素质[4],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汉源县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旅游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让汉源县大部分居民意识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64%的受访者认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并自发自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提高了可持续发展意识。汉源县在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过程中,对整体环境加以整治,提升乡村风貌和质量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未受到旅游扶贫的地区为引进旅游扶贫项目,也开始重视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汉源县旅游扶贫完全不了解的居民占53%,非常了解的只占3%(见图3),表明汉源县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认知很少,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并造成部分扶贫失效的现象。扶贫失效的问题会通过旅游感知去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预期和态度,对扶贫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5]。
汉源县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程度低,不了解乡村旅游扶贫,很少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45%的受调查者认为,文化水平较低和现有能力不够是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扶贫中的最大障碍;52%的人认为他们不能依靠农业和乡村旅游脱贫是因为缺乏相关组织引导和缺少资金信贷机会[6]。这些都是由于对乡村旅游扶贫缺乏认知和了解而造成的。一些非贫人口却因为文化层次高,了解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抓住机遇快速获利[7],真正贫困的人口由于信息滞后,解读政策困难而失去先机,没有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受益或者受益很少,从而被挤出旅游获利圈,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与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目的相悖。
汉源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其核心环节不是贫困人口获益,而是与一般的旅游开发等同起来进行发展。受访者中40%的人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的政策实施体现在了景区的开发上,重视“旅游”,全县很多地方都在搞旅游开发, 提出“旅游强县”的口号,但旅游景点多而散,没有系统和统一的定位,缺乏吸引力,乡村旅游缺乏创新,发展乏力;忽视“扶贫”,导致旅游和扶贫很难联系在一起,开发旅游景点和发展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害了当地人的利益。重视“旅游”,忽视“扶贫”,不能把旅游和扶贫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使得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获益的往往是非贫人口,而旅游开发带来的物价上涨和土地占用则增加了贫困地区的返贫率。实地调查发现,相较农业,旅游业能更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极少数不合理现象:九襄镇民主村居民土地因旅游开发被征用,征用价约为67.5元/m2,征用后作为商业用地的部分(石牌坊“公园1号”的商铺、住房等,占比低于1%),起拍价为4 399元/,买卖价格失调,损害了少数村民的利益。由于耕地减少,一些农作物的价格上升,有地的农民会短暂获利,但由于其他物价随之上涨,总体上不利于乡村发展。土地被征收后有11%的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他们选择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留守当地, “空心村”现象开始出现,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问卷结果显示,26%的受访者认为缺少资金,不能吸引大型旅游企业进行投资是汉源县乡村旅游层次低、吸引力不够的主要原因。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成功率低,落地性差,缺乏配套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总体进展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巨大差距,景区层次性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打造进程缓慢。乡村旅游扶贫投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民间资金的介入程度很低,投入主要靠政府,多元化开发格局尚未形成。
在旅游扶贫方面,人才短缺严重制约汉源县乡村旅游扶贫在项目研究、决策和实施等诸多方面工作的开展。旅游开发人员没有深刻研究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就进行开发,使得乡村旅游景观缺乏新颖性,出现与其他景观雷同,如汉源湖景观开发主要强调湖水、阳光旅游,与西昌邛海有一定的雷同性,但知名度却不如邛海。这些景观只能在建成初期吸引一些游客,达不到长期获益,进而造成扶贫成效低下。对应该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进行扶贫的地方缺乏深入了解和对贫困现状认识的不够彻底,使乡村旅游扶贫盲目进行,缺乏针对性,降低旅游扶贫的有效性,不能真正满足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脱贫的愿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贫困群众在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参与度较低,缺乏基层贫困群众参与开展的旅游扶贫,对汉源县社区(乡村)居民来说只能是被动接受,长期下去会使本应受到旅游扶贫的居民成为弱势群体而达不到扶贫效果。71%的受访居民认为旅游扶贫前期宣传和后期实施有出入,3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扶贫资金监督不到位,资金没有完全落实到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基层群众的参与度较低和建设性项目后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乡村旅游扶贫在宣传和实施上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在制定旅游扶贫项目时,必须明确消除贫困的目标,结合实地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扶贫机制,实施有利于居民就业的支持政策[8]。居民对旅游扶贫的了解程度取决于政府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汉源县相关组织和人员应当深入社区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定期在社区开展旅游扶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旅游扶贫的认知,及时让贫困人口了解乡村旅游扶贫的政策信息,引导贫困人口更好的把握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扶贫工作中。通过增加旅游就业岗位,吸引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就业,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以点带面,达到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让贫困人口依靠旅游扶贫政策和项目脱贫。
汉源县在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时,不应只注重“旅游”,更应该重视居民对“扶贫”的实际需求,将贫困人口作为扶贫的主体和对象,而不是简单的在贫困地区开展旅游。要把贫困人口的利益放在重点,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汉源县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维护不到位,新堰村的游步道护栏破损,景观牌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坏,沿途公共厕所、停车位数量较少。 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也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应当完善汉源县乡村的供水供电系统,路灯、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方便乡村居民和游客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开发乡村旅游景点时要注意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加大对村民的教育,自觉维护基础设施,切实保障自身利益。
58%的受访者认为优化汉源县乡村旅游扶贫首先要从加大宣传力度开始。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汉源县乡村特色活动“赏花节”“品果节”“重走茶马古道”等的报道,进一步对外宣传推广 “贡椒”“金花梨”“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提升知名度以吸引多方投资,而不是简单靠政府一力投入来带动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吸引投资的同时也要逐步丰富汉源县乡村旅游的内容,注重加强乡村旅游产业与汉源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9],使乡村旅游更加多元化。着力打造一批汉源县知名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汉源县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旅游企业来此开展旅游投资,进一步提高汉源县的知名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会加速城乡资金流动和再分配,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也能更好更快地开展,进一步促进汉源县乡村贫困地区经济增长。
汉源县政府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和加大工资福利等待遇等吸引在乡村旅游扶贫方面有建树的人才。制定一些同汉源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挂钩的优惠政策,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他们“留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有效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和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性的发展多类型多业态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如田园综合体、民宿旅游等。结合汉源县乡村实际发展,大力引导乡村居民开展农业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汉源县特色农产品的效益。最大程度上满足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降低返贫率。
政府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活力[10],让汉源县社区居民能更好的参与到乡村旅游扶贫的决策中去,建立一定的标准,提升监管水平 加大对旅游扶贫资金流动的监督,让旅游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尽量做到与宣传一致。对乡村最为了解的是村民自己,村民的需要和诉求是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开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汉源县旅游扶贫人员需要经常下乡调研,听取村民意见,积极和村民进行沟通,及时调整一些政策,促进乡村旅游扶贫更加合理,提升扶贫有效性。
汉源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改善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22%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扶贫增加了他们的收入,46%的人认为乡村旅游扶贫增加了就业机会,65%的受访者认为贫困人口可以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而脱离贫困,总体上对乡村旅游扶贫表示支持。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失地农民增加、“空心村”现象出现、返贫率增加、缺乏资金和创新型项目、贫困人口参与度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源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必须将旅游和扶贫相结合,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相关人员应进一步了解汉源县乡村资源和文化优势,逐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11]。结合汉源县相关产业合理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深入了解贫困乡村居民的状况,加强基层贫困人口的参与性,使他们真正在乡村旅游扶贫中获益,从而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致谢:在论文写作中,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朱颖秋、张婷等给予了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484-488.
[2]四川省汉源县委.四川汉源:一个贫困县的产业脱贫路[J].农村经营管理,2016(11):13-14.
[3]雅安统计局.雅安统计年鉴(2016年)[Z].雅安:雅安市统计局,2017.
[4]王兆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RITCHIE B J R.Consensus policy formulation in tourism:Measuring resident views via survey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1988,9(3):199-212.
[6]张婷,王小静.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6):125.
[7]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J].旅游学刊,2005(5):43-49.
[8]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8):71-76.
[9]杨霞,刘晓鹰.旅游流量、旅游构成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J].旅游学刊,2013,28(06):47-55.
[10]张婷,王洁.全域旅游视角下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思考[J].现代商业,2017(11):88-89.
[11]杨霞,徐邓耀.AHP法在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及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04):128-130.